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营业绩 编辑
经营业绩是直观反映由企业经营活动而带来的整体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它以真实公允的会计报表作为主要依据,如对财务状况的判断直接以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注为基础.经营成果则以利润表等损益类报表及其附注为基础。在业绩评价过程中它不考虑可控或不可控因素。经营业绩是针对公司状态的静态评价,客观反映事实,不应有主观色彩。
1.企业的盈利能力。
(1)销售收益率;
(2)总资产收益率;
(3)净资产收益率。
2.企业的发展能力。
(1)销售收入增长率;
(2)纯收益增长率;
(3)资产增值率。
在供应链失调的可能性中提到过,供应链内发生的信息扭曲也会导致供应链失调。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公司接到的分销商的订单变动性比零售商处顾客对货物需求的变动性要大得多。下面我们讨论“牛鞭效应”的影响方面:
(1)增加了生产成本。由于这种效应,公司及其供应商尽力满足较顾客需求更具有变动性的订单流。为了应付这种增大的变动性,公司要么扩大生产能力,要么增加库存量。但这两种做法都会加大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
(2)增加了库存成本。为了应付增大了的需求变动性,公司不得不保有比“牛鞭效应”不存在时还要高的库存水平。同时,高水平的库存还增加了必备的仓储空间,从而导致了库存成本的增加。
(3)延长了供应链的补给供货期。由于“牛鞭效应”增加了需求的变动性,与一般需求相比,公司及其供应商的生产计划更加难以安排,往往会出现当前生产能力和库存不能满足订单需求的情况,从而导致供应链内公司及其供应商的补给供货期延长。
(4)提高了供应链的运输成本。公司及其供应商在不同时期的运输需求与订单的完成密切相关。由于“牛鞭效应”的存在,运输需求将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剧烈波动。因此,需要保持剩余的动力来满足高峰的需求,都会增加劳动力总成本。
(5)提高了供应链和送货与进货相关的劳动力成本。公司及其供应商送货的劳动力需求将随着订单的波动而波动,分销商和零售商进货的劳动力需求也存在类似的波动,为了应付这种订单的波动,供应链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选择,或者保有剩余劳动力,或者变动劳动力,但是无论是哪种选择,都会增加劳动力总成本。
(6)降低了供应链内产品的供给水平,导致更多的货物源不足现象发生。订单的大幅波动使得公司无法及时向所有的分销商和零售商供货,从而导致零售商出现货源不足的频率加大,供应链销售额减少。
(7)给供应链每个节点企业的运营都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损害了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供应链内的每个节点企业都认为自己做得尽善尽美,而将这一责任归咎于其他节点企业。于是,“牛鞭效应”就导致供应链不同节点企业之间互不信任,从而使潜在的协调努力变得更加困难。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经营方向
上一篇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