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育新闻 编辑
体育新闻(外文名:Sports news),是对体育运动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运动竞赛、运动训练、学校体育、群众体育领域中的各种新发生的事实。其中运动竞赛中的新闻占据主要地位。
中文名:体育新闻
外文名:Sports news
定义:对体育运动中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作用:传播人类体育运动、健身活动等
从概念来理解,特征是指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每一事物在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可能形成自身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显著的标志。
从体育新闻的活动范围来看,它既从属于新闻事业,又与体育事业密切联系。因此,体育新闻的特征必然是在与这两者的交叉与互动中形成。在恪守新闻原则、客观地反映体育事实、遵循大众传播规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区别其他新闻传播活动的显著的征象与标志。
体育新闻样例
首先,竞技体育最具有新闻性。对竞技运动稍加了解和喜欢观看竞技运动比赛的人都知道,竞技运动最大的魅力和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竞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在竞技运动的比赛中,无论是两强相遇或是强弱相对,其比赛结果都可能出人意料之外而使其充满悬念。如在举世瞩目的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的“揭幕赛”上,上届的卫冕冠军法国队与非洲的塞内加尔队相遇,按当时的舆论及足球专家分析,法国队因拥有世界最佳中场齐达内、英超最佳射手亨利,以及意甲最佳射手特雷泽盖,其实力雄厚必胜无疑。可比赛的结果犹如艳阳天下起了鹅毛雪,最终结果是塞内加尔以1:0击败了法国队。由此法国队锐气重挫,在小组赛上颗粒无收,不仅没能进入十六强再圆冠军梦,而且在小组赛上就被淘汰出局,最终饮恨2002年韩日世界杯。
现场报道
第二,竞技体育丰富的新闻源的渠道。来自于竞技体育的竞赛项目十分丰富,以最具规模和最有影响力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奥林匹克运动会分为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在夏季奥运会上,就有25个大项的竞赛,即:田径、赛艇、羽毛球、棒球、篮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体操、举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游泳(包括跳水、花样游泳和水球)、现代五项、网球、乒乓球、射击、射箭、排球、帆船等257个小项;在冬季奥运会上,有雪车、冰球、雪橇、冬季两项、滑冰和滑雪,共设57个小项。
由此可见,正是竞技体育竞赛的悬念性,竞技体育运动赛事的丰富性,竞技体育运动竞赛项目的多样性,使竞技体育每天都可能有绝不重复的报道内容,从而竞技体育的信息源源不断,吸引着热爱与关注竞技体育的受众,成为体育新闻版面的主要内容。
第三,体育新闻受众群体具有以中青年为主、以男性为主的鲜明特点。而这一受众群体最喜爱的是报道竞技体育赛事的新闻。据北京慧聪公司2001年5月,对我国八大城市的报刊市场进行的调查表明,受众对《足球》《体坛周报》《中国体育报》这三类体育新闻大报的接触情况,在19---25岁的读者中知名度高于40-60岁读者中的知名度,在男性中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女性;又据体育传播学者对成都地区体育新闻受众调查,体育新闻的中青年受众,占体育新闻受众群体总数的70%,体育新闻受众男性与女性之比为614:100。据调查,由于竞技体育竞赛的激烈性、悬念性、激烈性、高情感性,与中青年及男性在心理上天然的接近性,决定了这样一个受众群体,对竞技体育新闻报道尤其喜好,体育新闻媒体突出竞技体育报道,也是为了满足这一受众群体的需求。
娱乐性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在社会发展中人们在基本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就会出现交往、娱乐、爱与归属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这种需要最容易得到实现的一种方式,莫过于在休闲时人与人之间,以身体活动来进行的各种竞赛游戏,如拔河、摔跤、赛跑等等,因为这种娱乐形式不需要更多的外部条件,只要双方说好了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就可以开始了。这种情景无论在历史或是今天,都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可见体育活动无论参与和观赏,始终都与人们休闲娱乐的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育新闻是以报道体育活动为主体,传播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它的休闲娱乐特征自然体现在它的
报道内容之中。同时体育新闻还通过媒介手段(如电视的特技、报纸的各种新闻体裁),向人们生动地传递体育活动的情景、体育活动的结果、体育活动中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事,等等。进一步满足了人们对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的需求。使体育新闻的休闲娱乐特征越发显现。
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即在现代社会,人们更是以体育新闻为不可缺少的休闲娱乐方式。自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物资财富和休闲时间在不同程度地向上增长,这种增长的幅度是以往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如何善渡余暇,是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由于体育活动本身具有健身、娱乐、健康、向上、大众化、普及化等等的积极因素,世界各国的人们都先后出现了在闲暇时间首选体育活动的热情。现任国际健身大众体育协会主席德国的帕姆教授认为:近30年来体育情景发生了突出变化,一是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多了,特别是发达国家体育人口迅速增长,是近代体育史上任何时期无法相比的。随着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了解和参与,关心体育、观看体育竞赛,也随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体育新闻
目前随着体育新闻面向受众的窗口日益扩大,受众对体育新闻的求知欲越发强烈,他们已不仅仅满足于了解比赛情景和结果的体育新闻,还希望了解到明天可能发生什么体育事件,想了解到比分背后的各种各样的新闻,如运动员的精力、动态、心理,赛场上的技战术变化,以及记者客观、中肯技战术分析,希望从中获得更多的事实和见解,得到更多的娱乐享受。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无论是报刊或电视,评论类体育新闻不断涌现,如在各类报纸体育新闻版上都少不了风格独特、笔法灵活、语调轻快的体育杂文、随笔、散文等。各种体裁的体育新闻使体育新闻具有更强的欣赏性、娱乐性、消遣性。体育新闻也越来越吸引受众,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休闲娱乐内容。
近期
要理解体育新闻的国际性,除了要理解竞技运动的跨文化性之外,还需要认识竞技运动竞赛的国际性特征。竞技运动竞赛的国际性特征,从以下三个层面表现出来。
第一,当代竞技运动竞赛活动国际化。在政治、经济、文化日趋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体育竞赛更是风靡全世界。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的国际竞赛几乎从未间断,甚至有“每天都有一项国际性运动竞赛举行”的说法,竞技运动竞赛已形成了以奥运会为依托的全球文化现象。
第二,当代竞技运动竞赛组织国际化。随着竞技运动竞赛的频繁举行,各个项目、各个地区的国际性运动竞赛组织也相继成立,使当代国际竞技运动竞赛组织形成了规模大、数目多的特点。这些组织为竞技运动竞赛的国际化创造了条件。
第三,当代竞技运动竞赛运动员参与的国际化。过去的50年,参与运动竞赛的竞技运动队,往往是由不同民族或种族背景下的运动员组成。而在最近几十年,各国竞技运动代表队开始出现了纷纷引进外援的现象。如享誉世界的、欧洲的各种足球俱乐部,在全世界招募运动员,各路精英云集,使欧洲足球赛成为全世界每年聚焦的热点之一。又如全球最著名的美国NBA篮球赛也有许多外国球员参加,我国的篮球运动员姚明也引进火箭队,创造了亚洲人进入最高水平篮球赛的历史。运动员不代表自己的国家,自主选择参与国际运动竞赛的现象,更丰富了竞技运动国际化的内容。
认识和理解竞技运动的跨文化和国际性特征,就不难理解体育新闻的国际性特征。体育新闻报道的就是这些跨文化的身体符号、跨文化的运动情景、跨文化的竞赛过程。体育新闻记者,主要就是活动在这些国际赛事之间,采集着始终鲜活、生动的体育新闻信息。体育新闻的国际性特征也由此而生。
特征
体育新闻正是对这种高情感体验的运动活动进行报道,自然而然也就充满着高情感的色彩,尤其是在受众带着明显的地域性、倾向性观看体育新闻报道的时候,随着比赛的胜负,受众喜、怒、哀、乐的体验就更加鲜明和强烈。如:当2000年世界杯足球赛人们激情共度“意大利之夏”时,除了记住日耳曼人的第三次加冕、马拉多纳伤心的泪水,一定也不会忘记那个静坐场边、咬着手指、黯然神伤的巴西少女。又如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上,当韩国队首次在世界杯大赛上冲进四强,韩国举国上下“400万‘红魔’彻夜狂欢”,比赛结束后,约有100万在家中看电视的球迷,迅速走上街头,他们欢呼胜利的口号,燃放焰火,在街道上形成人流,又跳又唱。政府不得不出动三万名警察,进行重点路段的交通管制。当日,韩国汉城光华门广场完全就成了红色的海洋……
体育新闻的情感性特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媒介追求。体育新闻是以人为核心的新闻,既然是以人为核心的报道,就应该充分地展现对人的情感的尊重、对新闻背后人的内心世界的揭示。如果在体育新闻报道中“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见人不见性”,从传播方式和态度来说,是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大众媒介追求。
近些年来,体育新闻对运动竞赛的消息报道仅仅是很少的一方面,而更多报道的是那些真挚感人的与体育赛事、体育人物密切相关的故事。如2003年2月17日《南方体育》上有一篇题为《第七号大款卡恩公开道歉》的报道。从这篇报道中可以了解到“世界第一门将”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他也有勇气承认错误,这使得广大体育新闻爱好者和喜爱卡恩的球迷,对它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从而使一个体育新闻中的人物更加真实、生动和可爱。又如当今发达国家的足球转播已越过了“看球”的水准,步入了“看人”的层面。德国甲级联赛中以平均十七台摄像机转播单场比赛,不但以多机位竭力捕捉场上最精彩的镜头,同时也不忘搜寻千姿百态的绿茵众生相,两台专用机自始至终对准各队教练席,把场上的风云变幻与教头的喜怒哀乐加以切换编辑,构成耐人寻味的精彩镜头,从更多的人文意义上挖掘运动员的魅力。这些对赛事背后新闻的报道,更多地关注到了体育比赛中人物的家庭、婚恋、母子情感、父子情感、以及竞赛的间接参与者。有人说,体育新闻传媒业的硬件越来越“硬”,但与此同时,传媒的内容越来越“软”,“软新闻”有排挤“硬新闻”的趋势。这些带情感性的体育新闻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引起受众的共鸣,为人们的心灵带来安慰和激励,为人们欢度余暇提供了大量的信息。
锦标主义,以成败论英雄.体育比赛是激烈竞技的世界,有比赛就有胜负,胜败是常事。而体育新闻报道对胜者乱捧、对败者乱骂,都是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与体育人文精神的恶劣行为。
地方主义色彩严重。体育新闻报道中的地方主义,是指地方新闻媒体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与态度,在体育报道中以有利于本地与本方作为取舍事实的出发点与标准。例如1997年10月第八次全国运动会女足比赛上海队对北京队的比赛,上海队后卫在防守时明显手球,当值主裁判视而不见,反而给表示不满的北京队队长出示黄牌。此时,辽宁和上海的金牌第一之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此事关系到最后金牌归属问题,自然引人关注,但上海媒体对此只字不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