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科学 编辑
妇科学(Gynecology),是一门研究女性在非孕期生殖系统(例如子宫、卵巢、输卵管或阴道等)的生理病理改变,并对其进行诊断,处理的临床医学学科。
基本介绍
林巧稚,中国女医学家。又名丽咪,1901年12月23日出生于福建思明州(现厦门市)鼓浪屿,父亲是名教师和英文翻译,因此她自小学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她排行老三,5岁时母亲因患子宫颈癌病故,父亲也病倒了,长兄挑起了持家重担,林巧稚就是在父亲哺育,兄长的疼爱下成长的。1908年上学,后就读鼓浪屿女子高中,3年后升入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921年,林巧稚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9年毕业,获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从业经历
妇科学
1951年1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和军队接管协和医院,林巧稚一直在协和医院工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6年8月任命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妇产科主任,1959—1983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妇产医院名誉院长。1983年4月22日因患“缺血性脑血管病”病逝于北京。
个人贡献
林巧稚是中国现代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早在30年代,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进行研究,40年代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它妇科肿瘤的研究,50年代北京政府接受了她对妇女病普查的建议,1958年9月组织了抽样83个机关单位,27所学校,22处居民地段的7万多29岁以上妇女进行检查,80年代潜心编写《妇科肿瘤》一书。
林巧稚有一颗爱国之心,多次婉拒了去国外就业的机会。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人民的崇敬,她为了事业,终身未婚,但在林巧稚手里接产的约有5万多孩子,有起名“念林”、“爱林”、“敬林”、“仰林”等,以示对“林妈妈”“林奶奶”的永久纪念。
“创妇产事业,拓道、奠基、宏图、奋斗、奉献九窍丹心,春蚕丝吐尽,静悄悄长眠去;谋母儿健康,救死、扶伤、党业、民生、笑染千万白发,蜡炬泪成灰,光熠熠照人间。”60字挽联反映了她60余年的工作和她的业绩。1984年厦门市在鼓浪屿建造了取名为“毓圜”的林巧稚纪念馆。
她的主要著作有:《农村妇幼卫生常识问答》(1957),《家庭卫生顾问》(1981),《家庭育儿百科大全》(1981),《妇科肿瘤》(1982)。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