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 编辑

北京市昌平区下辖镇

沙河镇沙河镇

沙河镇,北京市昌平区下辖镇,地处昌平区南部,位于东经116°13′19″~116°21′27″,北纬40°05′24″~40°10′34″之间。东与百善镇、北七家镇接壤,南与东小口镇、回龙观街道相邻,西与阳坊镇相接,北临南邵镇、马池口镇。镇域面积54.7平方千米。

1949年2月,沙河地区属昌顺县。1949年4月,属昌平县二区。1953年7月,成立沙河镇,辖1街、6村。1956年2月,沙河镇并入大乡,改称沙河乡。1958年8月,属红旗公社。1958年11月,沙河乡改沙河工作站,属小汤山公社。1959年11月,成立沙河中越友好公社,沙河镇管理区成立。1961年6月,沙河中越友好公社撤销,成立沙河公社。1981年7月,沙河公社改乡。1987年1月,沙河乡并入沙河镇。1990年6月,沙河镇分为沙河镇和巩华镇。1993年10月,巩华镇下辖的农村并入沙河镇。1997年12月,沙河镇、巩华镇复并为沙河镇。1999年10月,七里渠乡并入。1999年12月,昌平县改区。2007年11月28日,沙河地区办事处成立,同时保留沙河镇建置。 截至2018年末,沙河镇有户籍人口52701人。 截至2020年6月,沙河镇下辖21个社区和22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昌平区沙河镇百沙路。

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30.2亿元,比上年增长7.4%。财政总收入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7亿元,增值税0.3亿元,企业所得税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8%、2.7%、-14.6%。人均财政收入1714元,比上年增长12.4%。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沙河镇

别名:沙河地区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北京市昌平区

地理位置:昌平区南部

面积:54.7 km²

下辖地区:21个社区和22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沙河镇百沙路

电话区号:010

邮政编码:102206

气候条件: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

火车站:沙河站

车牌代码:京

人口:约5.27万人(截至2018年末)

建置沿革

编辑

1949年2月,沙河地区属昌顺县。

1949年4月,沙河地区属昌平县二区。

1953年7月,成立沙河镇,辖1街、6村。

1956年2月,沙河镇并入大乡,改称沙河乡。

1958年8月,沙河地区属红旗公社。

1958年11月,沙河乡改沙河工作站,属小汤山公社。

1959年11月,成立沙河中越友好公社,沙河镇管理区成立。

1961年6月,沙河中越友好公社撤销,成立沙河公社。

1981年7月,沙河公社改乡。

1987年1月,沙河乡并入沙河镇。

1990年6月,沙河镇分为沙河镇和巩华镇。

1993年10月,巩华镇下辖的农村并入沙河镇。

1997年12月,沙河镇、巩华镇复并为沙河镇。

1999年10月,七里渠乡并入。

2007年11月28日,沙河地区办事处成立,同时保留沙河镇建置。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20年6月,沙河镇下辖22个社区和22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昌平区沙河镇。

社区

南一社区

东一社区

西二社区

北二社区

站前路社区

沙阳路社区

保利罗兰香谷社区

兆丰家园社区

碧水庄园社区

于善街南社区

冠芳园社区

北街家园第一社区

北街家园第二社区

北街家园第三社区

五福家园社区

巩华新村社区

滟澜新宸社区

路松街社区

紫荆香谷社区

祥业家园社区

恒大幸福家园第一社区

恒大幸福家园第二社区

行政村

西沙屯村

老牛湾村

南一村

东一村

西二村

北二村

辛力屯村

路庄村

踩河村

丰善村

于辛庄村

满井东队村

满井西队村

松兰堡村

王庄村

小寨村

大洼村

七里渠南村

七里渠北村

白各庄村

豆各庄村

小沙河村

——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沙河镇地处昌平区南部,位于东经116°13′19″~116°21′27″,北纬40°05′24″~40°10′34″之间。东与百善镇、北七家镇接壤,南与东小口镇、回龙观街道相邻,西与阳坊镇相接,北临南邵镇、马池口镇。镇域面积54.7平方千米。

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镇人民政府

地形地貌

沙河镇地处燕山山前平原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平坦开阔,海拔37~49米。

气候

沙河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冷暖变化明显。春季短暂,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多东南风,秋季爽,昼暖夜凉,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多西北风。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左右。

水文

沙河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其中二级河道有东沙河、南沙河、北沙河3条,总长13.3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南沙河,从老牛湾(流入境内方位)至白各庄(流出境内方位),流经境内南一村、豆各庄村、小沙河村,长4.5千米,流域面积129平方千米,主要支流十一至十四排干。

沙河水库沙河水库

人口

编辑

截至2018年末,沙河镇有户籍人口52701人。

经济

编辑

农林牧渔业

2011年,沙河镇农业总产值达到0.5亿元。

沙河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253.3吨,其中小麦93.8吨、玉米159.5吨。

沙河镇主要经济作物有青贮饲料、牧草等,其中青贮饲料种植面积870亩,产量3114吨。牧草种植面积420亩,产量415吨。

沙河镇蔬菜种植面积1760万亩,产量3366.6吨,主要品种有食用菌、白菜、瓜菜、茄果、叶菜,其中食用菌2700吨,白菜252.2吨,瓜菜126.4吨,茄果112.4吨、叶菜96.2吨。

沙河镇畜牧业以奶牛、生猪饲养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3500头,年末存栏1700头。羊饲养量1200只,年末存栏600只。牛饲养量1500头,年末存栏1200头。家禽饲养量2.1万羽,上市家禽1.2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214.6吨,其中猪肉147.8吨,牛肉39.8吨,羊肉8.4吨。禽蛋106.2吨,鲜奶3818.2吨。畜牧业总产值0.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

截至2011年末,沙河镇累计造林8700亩,其中防护林7600亩,经济林1154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22.2万株,林木覆盖率13.9%,活立木蓄积量10.1万立方米。

2011年,沙河镇水果种植面积300亩,产量173吨,主要品种有李子、桃、杏、枣、樱桃等,其中李子102吨,桃40吨,杏25吨,枣5吨,樱桃1吨。

沙河镇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0.1平方千米。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10公顷,产量80.5吨。渔业总产值8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

工业

初步形成了以汽车制造、机械加工、新材料、仪器仪表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中关村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北汽福田北京新能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等大型产业集群。

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30.2亿元,比上年增长7.4%。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家,职工3.5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75.9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3家,职工2.2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65亿元,比上年增长6.5%。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其中100亿元以上的1家,2亿元以上的2家。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7亿元,增值税0.3亿元,企业所得税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8%、2.7%、-14.6%。人均财政收入1714元,比上年增长12.4%。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92人,专任教师65人。小学3所,在校生2600人,专任教师34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62人,专任教师3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690人,专任教师121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5200人。普通高等院校5所(其中中央部委所属高校2所,民办高校3所)。

沙河高教园区沙河高教园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文化馆1个,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公共图书馆(室)1个,建筑面积165平方米,藏书1.2万册。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100%的城市社区和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2006年6月开通沙河有线广播站。共有广播喇叭273只,入户率100%,通响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沙河镇共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7户,人数94人,支出55万元,比上年减少7%,月人均487.9元,比上年增长28%。城市医疗救助24人次,共支出3.5万元,比上年减少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户,人数60人,支出26.2万元,比上年减少36%,月人均363.3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5人,支出5.2万元,比上年增长1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人,支出2.3万元,比上年增长46%。农村医疗救助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2人次,共支出5.8万元,比上年增长31%。农村临时救济10人次,支出5.5万元,比上年增长42.8%。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6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05万元,比上年增长8.3%。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1个,全年接收捐赠衣被1万件。新增就业人员1580人,有1106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8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1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年末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918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248人,比上年末增加49人。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1.9万人,参保率100%。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邮局1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2家。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7千米,生产能力L5万吨/日。年工业用水190万吨、生活用水15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40吨。污水处理厂1个(尚未投入使用)。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5座,10千伏安配电线路14条,总长度105.7千米,变压器206台,总容量44560千伏安,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1亿千瓦时。

交通运输

编辑

沙河镇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轻轨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铁路京包线过境,在沙河镇境域内设沙河火车站。京藏高速、北京六环高速公路过境,其中京藏高速公路境内长8千米,有小汤山1个出口,向北通往昌平,向东通往小汤山。六环高速公路境内长4千米。一级公路车站21个。

2011年末,沙河镇共有乡级公路29条,总长43.5千米。村级公路总长19千米。道路铺装面积45.3万平方米。

2015年12月26日北京地铁昌平线开通运营二期工程(南邵站至昌平西山口站),在沙河镇镇域内有沙河高教园站、沙河站、巩华城站和朱辛庄站。

京包铁路沙河站京包铁路沙河站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沙河镇因温榆河上游支流南沙河、北沙河、东沙河在此交汇而得名。

巩华城

巩华城,是明代皇帝北征及谒陵巡狩驻跸之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昌平区沙河镇内。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随即在此建起一座行宫,作为皇帝巡狩和后代子孙谒陵停留之处。正统元年(1436年)行宫被水冲毁。嘉靖十六年(1537)世宗驻沙河,礼部尚书严嵩奏请建城及修建行宫,驻兵防卫。嘉靖十七年动工修建,十九年完工,御赐名“巩华城”。城呈方形,占地面积约1平方千米,城高10米,每隔16.7米建一垛。城以行宫为中心,南北、东西各长1000米,辟四门:南名“扶京”,北名“展思”,东名“镇辽”,西名“威漠”。现仅存遗址。

巩华城遗址巩华城遗址

下一篇 城南街道

上一篇 马池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