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街道 编辑

北京市海淀区下辖街道

海淀街道海淀街道

海淀街道,北京市海淀区下辖街道,位于东经116°16′42″~116°18′57″,北纬39°57′25″~39°59′47″之间。是海淀区区委、区政府驻地,东至中关村大街与中关村街道相邻,南至北三环西路、长春桥路与紫竹院街道相接,西至京密引水渠与曙光街道接壤,北至北四环西路、万泉河路、芙蓉北路、颐和园路、海淀路、清华路与青龙桥、燕园、清华园3街道和万柳地区相连。辖区总面积6.9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海淀街道辖区总人口12.29万人。

海淀街道因街道最初设在海淀镇而得名。古代海淀镇附近是一片浅湖水淀,名称由此而来。1954年5月,海淀镇改为海淀镇街道,是海淀区第一个街道建制。1958年8月,属海淀人民公社,称海淀工作站。1959年11月,成立海淀街道。1963年3月,重设海淀镇街道。1979年10月,改名海淀街道。 截至2022年11月,海淀街道下辖32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海淀区丹棱街10号新海大厦。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海淀街道

外文名:Haidian Street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北京市

地理位置:海淀区区境中部偏东

面积:6.9 km²

下辖地区:32个社区

政府驻地:海淀区丹棱街10号新海大厦

电话区号:010

邮政编码:100080

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人口数量:144700(2010年)

著名景点:乐家花园、古清真寺、鸭子佟宅、李连英宅等

车牌代码:京

人口:12.29万人(截至2011年末)

建置沿革

编辑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海淀街道辖区属北平市第十八区。

1949年7月,属第十六区。

1954年5月,海淀镇改为海淀镇街道,是海淀区第一个街道建制。

1958年8月,属海淀人民公社,称海淀工作站。

1959年11月,成立海淀街道。

1963年3月,重设海淀镇街道。

1979年10月,改名海淀街道。

海淀街道行政区划海淀街道行政区划

行政区划

编辑

2011年末,海淀街道辖碧水云天、倒座庙、稻香园北、稻香园南、稻香园西里、飞达、芙蓉里、光大锋尚园、海淀路、海淀南路北、海淀南路南、航空港、合建楼、汇新家园、康桥蜂鸟园、立新、人大南、人大附中、人民大学、三环、三义庙、苏州街路、苏州桥西、万泉新新家园、万泉庄北、万泉庄南、小南庄、新区、新起点、阳春新纪元、友谊、紫金庄园、八一中学33个居民委员会,下设422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2年11月,海淀街道下辖32个社区。 街道办事处驻海淀区丹棱街10号新海大厦。

海淀路社区

芙蓉里社区

稻香园北社区

稻香园南社区

苏州街路社区

倒座庙社区

合建楼社区

海淀南路北社区

海淀南路南社区

三环社区

友谊社区

三义庙社区

立新社区

小南庄社区

万泉庄南社区

新区社区

稻香园西里社区

万泉庄北社区

紫金庄园社区

人大附中社区

人民大学社区

人大南社区

飞达社区

苏州桥西社区

航空港社区

光大锋尚园社区

汇新家园社区

新起点怡秀园社区

阳春新纪元社区

万泉新新家园社区

碧水云天社区

康桥蜂鸟园社区

——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海淀街道,北京市海淀区下辖街道。位于东经116°16′42″~116°18′57″,北纬39°57′25″~39°59′47″之间。是海淀区区委、区政府驻地,东至中关村大街与中关村街道相邻,南至北三环西路、长春桥路与紫竹院街道相接,西至京密引水渠与曙光街道接壤,北至北四环西路、万泉河路、芙蓉北路、颐和园路、海淀路、清华路与青龙桥、燕园、清华园3街道和万柳地区相连。辖区总面积6.9平方千米。

海淀区海淀街道办事处

人口

编辑

截至2011年末,海淀街道辖区总人口12.29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03万人,另有流动人口55083人。总人口中,男性6.15万人,占50.03%;女性6.14万人,占49.97%。

2011年,海淀街道人口出生率7‰,人口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长率5%。

海淀街道街边一角海淀街道街边一角

经济

编辑

财政金融

2011年,海淀街道财政总收入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7.9%。

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海淀街道完成区级财政收入3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2%。完成营业税23.9亿元,增值税17.1亿元,企业所得税27.3亿元。

海淀街道商业海淀街道商业

社会事业

编辑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海淀街道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9个,演职人员459人;剧院(场)2座,座位600个,每万人拥有49个,年演出400场次,观众达5000人次;电影公司1个,电影放映单位6个,电影院5座,座位1500个,每万人拥有122个,年放映1000场次,观众达5万人次;公共图书馆(室)2个,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藏书60万册;档案馆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2011年末,海淀街道共有体育场地1处。100%的城市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2%。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海淀街道共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626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5所,在校生10417人,专任教师62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8382人,专任教师142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等院校1所(中央部委所属)。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海淀街道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其中三级乙等综合医院1所。

社会保障

2011年,海淀街道共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467户,人数4288人,支出2432.3万元,月人均472.7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6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3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42.2万元,比上年增长15.3%。社区服务设施131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20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35张,社区留宿照料床位数10张。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1个、慈善超市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3万余元,接收捐赠衣被9000余件。

2011年,海淀街道共新增就业人员1369人,有1174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2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9%。五项社会保险(不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227万元,比上年增长33.5%,基金支出220万元,比上年增长21.6%。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025人,比上年末减少1人,其中参保职工792人,参保离退休人员233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116人和减少117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5299人,比上年末增加1335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792人,比上年末增加116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507人,比上年末增加1219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658人,比上年末增加112人。

交通运输

编辑

海淀街道辖区路网密集交通发达,北京地铁十号线穿境而过,在辖区内有巴沟站、海淀黄庄站、知春里站等,北京地铁四号线在辖区内有人民大学站。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海淀街道因街道最初设在海淀镇而得名。古代海淀镇附近是一片浅湖水淀,名称由此而来。

海淀街道交通海淀街道交通

下一篇 万寿路街道

上一篇 五里坨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