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环境 编辑
宇宙环境是指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是人类活动进入大气以外的空间,和地球邻近天体的过程中提出的新概念,也称为空间环境。宇宙环境由广阔的空问和存在于其中的各种天体及弥漫物质组成,它对地球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太阳辐射是地球的主要光源和热源,给地球生物有机体带来了生机,推动了生物圈这个庞大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一切能量的源泉,它的变化影响着地球环境。
中文名:宇宙环境
外文名:Universal Envirenment
别名:空间环境
学科:生态工程
领域:环境科学
释义:大气层外的环境
宇宙环境也称空间环境。是指大气层外的环境。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进入宇宙空间后提出的新概念。人类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已经认识到宇宙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有着很大的影响。太阳辐射是产生地球上的光和热的主要能量来源。而太阳表层黑子的变化不仅会影响电讯和无线电短波通讯,而且还与地震、气候变化有关,甚至与人体健康有关。当前一些国家正在积极从事宇宙环境的探测和预报工作,以探索宇宙环境的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时也为进一步开展星际航行、空间利用以及资源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
万物起源是自然科学永恒的主题和科学研究前沿。现代自然科学近100年来不断在与时俱进的高精尖技术推动下,新发现、新认识、新理论不断涌现。万物起源的探索也不再局限在单个现象的起源探索阶段,而表现为跨大学科的万物统一起源的认知时代 。
中国古代对宇宙一词的解释是:“宇”为上下四方,“宙”是古往今来。宇宙是无限的空间和时间。人类能够观测到的空间范围已达一百多亿光年的距离,能够触及的宇宙环境仅限于人和飞行器(人造卫星、探测器、航天飞机等)在太阳系内飞行遇到的环境。随着空间科学的发展,人在宇宙空间的活动范围将不断扩大,对宇宙环境的认识也将不断发展。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利用各种方法观测宇宙,但人类进入宇宙空间进行探测和活动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61年载人卫星绕地球飞行;1962年发射金星探测器;1966年飞行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成功;1969年宇航员登上月球,1972年飞行器在金星软着陆,同年发射了第一个太阳系外空间的探测器;1975年带生物的飞行器在火星软着陆;1977年飞行器飞掠木星上空;1979年探测器飞过土星,飞向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进行考察,还将飞离太阳系,进入更广阔的领域。
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宇宙环境。飞行器在升空过程中,人体在超重的影响下,活动受阻,呼吸困难,血液循环减弱,并会引起精神失常,甚至死亡。飞行器进入轨道后,人处于失重状态,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神经系统失去平衡,会造成操作错误。在失重的影响下,尿中钙含量增高。宇宙空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即使是相距很近,也不能对话。宇宙环境缺氧、低压,充满各种对人有害的高能宇宙射线,宇航员必须穿宇宙服。宇宙环境虽有壮观的太空星象使人感到新颖和兴奋,但毫无人间气息。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