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四十条 编辑
胡同名,意思是东四第十条胡同,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路口北。
从今东四北大街到东直门南大街一线路东朝阳门北小街到东直门南小街一线路西,分别有14条东西向的胡同,称为东四头条至东四十四条。此条为其中之一。
中文名:东四十条
行政区类别:街道、胡同
所属地区:北京
地理位置:北京市
气候条件:季风气候
兴建年代:20世纪70年代
定格年代:21世纪
东四十条路牌
20世纪70年代修建二环路,建设了东四十条立交桥;
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北京地铁2期(现北京地铁2号线)在东四十条东端(今东四十条桥的位置)设站,即东四十条站;
20世纪90年代,北京修建“平安大街”,东四十条再次扩宽,形成现有规模;
21世纪初北京调整公交车站站名,“十条豁口”站更名为“东四十条桥西”;同时将东四十条上的原车站“小街”更名为“东四十条”;
东四十条是一条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街道,沿线有“南新仓”等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北京陆军总医院,三级甲等),新保利大厦等。东四十条地铁站和新保利大厦分别评为“北京80年代十大建筑”和“北京当代十大建筑”。东四十条往东是“工人体育场北路”,坐落有北京工人体育馆,北京工人体育场等体育场馆,还有三里屯酒吧一条街;东四十条往西为“张自忠路”,沿线分别坐落了“段祺瑞执政府”、“欧阳予倩故居”、“和敬公主府”等历史建筑。其中尤以“段祺瑞执政府”最为有名,著名的“三·一八惨案”就在此发生,该府曾作为“清海军衙门”等。
2022年3月,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东四五条胡同东西走向,中部曲折,东起朝阳门北小街;西止东四北大街,南有二支巷可通东四四条。胡同全长781米,宽7米。明朝属思诚坊,称五条胡同,清朝属正白旗,沿用五条胡同。1949年后称东四五条。“文化大革命”中曾改称红日路五条,后恢复东四五条。据《燕都丛考》载“《顺天附志》麟公第在东四牌楼五条胡同。《京师坊巷志稿》中也记载“麟公第在五条胡同。案:公为饶余敏亲王次子温良贝子博和托之后。旧闻考:五条胡同有水月寺,旧碑剥落,惟篆额水月巷三字可辨。”。东四五条胡同现属于东四三条至八条的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东四五条三号裕谦故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道光皇帝下诏“对英宣战”命裕谦为钦差大臣,力主抗英的裕谦亲临阵前指挥,誓死守城,九月初四,镇海被攻破,裕谦投水殉国,是鸦片战争死难者中官阶最高的朝臣。死后谥“靖节”,入昭忠祠。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