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普勒式望远镜 编辑
开普勒式望远镜(The Kepler telescope),折射式望远镜的一种。物镜组和目镜组为凸透镜形式。这种望远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但视场可以设计的较大,最早由德国科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于1611年发明。为了成正立的像,采用这种设计的某些折射式望远镜,特别是多数双筒望远镜引在光路中增加了转像棱镜系统。此外,几乎所有的折射式天文望远镜的光学系统为开普勒式。
中文名:开普勒式望远镜
外文名:The Kepler telescope
发明人物:德国科学家开普勒
发明时间:1611年
属性:折射式望远镜
正像系统分为两类:棱镜正像系统和透镜正像系统。我们常见的前宽后窄的典型双筒望远镜既采用了双直角棱镜正像系统。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在正像的同时将光轴两次折叠,从而大大减小了望远镜的体积和重量。透镜正像系统采用一组复杂的透镜来将像倒转,成本较高,但俄罗斯20×50三节伸缩古典型单筒望远镜即采用设计精良的透镜正像系统。
开普勒式望远镜
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的反作用指向装置出现严重故障,导致望远镜无法正常工作,但是美国宇航局并没有放弃复活该望远镜的计划。艾姆斯研究中心的开普勒项目专家威廉·布鲁克认为开普勒望远镜已经完成了它的观测任务:找到一个适合居住的类地行星,只是目前还有相当于多的数据需要得到充分处理。适宜居住的类地行星可能已经记录在庞大的数据库中,此类系外行星的大小与地球类似,并且处于轨道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区上,属于岩质行星 。现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现已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