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辛店街道 编辑

北京市丰台区下辖街道

长辛店街道长辛店街道

长辛店街道,北京市丰台区下辖街道,地处丰台区西南部,永定河西岸,位于东经116°06′17″~116°13′19″,北纬39°47′13″~39°53′17″之间。东与宛平城街道(地区)相邻,南与房山区长阳镇接壤,西接云岗街道,西北隔山与门头沟区戒台寺相邻,北与石景山区莲石路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千米,总面积46.6平方千米。

民国初年,长辛店地区属京兆尹宛平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宛平县改属河北省,长辛店地区为宛平县二区驻所,宛平八镇之一。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署由市内迁至卢沟桥拱极城,即宛平县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宛平县署迁至长辛店地区老爷庙。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长辛店地区改为北平市第十八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设长辛店镇公所。1950年,与丰台区合并为第十二区,后更名丰台区,长辛店设镇政府。1954年,改为长辛店镇办事处。1974年4月,朱家坟街道所辖朱家坟1~5里、张家坟等居民区划入。1990年11月,镇改街道。

2011年,长辛店街道总人口202632人。2011年,长辛店街道财政总收入83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 截至2020年6月,长辛店街道下辖29个社区。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长辛店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北京市丰台区

地理位置:丰台区西南部,永定河西岸

面积:46.6 km²

下辖地区:24个社区

政府驻地:丰台区长辛店公路街甲12号

电话区号:010

邮政编码:100072

气候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

著名景点: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火车站:长辛店站

车牌代码:京

人口:约20.26万人(截至2011年末)

建置沿革

编辑

民国初年,长辛店地区属京兆尹宛平县。

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宛平县改属河北省,长辛店镇为宛平县二区驻所,宛平八镇之一。

长辛店街道长辛店大街长辛店街道长辛店大街

民国十八年(1929年),县署由市内迁至卢沟桥拱极城,即宛平县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宛平县署迁至长辛店镇老爷庙。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长辛店镇改为北平市第十八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设长辛店镇公所。

1950年,与丰台区合并为第十二区,后更名丰台区,长辛店设镇政府。

1954年,改为长辛店镇办事处。

1974年4月,朱家坟街道所辖朱家坟1~5里、张家坟等居民区划入。

1990年11月,镇改街道。

行政区划

编辑

2011年末,长辛店街道辖南墙缝、北关、合成公、东山坡、西峰寺、玉皇庄、陈庄、东南街、张郭庄、装甲兵工程学院、杜家坎、车辆厂、槐树岭、装技所、芦井、赵辛店、北岗洼、朱家坟北区、朱家坟南区、朱家坟西山坡、张家坟、光明里、建设里、崔二里24个居民委员会,下设659个居民小组。

2021年4月,原长辛店镇、长辛店街道的张家坟村和4个社区划归云岗街道。

截至2020年6月,长辛店街道下辖29个社区。 办事处驻长辛店公路街甲12号。

南墙缝社区

合成公社区

东山坡社区

北关社区

西峰寺社区

朱家坟南区社区

朱家坟西山坡社区

朱家坟北区社区

张家坟社区

赵辛店社区

北岗洼社区

崔村二里社区

装甲兵工程学院社区

建设里社区

东南街社区

陈庄社区

光明里社区

杜家坎社区

玉皇庄社区

二七车辆厂社区

张郭庄社区

槐树岭社区

芦井社区

装技所社区

珠光嘉园社区

珠光逸景社区

红山郡社区

长馨园社区

中奥嘉园社区

——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长辛店街道地处丰台区西南部,永定河西岸,位于东经116°06′17″~116°13′19″,北纬39°47′13″~39°53′17″之间。东与宛平城街道(地区)相邻,南与房山区长阳镇接壤,西接云岗街道,西北隔山与门头沟区戒台寺相邻,北与石景山区莲石路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千米,总面积46.6平方千米。

长辛店街道办事处

水文

长辛店街道境内九子河由留霞峪,牝牛河由太子峪,经二老庄、朱家坟,均向东南流入房山区界。

人口

编辑

2010年末,长辛店街道辖区户籍人口80639人。

2011年末,长辛店街道辖区总人口10263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万人,城镇化率79%。另有流动人口12815人。

2011年,长辛店街道人口出生率8‰,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4‰。

经济

编辑

财政金融

2011年,长辛店街道财政总收入830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6.7%。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700万元,比上年下降2.4%。增值税1400万元。企业所得税900万元。个人所得税4100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制造业是税收的主要来,占全部税收的80%。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长辛店街道共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450人,专任教师15人。小学9所,在校生7455人,专任教师84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546人,专任教师33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678人,专任教师226人。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长辛店街道共有各类科技人才3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5万人,经营管理人才0.5万人,技能人才1万人。医疗卫生2011年末,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个,其中卫生院5所。病床655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6.4张。专业卫生人员816人,其中执业医师299人,执业助理医师84人,注册护士29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8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长辛店街道共有文化艺术团体61个,会员1678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掇画、鸽子哨、泥人张模具制作等,被列入丰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1年末,长辛店街道共有体育场地40处。92%的城市社区和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5%。

社会保障

2011年,长辛店街道共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50户,人数1034人,支出487.2万元。城市医疗救助202人次,共支出33万元。

2011年,长辛店街道共有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0人,接收无军籍职工228人。全年接受社会捐款9.6万元,接受捐赠衣被6515件。新增就业人员1356人,有143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7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358人,全年共帮助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103人,比上年末增加21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7182人,比上年末增加119人。参加失业保险613人,比上年末增加24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174人,比上年末增加7人。

交通运输

编辑

长辛店境内共有有8条主要道路和49条胡同。境内有京九铁路、京广铁路、京周公路、京石高速路、大灰厂路、朱云路、长兴路、二七机车厂路等路段。途经309、310、327、329、339、391、624、759、917、937、964、971、983、984路公交车。

长辛店街道电子交通图长辛店街道电子交通图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长辛店地区元代称泽畔店,明代形成长店和新店2个村落,清代长店与新店连接,称长新店,后衍化成长辛店。

名胜古迹

编辑

综述

境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工人劳动补习学校、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等3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长辛店清真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

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位于长辛店街道长辛店大街174号,原为刘姓铁匠铺,所以又称刘铁铺。民国十年(1921年)5月,长辛店工会成立后,团结了一批工人,并成功地开展了几次小规模的经济斗争,声望日益提高。不久,工人运动的骨干分子史文彬、康景星、王俊等人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党组织为了更加广泛地吸引群众参加工人运动,专门召开了工人代表联席会,决定改组工会为工人俱乐部,并从祠堂口一号迁址到刘铁铺。工人俱乐部成立后,会员人数得到很大发展,并开展了多次胜利斗争,在北方工人群众中产生了极大影响。民国十一年(1922年)4月9日,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一次筹备会在刘铁铺召开,一时成为早期工人运动中十分瞩目的地方。为了配合工人罢工运动。俱乐部曾在刘铁铺组织了纠查队、调查团、讲演团,积极开展各种活动。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8月的工人罢工和民国十二年(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时,这里都是领导斗争的指挥部。“二七”大罢工失败后,反动军警封闭了工人俱乐部的办公地址。解放后,刘铁铺成为居民住宅,1979年8月被公布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长辛店二七革命遗址(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二七工人夜校旧址(娘娘宫)

二七工人夜校旧址(娘娘宫)位于长辛店街道长辛店大街中部路西,建筑占地面积138平方米。该旧址系清代建筑,邻街曾有高大的门楼,门额上刻娘娘宫的石匾,里面是宽敞的大院。西面是高大宏伟的正殿,殿前设月台,南北各有配殿三间。早年由道士看管,每年农历四月初九至十一的庙会期间,香火极盛,人们进香求子,捐钱唱戏。民国八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长辛店铁路工人为了声援爱国学生的斗争,曾在娘娘宫组织了救国十人团、各界联合会,开展了示威游行、街头讲演、抵制日货等活动。以后,机车工人又在庙里办起了一所夜班通俗学校。邓中夏曾带领的北大平民教育讲演团在此宣传讲演。民国八年(1919年)12月16日,长辛店各界人士在娘娘宫集会,抗议日本驻福州领事开枪打死国人。民国九年(1920年)初,由工人运动骨干史文彬、陶善琮等人创办的夜班通俗学校由北墙缝胡同迁至该处,邓中夏等人率领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经常来这里宣传讲演,对启发工人觉悟起了较大作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李大钊同志派邓中厦来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邓中夏在此筹办劳动补习学校。补习学校成立后,迁出娘娘宫,这里就成为工人们重要聚会的场所。民国十年(1921年)5月1日,长辛店1000多名工人在这里召开大会,纪念自己的节日。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8月的工人罢工和民国十二年(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时,都是在这里开的大会。1949年后,门楼和正殿因坍塌而拆除,1988年南配殿因损坏严重亦拆除,目前存有北配殿。

二七工人夜校旧址(娘娘宫)二七工人夜校旧址(娘娘宫)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位于长辛店街道长辛店铁中校园内,是一座方型二层法式小楼,原是京汉铁路局为火车房总管郭长泰的住宅。民国七年(1918年)夏建成后,由法华教育会与有关方面交涉,改做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教室。高等法文专修馆长辛店分馆,简称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是年夏,由法华教育会蔡元培李石曾创立的。落成后由华法教育会负责人蔡元培等人和长辛店铁路工厂接洽开办了留法高等法文专修馆工业科,遂改为教室。在长辛店开办的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共设有铸造、机械、钳工三个班,当年暑假有学员100多人入学,其中包括有何长工(何坤)在内的部分湖南籍学员。他们实行半工半读,着重攻读法文,同时也经受了劳动锻炼,直接了解到工人们的生活状况。我国著名教育家、留法勤工俭学会主要发起人之一吴玉章,就曾一边在此学习法文,一边在原长辛店火车房实习。在学习期间,毛泽东同志曾两次来长辛店了解学员们生活、学习情况。民国八年(1919年)冬,这批学员毕业赴法留学,他们中间有许多人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2001年4月市文物局投资28万元对其进行修缮,2001年6月,丰台区委宣传部、区委党史办等部门在此举办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展览。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

所获荣誉

编辑

2022年4月,授予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街道办事处城乡管理办公室,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名单称号。

下一篇 云岗街道

上一篇 新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