-
二度创作 编辑
歌唱的二度创作是指演唱者在表演过程中保持曲作者的基本要求,同时对音乐形成自己理解、处理和自己的风格特色,准确而完美地揭示作品的内涵与风格,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音乐表演自从与音乐创作相分离,作为对第一度创造的成果——从而—音乐作品的表演,获得它的独立品格以来,一直被人们称作第二度创造或再创造。
中文名:二度创作
别名:第二度创造或再创造
主要手段:声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的主要手段
原则:详见正文
二度创作对欣赏者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表演的过程是欣赏者感受的起始,因而表演者必须重视与欣赏者的联系,考虑欣赏者的需要,倾听欣赏者的反馈意见,从而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表演,积累声乐作品二度创作的经验。此外,声乐表演者本身是美的创造者和传达者,还必须承担起培养和引导欣赏者审美鉴赏力的重任,不断提高欣赏者的审美感知能力,拓宽其审美领域。
2.二度创作是促进音乐发展和传播声乐作品的辅助手段。在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担负着创造性再现声乐作品,从而促进和推动音乐创作繁荣和发展的使命。音乐学院教授李文珍曾写道:“民歌是以声乐形态存在的民间音乐艺术,它以人生的歌唱作为音乐信息的载体,表现情感的手段,歌唱是民歌得以流传、继承和发展的最重要存在方式。”不仅是民歌,包括外国的歌剧,艺术歌曲,都是以表演为传播形式的,这样才使一些名家的作品流芳百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又通过二度创作后的表演,为听众提供审美享受,并进而影响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情趣。
2.二度创作即音乐表演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所谓历史性,指声乐作品特定的历史时期和风格特征。任何声乐作品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如欧洲浪漫主义时期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印象主义时期德彪西的歌曲作品。再如我国近代音乐家青主为宋代诗人苏轼的诗作谱曲的《大江东去》及赵元任的艺术歌曲,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
我们要把握声乐作品的历史性和风格特征,并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再现其思想性和风格特征。所谓时代性,指表演者所处的时代特征。每首声乐作品都有它特有时代特征和表现形式,赵梅伯先生的见解或许能对我们认识二度创作历史性和时代性统一有所帮助。他认为:声乐“表演不可机械,而是需要灵魂与精神的。一个音乐家的责任是要能把过去名作的思想、意义表现在听众眼前。这位表演者,不但要有天赋、技术与修养,还需要丰富的想象力,能构成一种幻想与环境,使那些作品复活,有力地在听众中传播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表情了。”赵先生所强调的“过去名作的思想、意义”,即把握住了历史上的作品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实质,体现了表演者现实的精神与思想,由此而产生的情感因素,具有明显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强调声乐表演中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就是要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使表演风格多样。表演风格的多种多样,正是声乐艺术二度创作所追求的目标。
3.二度创作是技巧性与表现性的高度融合。技巧性与表现性是声乐演唱二度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两个方面,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没有表演技巧,艺术表现就无从谈起,脱离了艺术表现,表演技巧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在进行二度创作时不能机械地按照曲调进行单纯的重复,歌词语调因情感的变化所产生的轻重、强弱、抑扬、顿挫等口气语调或韵律节奏必须在曲调反复中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充分发挥声乐语调的感染作用,使演唱的曲调在反复再现中有不同的色彩。可见,只有当技巧性和艺术表现性两者辩证统一,才是声乐艺术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正如柏拉图所认为的那样:“未理解诗人创作的人,就永远无法是吟咏诗歌的歌手,因为对听众来说,吟咏诗歌的歌手必须成为诗人意图的解释者。如果有谁清楚地知道,诗人意于表达的东西是什么,那么,它就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歌手。”五、结论:二度创作是声乐演唱中音乐表演真实性和创造性的协调统一,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是技巧性和表演性的高度融合。
它又是音乐表现美的动力源泉。能够促使演唱者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和素质,更好的促进音乐发展,广泛传播声乐作品。认识到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对我们演绎声乐作品,提高自身音乐修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二度创作正是将所有演唱者声乐表演能力综合展现出来的、不竭的动力。正是有了这个动力,声乐作品才有灵有肉,更加真实,更增强了声乐演唱时声音的美感效果,也为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声乐表演创造优质的条件,灌注了艺术魅力,丰富舞台语言的音乐性,创造一个完美的音乐形象。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