漷县镇 编辑

北京市通州区下辖镇

漷县镇漷县镇

漷县镇,北京市通州区下辖镇,介于东经116°43′40″~116°54′39″,北纬39°40′13″~39°48′56″之间。地处通州区东南部,东邻河北省香河县安平镇,南与永乐店镇相接,西南与于家务回族乡相连,西、北接张家湾镇,东北连西集镇。镇域面积113.6平方千米。

辽太平年间(1021年~1031年),始设漷阴县,属析津府。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漷州,属大都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设漷县,属通州。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漷县并入通州直辖区。1946年,漷县属马头乡。1953年5月,漷县乡属通县三区。1958年9月,称漷县管理区,属马头人民公社。1961年7月,建漷县人民公社。1983年3月,公社改乡。1990年2月,乡改镇。2000年7月,草厂乡并入,辖33个行政村。2001年11月,觅子店镇并入。 截至2018年末,漷县镇有户籍人口有60206人。 截至2019年10月,漷县镇下辖3个社区和61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漷县镇漷兴北大街3号。

2011年,漷县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职工0.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财政总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9亿元,增值税1.7亿元,企业所得税1.5亿元,个人所得税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9%、15.4%、79.7%、3.5%。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漷县镇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北京市通州区

地理位置:通州区东南部

面积:113.6 km²

下辖地区:3个社区和61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漷县镇漷兴北大街3号

电话区号:010

邮政编码:101109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京

人口:约6.02万人(截至2018年末)

建置沿革

编辑

辽太平年间(1021年~1031年),始设漷阴县,属析津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为漷州,属大都路。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设漷县,属通州。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裁漷县并入通州直辖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漷县属马头乡。

1953年5月,漷县乡属通县三区。

1958年9月,漷县乡称漷县管理区,属马头人民公社。

1961年7月,建漷县人民公社。

1983年3月,漷县公社改乡。

1990年2月,漷县乡改镇。

2000年7月,草厂乡并入,辖33个行政村。

2001年11月,觅子店镇并入。

漷县镇中心公园(效果图)漷县镇中心公园(效果图)

行政区划

编辑

截至2019年10月,漷县镇下辖3个社区和61个行政村, 镇政府驻漷县镇漷兴北大街3号。

社区

绿茵小区社区

绿茵西区社区

金三角社区

——

行政村

漷县村

中辛庄村

郭庄村

王楼村

营村

靛庄村

许各庄村

南阳村

翟各庄村

马务村

苏庄村

榆林庄村

长凌营村

杨堤村

三黄庄村

后地村

沈庄村

小香仪村

大香仪村

高庄村

东黄垡村

西黄垡村

马堤村

石槽村

毛庄村

草厂村

南丁庄村

东鲁村

西鲁村

周起营村

黄厂铺村

北堤寺村

觅子店村

凌庄村

马庄村

曹庄村

侯黄庄村

张庄村

东寺庄村

小屯村

纪各庄村

大柳树村

军屯村

后尖平村

徐官屯村

东定安村

西定安村

柏庄村

前尖平村

李辛庄村

尚武集村

龙庄村

南屯村

穆家坟村

军庄村

边槐庄村

梁家务村

罗庄村

后元化村

前元化村

马头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漷县镇介于东经116°43′40″~116°54′39″,北纬39°40′13″~39°48′56″之间。地处通州区东南部,东邻河北省香河县安平镇,南与永乐店镇相接,西南与于家务回族乡相连,西、北接张家湾镇,东北连西集镇。镇域面积113.6平方千米。

漷县镇

水文

漷县镇境内河道属北运河流域,有北运河、水河、港沟河、凤港河4条河流,总长度35.5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其中北运河长5.2千米,由苏庄村流入,由小屯村流出。

北运河(漷县段)北运河(漷县段)

人口

编辑

截至2018年末,漷县镇有户籍人口有60206人。

经济

编辑

农林牧渔业

漷县镇共有耕地面积8.2万亩,人均1.3亩。2011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52877.3万元,比上年增长7%。

漷县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7314吨,人均830千克,其中小麦18360吨。

漷县镇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134191.4吨,主要品种有叶菜类、瓜果类,其中生菜、芹菜67088.3吨,西红柿、茄子9163.5吨。

漷县镇畜牧业以生猪、奶牛、肉鸭饲养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5.6万头,年末存栏2.5万头。羊饲养量1.4万只,年末存栏I万只。牛饲养量3300头,年末存栏2600头。家禽饲养量79.5万羽,上市家禽7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7981.1吨,其中猪肉4209.9吨,牛肉596.8吨,羊肉253.4吨。禽蛋839.6吨,鲜奶464.3吨。畜牧业总产值14256.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

截至2011年末,漷县镇累计造林34万亩,其中防护林33万亩,经济林9528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65万株,林木覆盖率35%,活立木蓄积量70.3万立方米。

2011年,漷县镇共有水果种植面积1925亩,产量2130吨,主要品种有桃、苹果、冬枣等,其中黄金桃1500吨,红富士苹果600吨,冬枣30吨。

漷县镇渔业以食用鱼、观赏鱼为主,可用于水产养殖的淡水水面1.5平方千米。2011年,鱼塘养殖面积155公顷,产量681吨。渔业总产值1070.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

2011年,漷县镇共有大型农业机械283台。农民人均纯收入11838元。

漷县薰衣草庄园(设施农业)漷县薰衣草庄园(设施农业)

工业

2011年,漷县镇工业总产值达到46.2亿元.比上年增长2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3家,职工0.8万人,实现工业增加值8.7亿元,比上年增长12%。销售收入达到亿元以上的企业12家。

商业外贸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商业网点256个,职工1026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6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

财政金融

2011年,漷县镇财政总收入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3%。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9亿元,增值税1.7亿元,企业所得税1.5亿元,个人所得税0.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9%、15.4%、79.7%、3.5%。

2011年,漷县镇金融产业实现税收5.1亿元。年末各类存款余额12.9亿元,比上年增长5.7%。人均储蓄16446元。各项贷款余额1亿元。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幼儿园37所,在园幼儿1400人,专任教师90人。小学7所,在校生2500人,专任教师20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93人,专任教师17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主要学校有漷县中学、觅子店中学。

2011年,漷县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9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1%、24.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附加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99.4%,比上年提高了0.3个百分点。

漷县中学漷县中学

科技事业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各类科技人才12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710人,经营管理人才109人,农村实用人才403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群众业余文化艺术团体9个,年演出222场次。电影放映单位57个,年放映4949场次,观众达74.2万人次。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藏书7.6万册。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金旺艺术团、黄厂铺艺术团。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体育场地78处,体育社团3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6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乒乓球赛、篮球赛等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中央、北京、通州等电视台的61个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7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7%。

漷县张庄龙灯会漷县张庄龙灯会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卫生院2所。病床6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张,固定资产总值1018万元。专业卫生人员95人,其中执业医师39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1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0.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0.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9.4万人次,住院手术35台次,出院病人582人次。重点医院有郡县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觅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年,漷县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9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为0。

漷县镇侯黄庄社区卫生服务站漷县镇侯黄庄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会保障

2011年,漷县镇共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0户,人数143人,支出62.5万元,比上年增长7.2%,月人均520元,比上年增长20.9%。城乡医疗救助11人次,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6人,共支出5.7万元,比上年增长15.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3户,人数1012人,支出131万元,比上年增长16.4%,月人均350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3人,支出1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6人,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59%。农村医疗救助75人次,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96人,共支出33.2万元,比上年增长28.5%。农村临时救济29人次,支出3.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

2011年,漷县镇共有国家抚恤116户,支出193.3万元,比上年增长11%。新增就业人员3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16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49人。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2000元,比上年增加3800元。各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和仲裁机构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1件,结案31件。调解组织受理(含仲裁机构案外调解)31件,结案率100%。

2011年,漷县镇共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3.9万人,参保率96%。

基础设施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9千米,投递点2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67.7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1.9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7万件,征订报纸91万份、杂志2.1万册,业务收入338.9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2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7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4万户,比上年增加1034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90.5%,比上年提高7.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2.1万户,比上年增加31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4.7%,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2.5万芯千米,主干电缆达2.3万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3万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0.9万个。全年电信业务收入3335.2万元。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自来水厂3座,生产能力40000吨/日,年工业用水192.4万吨、生活用水4.6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污水处理厂6座,日污水处理能力26000吨。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3座,主变压器6台,总容量115.6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3条,总长度239.1千米。年售电量累计完成2.3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5%,供电可靠率99.9%。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公园1个,公园面积1.7公顷,园林绿地面积74.5公顷,其中公共绿地30公顷,绿化覆盖率30%,人均绿地32平方米。

交通运输

编辑

京哈高速公路过境漷县镇,境内长1千米,双向6车道,有漷县镇有1个出口。

103国道过境漷县镇,境内长14.6千米,双向6车道,通往塘沽。

漷马路、漷小路、觅凤路、觅永路等市道过境漷县镇,其中漷马路境内长4.6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马驹桥镇。

2011年末,漷县镇道路总长度31.7千米,桥梁5座,总长度3700米。

2011年末,漷县镇共有公交汽车线路9条,运营总里程达115.4千米。

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G95漷县东收费站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G95漷县东收费站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汉代称霍村。因辽代以后为漷阴县(漷县)县治,故称漷阴(漷县)镇。

地方特产

编辑

漷县镇名优特农产品有生菜、食用菌等,绿色环保农产品有生菜、黄瓜、西红柿、香菇等。

所获荣誉

编辑

2001年,漷县镇入选北京市郊区中心镇。

2021年2月5日,被表扬为北京市2019-2020年度“接诉即办”改革工作“先进集体”。

下一篇 马驹桥镇

上一篇 张家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