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思危 编辑
成思危(1935年6月11日—2015年7月12日),出生于北京,湖南湘乡人,汉族,民建会员,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成思危于1952年9月—1954年8月就读于华南工学院;1954年9月—1956年8月就读于华东化工学院;1956年9月—1957年11月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1958年1月—1973年3月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技术员、专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1973年4月—1981年8月任石化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1981年9月—1984年3月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后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84年4月—1988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局总工程师;1988年12月—1993年10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1993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副总工程师;1994年4月—1997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副部长;1995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2002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9月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2002年12月—2007年12月任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2008年3月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7年任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15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成思危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系统工程、软科学及管理科学等。
1937年,全家迁居香港。
1948年12月—1951年7月,就读于香港香岛中学。
1950年7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951年8月—11月,就读于广州南方大学工人学院。
1951年12月—1952年8月,任职于广东省总工会。
1952年9月—1954年8月,就读于华南工学院。
1954年9月—1956年8月,就读于华东化工学院。
1956年9月—1957年11月,任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沈阳化工研究院。
1958年1月—1973年3月,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天津化工研究院技术员、专题组长、研究室副主任。
1973年4月—1981年8月,任石化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1981年9月—1984年3月,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毕业后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84年,返回中国。
1984年4月—1988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局总工程师。
1988年12月—1993年10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科技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1993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副总工程师。
1994年4月—1997年4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副部长。
1995年1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12月,任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9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 ;12月,任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1997年11月—2002年12月,任中国民主建国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1998年,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
1998年3月—2003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2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9月,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2002年12月—2007年12月,任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2003年3月—2008年3月,任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4年12月,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
2007年,任中国科学研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7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成思危
成思危活动照

成思危活动照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成思危在管理学和经济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涉及决策科学、虚拟经济、创业与风险投资以及虚拟商务等。创立了虚拟经济理论体系并将其应用于中国金融改革与实践,研究和推动创业与风险投资、虚拟商务在中国的发展。
成思危早年开展硼矿加工和无机盐领域研究,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国硼资源研究、开发、利用的空白;另从事化工科研和管理工作,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农药产业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并领导建立了化工经济信息系统。
自1997年以来,成思危一直致力于运用复杂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探索及阐明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规律,研究和推动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通过调研,多次就股市健康发展、全球金融危机及对策、青藏铁路后续工作、管好用好外汇储备、廉租房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7月,成思危共出版了《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成思危论金融改革》《成思危论风险投资》《铬盐工艺学》《依靠科学技术振兴化学工业》《软科学与改革》《大型线性目标规划及其应用》《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等专著10余部,主编《中国改革与发展问题应急研究丛书》《风险投资实务丛书》《世界500强企业发展丛书》等多种书籍,发表论文300余篇。
平台建设
2007年,成思危创立了中国科学研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科研奖励
获奖项目 | 奖励名称 |
---|---|
全国磷资源开发系统研究 | 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全国磷资源开发系统研究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人才培养
课程建设
成思危在中南海业余大学讲授“管理”课程;在中央电视台广播电视大学讲授《化学工程》中的“技术经济评价”课程 ;另讲授“经济学”“金融学”等课程 ;另开设“中国特色经济学”课程。
指导学生
截至2015年7月,成思危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任教期间,共指导培养了几十名博士生。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授予单位 |
---|---|---|
1991年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2000年11月 | 香港理工大学荣誉工商管理博士 | 香港理工大学 |
2002年 |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 国际欧亚科学院 |
2008年10月 | 全球主义者奖 | 加拿大国际委员会 |
2010年4月 | 华人杰出贡献奖 | 美国百人会 |
2011年 | 田长霖杰出学者奖 | 亚洲基金会 |
2014年 | 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 |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88年4月—1993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3年3月—1998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6年3月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1998年 |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理事长 |
2010年6月 | 中国台湾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 | |
中国扶贫基金会名誉会长 | |
中国拉丁美洲友好协会会长 | |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 |
北京化工学院兼职教授 | |
天津大学兼职教授 | |
华东化工学院兼职教授 | |
华东理工大学名誉校长 | |
北京大学特聘教授 | |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 |
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教授 | |
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事务顾问委员会主席 | |
国际金融论坛主席 |
家世背景
成思危出生于北平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父亲成舍我为中国一代报人,其母亲肖宗让是留法归国的知识女性;成思危姐弟共五人,大姐成之凡,定居法国;二姐成幼殊,是一名诗人;妹妹成嘉玲曾任世新大学董事长。
人物语录
“我毕生的抱负就是能为富国强民做点事。 ”
“我们要努力做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审慎的乐观主义者。”
“多研究少开口,多学习少应酬,多办事少出头,多协商少独谋。”
“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
“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
“慷慨陈词岂能皆如人意,鞠躬尽瘁但求无愧我心。”
“没有风险投资,建设创新型国家难以实现。”
“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能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确保我们的后天。”
“成思危为中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海口网评)
“在经济学领域,他(成思危)用渊博的学识和理性的思维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青年人才、探索理论前沿上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科学院大学评)
“成思危是中国硼砂工业的科研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为中国化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物》评)
班级命名
“成思危现代金融菁英班”源自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于2012年开始联办的科教协同育人创新项目。该班以成思危名字命名,是中国政法大学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方战略合作创新授课、共同培养金融行业人才的指定班级。
设立基金
2015年,成思危家人根据其遗愿,将他生前的工资、稿费捐赠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发起设立了公募的“成思危基金”;基金设立“成思危教育奖”,以奖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管理学科中教学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奖励品学兼优、生活清贫的大学生、研究生;设立“成思危全球奖”,由评奖委员会每两年评选出风险投资、虚拟经济、虚拟商务等经济管理领域的中国国内外创新研究成果各一个,且需是对中国相关政策的完善有推动作用的优秀成果;设立“成思危社会企业奖”,与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合作,每年评选在教科文卫体、生态环境、扶危济困、社区发展、慈善金融等领域,运用可持续的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优秀社会企业及创意实践,鼓励社会企业的带头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