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首市第一中学 编辑
吉首市第一中学(The No. 1 Middle School of JiShou)又名长郡·吉首市第一中学,创建于1955年,初命名为湖南省吉首中学,后曾改名湖南吉首第一中学、吉首县东方红学校。2000年,学校挂牌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第五附属中学。2019年,取消初中部,高中部完成迁址,接受长郡教育集团托管,更名长郡·吉首市第一中学。吉首市第一中学在1960年被评为全国文建战线优秀单位,2007年被认定为湖南省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和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据官网2019年显示,吉首市第一中学占地400亩,90个教学班,学生4000余人。
中文名:吉首市第一中学
外文名:The No. 1 Middle School of JiShou
简称:吉首一中
创办时间:1955年
办学性质:公办高级中学
主管部门:吉首市教育局
校训:教必以正,学必以勤
地址:湖南湘西州吉首市双塘街道
主要奖项: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
主要奖项:湖南省卫生文明先进单位湖南省环境教育先进单位
知名校友:刘湘溶,欧阳淞,武吉海,龙清秀,苟新华等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省吉首市
属性:湖南省示范性高级中学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现任校长:田波
全名:吉首市第一中学
官网:hnxxjsyz.com
1956年9月,扩招两个高中班级,学校由初级中学发展为完全中学,并更名为湖南省吉首中学。
1957年年初,成立中共吉首中学党支部。8月,学校教学楼东楼、男生宿舍落成,9月正式投入使用。
1960年9月,更名为湖南省吉首第一中学。
1963年,吉首县吉首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并入湖南省吉首第一中学,合并后更名为吉首县东方红学校。
学校旧址
1970年3年,吉首一中与吉首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再度分离,分离后中学更名为湖南省吉首市第一中学,吉首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更名为吉首县东方红小学。
1971年,吉首民办群慧中学并入吉首市第一中学。
1971年1月,更名为湖南省吉首市第一中学。
1980年,被确定为湘西州重点中学。
2000年9月,挂牌成为湖南师范大学第五附属中学。
2004年,被认定为湘西州级示范性高级中学。
2007年3月,被湖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并挂牌成为省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和湖南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吉首一中
2018年,初中部遵循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集团新定名规则,集团内名改为“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志仁初级中学”。
2019年,依据湖南省教育厅要求,初中部与高中部完全剥离,原初中部定名为“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高中部定名为“吉首市第一中学”,二者不再存在直接生源关系。
硬件设施
吉首一中鸟瞰图
学生宿舍共6栋,可容纳4500名学生。每间宿舍安排4名学生入住,宿舍均有独立的卫生间,阳台,洗漱池,并安装有挂式空调。力求为学生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体育馆共四层,内有篮球场,总座位数3004个。学校食堂共3层,可同时容纳四千余名师生就餐。学校有文化公园和素质拓展基地,基地内会有天文台,学校还有数字图书馆,能提供约3万册电子图书;2台电子书借阅机;图书馆共4层,含电子阅览座位200个,学生阅读座位538个。学校交流中心共三层,内有多功能厅,可同时容纳587人。交流中心旁边为专业教学楼,创客实验室,数字地理实验室以及物理化学专业实验室都在其中。
办学规模
截止2019年8月,吉首市第一中学占地400亩,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90个教学班,学生4500余人。
师资力量
该校官网2014年12月显示,该校在岗教职工300余名,208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教师75人,中级教师102人,研究生2人,国家、省级骨干教师12人,全国、省优秀教师11人,州市优秀教师29人,有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0余人。
高中部鸟瞰图
国际交流
该校于2002年开始同美国夏威夷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美国金桥投资公司联合办学,引进外教。成为湘西自治州首家迎进外教进行教学教育的中学。2013年,学校与法国蒙塔尔纪森林中学联合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2013年初学校33名学子赴法进行学习参观,2013年末森林中学33名学生赴该校回访学习。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4年,一本上线43人,二本上线166人,陈博川(女)以691分夺得湖南省文科状元。
2011年,558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29人,二本上线119人,三本上线329人,本科上线率59%。
2010年,539人参加高考,一本上线40人,二本上线130人,三本上线322人,本科上线率59.7%。
素质成绩
项目名称 | 获得者 |
---|---|
湘西州第七届高中生篮球赛女子组第二名 | 校女子篮球队 |
湘西州第七届高中生篮球赛男子组第六名 | 校男子篮球队 |
第八届全国冰心青少年文学大赛金奖 | 张利俊(另有四十名获银奖) |
2011年湖南省综合实践成果评选活动一等奖 | (4个) |
2016年全国“最美中学生” | 全耶彬 |
第三十二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幻想绘画银奖 | 田莉君 |
以上资料参考自吉首市一中官网 |
教师成绩
截止2014年12月,学校教师在省级教师课堂教学大赛获得一等奖4次,州级特等奖1次,党总支书记宋国童获得“研究型校长”称号。
教师荣誉 | 教师名称 |
---|---|
湖南省中学生生物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竞赛一等奖 | 张丽萍 |
全国物理奥赛湖南赛区园丁奖 | 李太平 |
湘西州首届“研究型校长” | 宋国童 |
湖南省优秀教师 | 彭武汉 |
资料来源于吉首一中官网 |
学校荣誉
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
湖南体育传统先进单位湖南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教学常规管理优秀学校 |
湖南省卫生文明先进单位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青少年科普教育先进单位 |
湖南省环境教育先进单位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明标兵单位 |
湖南省先进基层工会 | 湘西土家族苗族学习型学校 |
湘西州理科实验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 湘西州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工作先进单位 |
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校 | 2020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资料来源吉首市第一中学官网 |
学校标识
校徽
吉首一中校徽
1.为纪念吉首市第一中学曾为湖南师范大学第五附属中学,所以该标志采用了湖南师范大学的校徽的大体外型作为主观图形,较好地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2.标志的主体图形采用了学校新校门的主建筑作为设计的主要元素,并使其简化明了,具有较强的易辫性。其形状如火炬,似奖杯,更是一醒目的阿拉伯数字“ 1 ” ,意为“一中”。红色小球象征“太阳”,喻意着一中的明天将更加辉煌,它同时象征着热情、奔放、进取及奉献。
3.主体图形屹立在隆起的山丘上,面临兰白相间的峒河之水,形象地说明了一中的地理环境,傍山依水,风景秀丽,也喻意着这块人杰地灵的圣地是青年学子放飞理想的摇篮。
4.标志下方是一本翻开的书,书的底下是两辫新芽,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该标志的用途及所承载的内涵。
5.标志的文字内容共两部分,其中以黄永玉先生为学校题写的校名“吉首市第一中学”放在标志上方的弧线中,另外在标志的下方出现“1955 ”年代的阿拉伯数字,其意为该校建校年代,它丰富了标志的内容。
6.整套标志图案简洁明了,色彩典雅大方。
校训
教必以正,学必以勤
校训含义:吉首一中校训有别于其他学校仅仅针对学生提出,吉首一中的校训既面向教师又面向学生。面对教师,校训提出“教必以正”,来源于《孟子》的《离娄》一章:“教者,必以正”,提出要求“教育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希望教师能够以学生特性分别施以正确的方法进行教育,教授正确的道理。面对学生,校训提出“学必以勤”,此句来源于王夫之《学规类编》:“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教导学生“思路遇见困惑时,就必须勤奋学习”。
校歌
校歌曲谱
两岸青山,遍地鲜花,这里是我们美丽的家
菁菁校园,菁菁校园,镌刻着春秋冬夏
朗朗书声,朗朗书声,诉说着花样年华。
清秀亭中,银杏树下,这里是我们温暖的家
激扬文字,意气风发,这里是我们成长的家
啊~同学少年,同学少年,伴随着我们长大
吉首一中,吉首一中,激励我们奋发
教必以正,学必以勤。让严谨的校训发扬光大
满腔热血,振兴中华,让明天的希望在这里发芽
教必以正,学必以勤,让严谨的校训发扬光大
满腔热血,振兴中华,让明天的希望在这里发芽
社团文化
社团组织
该校于2012年12月开始组织及引导学生创建创建社团,始创建社团九个,后陆续创建至十二个。
社团类别 | 社团名称 |
---|---|
文学文化类 | 晨光文学社、汉服社 |
音乐体育类 | 音乐社、篮球社、足球社、乒乓球俱乐部 |
兴趣爱好类 | “枫溪居”动漫社、DIY手工坊、鬼步舞蹈社、sun shine青年志愿者协会、Artsy涂鸦社、魔术协会 |
以上资料来自吉首一中官网 |
文化活动
该校每年开展大小型文化体育活动11种,活动面向学生及教职工。
活动名称 | 活动开展时间 |
---|---|
艺术节 | 每年一届,每年11月~12月期间开展,分学生部分,教师部分 |
学生科技节 | 每年一届,每年11月期间开展 |
学生英语风采大赛 | 每年一届,开展时间不定 |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 每年两届,每年暑假及10~11月份期间开展 |
学生社团文化节 | 每年一届,每年11月份期间开展 |
运动会 | 每年一届,每年秋季开展,分学生、教师两大部分 |
教职工篮球大赛 | 每年一届,每年4-5月期间开展 |
以上资料来源于吉首市第一中学官网 |
文化刊物
学校文化活动
学校有文化刊物《晨光》,创刊于1995年,除特殊情况外每年发行4期,截止至2014年11月,《晨光》已出版73期。刊物由晨光文学社主办,吉首市作协副主席宋国童,朱安松主编。《晨光》以刊登学生及教师文学作品为主,间刊有部分校园新闻。2014年5月下旬,《晨光》正式在全国出版发行。 2018年,《晨光》划为吉首市第一初级中学校报。2018年9月,校报《新一中》创刊。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校长 | 田波 |
执行校长 | 文奕 |
党支部书记 | 吴宗昭 |
副校长 | 彭忠、谢柳青、潘益民、彭德志 |
政教主任 | 程源铭 |
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任职时间 |
---|---|---|
校长、书记 | 左岱勋 | 1955.8-1970.1 |
革命委员会主任、书记 | 王启 | 1970.2-1972.7 |
书记 | 姚本莲 | 1972.7-1974.12 |
革命委员会主任、书记、校长 | 李春生 | 1973.2-1986.4 |
书记 | 杨光平 | 1979.1-1984.2 |
校长 | 向希登 | 1986.4-1991.1 |
校长 | 李国良 | 1991.1-2002.4 |
校长、书记 | 武吉蓉 | 2002.4-2007.10 |
校长 | 向仍淼 | 2007.10-2013.7 |
校长 | 田开疆 | 2013.7-2017.9 |
校长 | 文奕 | 2017.7-2018.7 |
书记 | 吴宗昭 | 2017.7-至今 |
资料来源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