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宗棠旧居 编辑
左宗棠旧居位于北京市东城区西堂子胡同25-27号,是左宗棠1876年后在北京的住所,属市级保护单位。1990年,西堂子胡同25-37号四合院(含25-27号院左宗棠旧居)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另有湖南湘阴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左宗棠柳庄旧居和湘潭县排头乡紫山居村桂在堂左宗棠故居。
中文名:左宗棠旧居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
开放时间:6:00-17:00
景点级别:市级
柳庄—左宗棠旧居
在文星镇八甲,亦有“左文襄公祠”(又称相国祠,左公祠)。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去世后,清廷恤典颇丰,予左身后以极大哀荣外,还将左附祀京师贤良,昭忠两祠,并在左的出生地及立功省份建专祠以彰功绩。光绪十三年(1887年),湖南巡抚吴大征奉旨建此祠。内塑有左公遗像,另有他的功业介绍及左生前好友及部属的诗文挽联和像赞。
柳庄位于今樟树镇巡山村柳家冲,为左宗棠36岁闻达前在家务农的地方。当时左自号“湘上农人”躬耕垅亩达8年之久。加上出仕 以后,回湘探亲,祭祖,先后在此居住18年。当时庄屋有个朝门,上有他亲题的“柳庄”二字。今日的茶园还是他当年亲手按“新法”栽培的安化茶,茶园至今犹为旺盛。蛰居时的左宗棠,于“萧闲沉寂之时,”除了躬耕,义赈,兴办义学外,特别注重读书、著书,留下《朴存阁农书》等传世。期间,他系统研究天下山川地理形势,这国他后来骆幕,建楚军,总督数省,规复新疆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柳庄因之也成了一处研究历史人物的文物之地。
柳庄,偎山面田,坐西朝东。稻田东边山上,左公栽的茶树至今青翠欲滴,宅院西面后山上左公植的竹林如今仍葱郁苍劲。柳庄院门前有一口被他称为“天砚”的大水塘,水塘周围绿柳成荫,水塘南北各有一株四人合围粗的枫树和柞树,冠盖苍翠,人称“神树”。
柳庄院门两侧左公写有“参差杨柳,丰阜农庄”的门联。门额匾上左公题写的“柳庄”二字,笔力道劲。进院门是晒谷场,从晒谷场向南穿过隔墙圆门是庭院。院内,他亲手栽的十二株梅树傲雪开花,暗香浮动。庭院南侧是他读书的魁顶阁楼,名日“朴存阁”。宅屋分前后两进:前进北边为谷仓、杂屋,南边为前厅、厢房、孔子堂(即子弟学堂);后进由两个四合院组成。整个宅屋砖墙燕瓦,具有典型的晚清民居风格。
柳庄全貌
入住柳庄前,左宗棠三次赴京科考,他不在四平八稳的考题上高谈,
柳庄大院全庭
左宗棠在柳庄“潇闲沉寂之时”,其声名却远播于外。诸多封疆大吏、京都高官争相举荐。因此,在柳庄,留下了两江总督陶澍与一介布衣的他结成儿女亲家的美谈;留下了林则徐对左公一见“诧为绝世奇才”,当面预言“西定新疆,合君莫属”的被史学界称为“湘江夜话”的佳话;留下了湖南两任巡抚分别“三顾茅庐”,邀自喻“今亮”的左宗棠两度出山运筹军幕的历史故事……
柳庄朴存阁
原屋虽无存,但左公故里后人对左公情结永存。这在复原柳庄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2003年,中共湘阴县委、县政府对柳庄进行了复原重建。复原后的柳庄,仍如她当年那般凝重、雅致和神秘。
左太傅祠
据史料载,左宗棠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字季高,号朴存,湖南湘阴人。四岁时,随祖父在家中梧塘书塾读书,六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九岁开始学作八股文。道光六年(1826),15岁的左宗棠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道光九年,18岁的左宗棠开始读顾社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南的《水道提纲》。这些是完全不同于儒家经典的学问。正是这些不算是正统的学问,为左宗棠曰后的成功奠定了知识基础。道光十二年,左宗棠以监生身份参加湖南乡试,中第18名。之后六年,三次赴京会试,均未考中。左宗棠最初的心态是复杂的、迷离的。
他后来说,“读书当为经世之学,科名特进身阶耳”。他没有在悲观中走向人生的沉沦,没有像有些酸酸的文人一样从此寄情山水,尽管他的诗文才华出众。他决定不再参加会试,何必像范进一样在考试路上耗尽生命年华?从此“绝意仕进”,打算“长为农夫没世”,寻找新的报国途径。
左太傅祠内孔子堂
从风水角度来看,左宗棠出生之地自有冠带、帝旺等秀峰秀水护佑其成长。我们来到“太傅祠”后,环顾四周环境,秀峰林立,明堂宽敞,首先打开罗盘观水口,为火局,面向左太傅祠坐山看入首龙,为辛山乙向兼酉卯,坐穴辛辛木龙,按理这是龙水不同卦,造成阴错,即没有随龙水,没有本龙水口,如入首龙为木龙穴,而没有随龙水,就属于阴错,主伤妻。这种风水格局有利于男人百事诸顺。事实左宗棠阳刚之气充足,娶了两个女人为妻,后妻其实是妾,是前妻的随身侍女。风水文章要论山水格局和内涵。《地理五诀》中所提到的“龙穴砂水向”是构成风水宝地的五个方面。左太傅祠前面朝堂水甲卯水(帝旺水)朝堂,朝应峰有癸(冠带)、艮(临官)、甲(帝旺)等秀峰环抱四周。这应验了《玉尺经》中所说的:“少年蜚声科第,必见水来寅甲”。据李定信大师说,风水先生有意识把左家风水做成帝旺之象,其明堂宽敞给人舒展之感,对培养一个人的心胸和气质大有裨益。
——那是1838年的春天,陶澍回乡省亲。途经醴陵,县公馆的一副对联让他怦然心动: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曰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这副对联,表达了故乡人对陶澍的敬仰和欢迎之情,又道出了陶澍一生最为得意的一段经历。走进公馆,迎面是一幅山水画,上有两句小诗:一县好山为公立,两度绿水俟君清。意思是醴陵县那傲然屹立的山峰,皆是仰载陶公一腔凛然正气而生。小小醴陵,居然有我的知己!这位60多岁的封疆大吏,当即提出要见见这诗文作者。
左宗棠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时任渌江书院山长。陶澍决定推迟归期,与素昧平生的左宗棠彻夜长谈,共议时政。左宗棠不失时机地提出要拜陶澍为师,毕生仿效。陶公爱才,欣然应允。
于是,一个落魄的穷举人,就这样做了两江总督府的四品幕僚。陶澍甚至以一代名人之尊,提出要与左家结秦晋之好,将年仅五岁的惟一儿子陶桄,许配给左宗棠为婿,表明他对左宗棠才学与人品的器重。左宗棠正是在这里开始接触军国大事,开始了解夷人的船坚炮利与世界大势。他将自己的命运与朝廷的命运连在一起了。可见,人才难得,还要有伯乐发现人才,提拔人才。
咸丰九年腊月,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向咸丰帝写了一道奏疏,其中说:“国家不可一曰无湖南,即湖南不可一曰无宗棠也。”
潘祖荫是吴县才子,后来官至刑部尚书。他的两句话,让左宗堂的名字一夜传遍全国。此时,左宗棠正做新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潘将一个无官无职的幕僚的作用看得这么重要,这么高,身系国家安危。可见几年功夫,左宗棠成了大人心目中的英雄了!
柳庄的风水格局也如同左“太傅祠”一样,四周有秀峰秀水,明堂宽敞,视野开阔。我们用罗盘测定其水口为壬子,火局。风水以得水为上,其朝堂水丙午属帝旺水,以文发达之家必有相应的朝应峰,柳庄四周峰峦依序排列有辰(冠带)、丙(帝旺)。我独自对左宗棠的堂屋等处用罗盘测定坐穴。其堂屋是主人与家人就餐和会见重要客人的地方,主卧室在右,左公与张夫人卧室,张氏原为周夫人的随嫁侍女,1836年被左公纳为副室,与左公生存三子一女。其坐穴为酉山卯向,火龙。朴存阁是柳庄重要场所,“朴存”为左宗棠号,取其朴存、诚实、守真、对人不加修饰之意。左公曾在此屋研读。其屋坐向午山子向正中。据说,一般人家中不敢取其帝王将相之位,因为以小搏大为命中所忌。
综观左公柳庄风水完全符合理想的风水格局,那就是穴场周围环境绝好,即穴形完整,山水相伴,环抱有情,天门宽敞,水口紧锁……正如,佛隐在《风水讲义》中所说,风水宝地应是一个:“靠山起伏,高低错落,曲曲如活,中心出脉,穴位突起,龙砂虎砂,重重环抱,外山外水,层层护卫的发福发贵之地”。
一方好风水养育了左公,但是他没有辜负这方风水的荫护之功,请看看中国历史上,有谁像左宗棠一样所向披靡,铁腕收复新疆160万平方公里国土,给后人收复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任我驰骋的广袤疆场?可以这样说,左宗棠乃千古一人,流芳百世。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