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使馆旧址 编辑
英国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原为淳亲王府,清咸丰十二年(1862年)改建为英国使馆。英国使馆旧址中保留了原淳亲王府东路建筑,西路建筑则改建为中西混合式的官邸。英国使馆旧址作为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保留了清代早期主路建筑的布局、结构和装饰,不仅留下了清代王公的生活印记,也与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存在直接联系,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实物遗存,见证了一百多年前旧中国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的历史,也见证了英勇的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壮举。1995年10月20日,英国使馆旧址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包含英国使馆旧址在内的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英国使馆旧址
地理位置: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
所处时代:民国
保护级别: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编号:5-0474-5-001
清同治元年(1862年)3月26日,英公使正式入驻英国使馆 。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英国使馆部分房屋被毁。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洋政府倒台,国民党确定南京为首都,英国使馆改为英国领事馆。
民国三十年(1941年),日英战争爆发后由瑞士领事馆协助照管英国领事馆。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英国领事馆重开。
1950年,英国使馆由中国人民政府接收,再次成为英国使馆。
1959年9月,英国使馆全部迁出,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使用 。
2002年,英国使馆旧址院内两处西式楼房被拆除 。
2004年,英国使馆旧址武官楼被平移至最初位置东侧10.32米、南侧21.5米处 。
大门
大门位于淳亲王府东南侧,是一座两层三间的门楼,灰砖砌筑,仿罗马凯旋门风格。中部有水平腰线,门上部为半圆拱形龛,上部有凸出的徽式雕塑,两侧边跨上下各有长方形和长拱形龛,顶部为中央高起的女儿墙,立面用砖勾勒出简洁的线角和拱券图案 。
大门
英国使馆旧址大门环境图
武官楼
武官楼位于淳亲王府东路建筑的西北部,是一座兵营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外部造型为西方古典折中式。南面二层全部为连续拱廊,拱券以石质短柱为支撑,柱头为爱奥尼柱变体。连廊之间装有花瓶式栏杆。底层半圆拱立于砖砌方柱上,柱头仿塔司干柱。直抵山花顶的壁柱将中央部分分为三开间,采用一大两小的券柱式构图。山花中央又有壁柱,两侧为圆窗,东西两侧端顶部立有圆拱山墙,中央为圆窗。整个外立面用灰砖砌成,只在一些拱券处用红砖装饰,还有一些细部则是用中式卷草花纹来装饰。内部中央大厅两侧是两个楼梯间,北面有门,从这里可进入到北院。大厅东西两侧各有三组两间相套的房间在套间的北面有局部已经凸出主体之外的二层附属用房,为之后新建。大厅两侧的楼梯间和两侧房间是连通的 。
武官楼
2001年6月25日,包含英国使馆旧址在内的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地理位置
英国使馆旧址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1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交通路线
公交
北京市内乘坐路1、2、52、82、120、观光1线、观光2线公交车,在天安门东站下车前往。
地铁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1号线,在天安门东站下车前往。
驾车
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距离英国使馆旧址约3.9千米,驾车约18分钟。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