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估计 编辑
会计估计是指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出的判断。
会计估计
(2)进行会计估计时,以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由于经营活动内在的不确定性,企业在会计核算中,不得不进行估计。某些会计估计的目的是为了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帐面价值。例如,坏帐准备、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另一些会计估计的目的是确定将在某一时间记录的收益或费用的金额,例如,某一时间的折旧、摊销的金额,某一时期内采用完工百分比法核算建造合同已获取收益的金额。企业在进行会计估计时,通常应根据当时的情况和经验,以一定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进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进行会计估计的基础可能会发生变化。由于最新的信息是最接近目标的信息,以其为基础所作的估计最接近实际,所以,进行会计估计时应以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
(3)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必须合理地进行会计估计。经行会计估计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的,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一环。
在会计分期与货币计量的基础上,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会计估计应特别关注的原则如下:
权责发生制原则
会计估计
适度稳健原则
为确保经营环境内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得到充分的考虑,对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金额应作谨慎的估计。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指在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有关金额的估计时,首先,必须根据财务会计的目标和会计原则,选择适用的标准和科学的方法来进行估算。其次,科学性原则还要求会计估计的程序应科学合理。第三,科学性原则要求在会计估计时,要利用最新的信息和资料,作出最佳估计,并利用以后的真实资料,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估计方法。
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会计估计的结果应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应注意同质性,
即估计的结果应与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质”(真实情况)的情况保持一致。如固定资产折旧额的大小应尽量与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的程度(包括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不产生明显矛盾。
一致性原则
在对低度不确定性经济业务进行估计时,对同一类型的业务所采用的方法,前后应当保持一致,不能随意更改。
从上市公司运用会计估计的现状来看会计估计已成为他们进行利润操纵的主要手段,不管是由于融资动机还是由于规避退市、平滑利润动机,会计估计成了一些公司随心所欲改变企业报表的调剂器。不仅极大地扰乱了资本市场,还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如何规范上市公司利用会计估计进行操纵行为就成了一个迫切要解决的问题。通观现行的对会计估计的相关研究,针对会计估计滥用情况提出的防范措施不外乎是: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完善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则,加强会计估计的审计,加大会计估计的信息披露制度等方面。
会计估计
完善上市公司退市规则方面,中国上市公司退市规则是根据公司利益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退市规则的制定是以公司提供真实相关的会计信息为假设前提的,也是资本市场运作的客观要求,不能因为上市公司对一项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操纵就改变上市公司的退市规则,就像不能因为高考中有做弊现象就取消高考制度一样。退市规则不是为会计准则服务的,而是在会计准则的前提下为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服务的,只能去改变歪曲的一面,而不是去规避。
至于加强会计估计审计只是一个被动的策略。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审计本就应在合理的审计风险下持职业谨慎的态度,由于审计风险的存在,再谨慎的审计也不可能有效发现管理层蓄意进行操纵的行为。况且,近几年会计师和公司管理层进行勾结粉饰报表的案例不断暴光,审计师的独立性还是一个问题。因此,利用加强会计估计审计来防范上市公司滥用会计估计的现象只能起到很小的效果。
加大会计估计的信息披露制度是较为可取的方法,但是仅仅要求进一步披露进行会计估计的依据、公式、计算步骤还远远不够。
企业为了定期、及时地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将企业延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各个阶段,如年度、季度、月度,并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定期确认和计量。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当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涉及的未来事项具有不确定性时,必须对其予以估计入账。在会计实务中,常见的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坏账是否会发生以及坏账的数额。
2、存货的毁损和过时损失。
3、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大小。
4、无形资产的受益期。
5、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
6、收入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金额。
7、或有损失和或有收益的发生以及发生的数额。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