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 编辑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Harbin Songhua River Highway Bridge),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松花江流域上建设的第一座特大型永久性公路桥梁,贯通了哈尔滨及绥化、黑河、萝北、满洲里等国道干线,成为哈尔滨市以及黑龙江省公路交通的重要枢纽。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于1983年5月动工修建,1986年8月30日竣工,1986年9月20日投入使用。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主桥长1198米;桥行车道宽1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5米,总宽24米;设计行车速度70千米/小时。
中文名: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
外文名:Harbin Songhua River Highway Bridge
始建时间:1983年5月
投用时间:1986年9月20日
所属地区: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类型:公路桥、斜拉桥
长度:1198 m
宽度:24 m
车道规模:双向10车道
设计速度:120 km/h
起止位置:哈尔滨市道里区河图街松花江南岸江畔到北岸道外区前进乡
途经线路: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
定向快速车道示意图
1982年,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兴建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1983年5月,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动工;同年10月,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经交通部批准开工。
1986 年8月30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建成,同时在大桥南侧上下行交汇处设立了收费站。9月20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2004年9月8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停止收费; 11月1日,黑龙江省交通厅将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及202国道松北段和呼兰段的产权、管理权及其他权利、义务正式移交给哈尔滨市政府。
2005年“五一”期间,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维修,已于6日凌晨修复完毕并恢复通车。
2009年9月5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桥体亮化工程开工,施工人员开始在大桥桥体上进行布线。为了让公路大桥以亮丽的夜景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关部门对公路大桥的桥体及桥墩进行灯饰亮化,松花江公路大桥上将通过光色布局变换,打造独具特色的梦幻滨水夜景观。 11月15日,临时搭建使用的松花江过江浮桥,正式开始拆除。
2010年5月1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项目开工。 6月6日21时至6月12日20时,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进行桥面维修施工; 同年7月,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启动, 通车后,其运载能力增加一倍; 同年6月,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新桥开工建设。
2011年6月26日夜,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主桥首段箱梁16号墩边跨现浇箱梁开始浇筑合龙段混凝土,大桥首段现浇箱梁浇筑完成; 6月30日,大桥引桥T梁架设完毕,主桥南岸工地首段箱梁成功合龙;7月10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主桥19号墩10号块混凝土浇筑完毕,全桥挂篮悬浇施工结束。同年7月21日24时,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新桥进行最后一段合龙,实现主桥和东引桥、河鼓街接线桥、友谊西路接线桥全桥贯通; 同年8月13日,哈尔滨市市长林铎到大桥施工现场视察工作,确定了大桥8月20日的通车日期。 8月20日17时30分,哈尔滨新建松花江公路大桥通车。
2012年9日晚,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东桥(南岸主桥第一道伸缩缝至桥头堡)正式封闭施工。
2018年5月31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桥头堡修缮工程宣告完工。
2018年6月6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进行伸缩缝维修。
2018年10月31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东西两座桥梁完成了集中维修整饰工程。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桥面新更换了梳齿伸缩缝,6个桥头堡采取了复原风格装饰,进行氟碳漆油饰、灯饰亮化、欧式外墙结构维修,将桥头堡装扮成松花江公路大桥上亮丽的景观建筑。
2019年3月28日,为提高城市高架体系长距离快速通行效率,方便定向车流快速通行,哈尔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秩序处首次规划设置定向快速车道。首条定向车道位于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西桥最右侧车道,起点在松北大道与太阳大道路口以南350米处,地面标有“定向车道起点”,沿途地面标注了行车目的地“友谊西路”,终点位于公路大桥友谊西路下桥口,地面标有“定向车道结束”。
松花江公路大桥全景图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远眺图
松花江公路大桥夜景
建筑结构
整体布局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由水上主桥、两岸引道、及其各立交匝道组成,桥梁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松花江公路大桥布局
设计理念
松花江公路大桥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的主面造型设计,以临江过渡破为重点,竖向布置了一串2.2米宽的半月形旋梯,并使其隐现在半圆形的色彩丰富的玻璃幕墙之内,通过70米长的直线与圆弧组成的长廊,连接一条斜挂3米宽30米长的楼梯,形成一组现代的美好的气势雄伟的桥头建筑。楼梯及长廊栏杆为白色实体,梯以下用花格支承,宛如一条玉带,随风飘至绿海之上。整个建筑造型线条流畅舒展,通过恰当的比例区度和不同质感材料的运用,使其既雄伟、又挺秀美,有粗犷也有纤细,与环境相协调,体现了特定环境下的建筑特征。主桥与引桥结合部的两则是两座桥头堡式的现代化圆厅建筑。圆厅里既有大桥管理人员的办公场所,又有供游人餐饮小憩之处。圆厅外围与桥面的接壤处为长廓,东侧长廓护栏由光洁如镜的赭红色大理石装饰而成,有挖空烫金的大字“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西侧长廓将桥下的人行阶梯与桥面的人行道连通。
现代化圆厅建筑
现代化圆厅建筑
设计特点
江北金河河滩桥为5孔30米,长150米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面连续。下部钻孔桩基础。
设计参数
松花江公路大桥夜景图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主桥长1198米,其中跨越江河的主孔为长748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连续梁;北岸河滩边孔为15孔30米共长45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简支梁,为5孔一联桥面连续。下部主墩基础为22~24根直径1.3米的钻孔桩,带破冰体的重力式墩身:边墩基础为8根直径1.3米的柱式墩;桥台基础为14根直径1.3米钻孔桩,肋板式台身。江南市区引桥长458米,由直桥、斜桥、环桥三部分组成,其中直桥为4孔30米,长120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斜桥为1孔36米和1孔22米共长58米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环桥长280米,半径57米,跨径为3孔20米一联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下部为钻孔桩基础,柱式墩台。主桥、南引桥全部采用耐寒的三元乙丙橡胶支座。汪南市区引道长1.48千米,江北引道接线长18.225千米,其中一级公路8.925千米(混凝土路面5.125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3.8千米),二级公路9.3千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跨越滨洲铁路3孔20米立交桥和长360米,高7.43~13. 27米双面加筋七挡墉高路堤。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主桥行车道宽19 米,两侧 人行道各宽2.5 米,总宽24米; 南引桥第一孔总宽35米,第二孔总宽28米,行车道宽同主桥, 第三 、 四孔宽与主桥同,斜桥与环桥行车道宽1米,单侧人行道宽1.5米。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路面总宽45米,其中快车道2米,慢车道2x5米,人行道2x4米,分隔带2x2.5米;江北引道接线,一级公路路 基宽度25米,路面宽度24米,设计交通量1万辆 / 昼夜,二级公路路基宽度15 米,路面宽度13.5米,设计交通量500辆 / 昼夜。
截至2011年8月22日,新桥位置在老桥上游25米处,两桥桥梁高度、孔径、长度对应一致,主桥长1198米。上部结构为9跨变截面单箱双室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最大跨径90米,下部结构为主墩采用实体式墩,破冰体以上单幅箱梁墩身宽度16-22号墩为15.6米,23号墩为18.63米,墩身厚度3.6米,破冰体范围内双幅箱梁的墩身连成整体。
技术标准 | |
技术等级 | 设计行车速度120千米/ 时 |
设计荷载 | 汽车-超 20 级、 挂车-120牛 |
桥梁横向布置 | 引桥全宽28米、双向4 车道 |
遇洪频率 | 1次/300年 |
桥面横坡 | 行车道2.0%向外、布索道1.0%向内 |
地震荷载 | 基本烈度VI度、按VI度设防 |
通航标准 | 最高通航水位以上通航净高度为13米 |
设计风力 | 冬季主导风向SSW、风速26米/秒、基本风压强度600帕 |
坡度系数 | 桥面纵坡2. 6%。主跨中央设置竖曲线,曲线要素为半径为17000米 |
参考资料: |
票价票制
2004年9月8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停止收费。
通行事项
2007年10月24日,为缓解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的交通拥堵,交警部门对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区域的货运车辆通行进行限制。
2009年8月10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实行“潮汐式可变车道”,哈尔滨市交警部门增加桥上的监测点,在北桥头堡和南下桥口处安装电子监控系统。
交通流量
截至2005年5月8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日车流量达5万辆左右, 平均每小时车流量在2000辆左右。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桥面
施工技术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跨越江河的主孔上部结构,采用9孔一联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连续长度达748米。主孔90米连续箱梁采用了万能杆件拼成的托架,斜拉式挂篮悬浇施工,箱梁内模为开启式的。
全桥均采用橡胶支座,主桥主孔采用承载力为2000吨的盆式橡胶支座。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引桥在橡胶支座中注入了硅脂油作润滑剂,采用真、坡、弯相结合的环形结构。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南引桥的有桥箱梁施工中,采用了支架和千斤顶联介落心技术。
跨越滨洲铁路立交桥两端引道的高路堤,采用了高7.43米至13.27米、长360米 的双面加筋土挡墙,少占耕地1万平米,减少土方6万立米,节省投资80余万元。
江北引道接线丁程位于河滩内,采用江中细砂填筑高路堤。
在连续梁体系转换中成功地采用了控制定向燥破法新工艺,供速、准确地拆除了墩上的混凝土临时支座,使连续梁悬臂施工的关键工序(结构体系转换)顺利完成。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采用“逐渐逼近法进行高程控制”,对各梁段挠度直不断地进行测试和调整,使合挽段高程误差控制在3厘米以内达到设计要求。
技术难点
双剪刀形引桥
根据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文特点和地质条件,张棣威提出采用国内先进的大跨径箱型连续梁桥型。这种一联长度为748米的连续梁桥,在我国高纬度地区还是首次采用。张棣威提出了在我省首次采用适合高寒地区使用的“三元乙丙胶”橡胶支座的方案。采用这种新型支座,既满足了桥梁自由变形的要求,又比采用一般大型钢支座节省钢材330吨,节约投资90余万元,并为国内大吨位盆式橡胶支座在高纬度寒冷地区的应用,开创了先例。
为了给大桥选用合适的伸缩缝,张棣威带领设计组的同志提出了采用国产“钢梁悬臂疏型伸缩缝”的设计方案。
荣誉表彰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工程被黑龙江省建设委员会评为“甲级优质工程”并颁发金牌奖。
1987年11月,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获得中国建筑业最高质量奖“鲁班奖”。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的建成,为哈尔滨至黑河、萝北、满洲里等国道干线的畅通,起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大桥通车后,完全结束了江南江北被分割的历史,对沟通城乡交流,促进工农业生产,加强国防战备,提高综合国力,发展城市建设及旅游业等都具有重大意义。(《黑龙江史志》 评)
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是黑龙江省2010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是项民生工程,该工程建设对促进哈尔滨市“北跃、南拓、中兴强县”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实施,完善城市过江通道布局,缓解主城区过江交通压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速松花江北岸城区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公路》 评)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的建成,结束了江南江北"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历史,它贯通了哈尔滨至黑河、萝北、满洲里等国道干线,成为全省公路交通的枢纽,对沟通全省城乡物资,文化交流,促进科技进步,发展旅游事业,加速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松花江公路大桥是北国冰城哈尔滨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伫立桥头,极目远眺,太阳岛风景区尽收眼底,滔滔东去的松花江水在脚下奔腾,好一派壮美风光。(道里区人民政府 评)
松花江公路大桥主桥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