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州市 编辑
池州市,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南部属皖南山区,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总面积8399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10月,池州市下辖1个区、3个县。 截至2023年末,池州市常住人口132.3万人,城镇化率61.39%。
池州市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 ,长江流域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城市。池州于唐武德四年(621年)设州置府迄今1400余年。 2000年6月,设立省辖地级池州市。池州拥有162千米长江岸线,京台高速、沪渝高速、济广高速、德上高速、安东高速、东九高速及宁安高铁、铜九铁路穿境而过,拥有民航机场九华山机场,池州港是亿吨大港,已全面融入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南京及合肥1.5小时通勤圈。 池州市以“名山、秀水、富硒地、好空气”而著称 ,有佛教名山九华山,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牯牛降、国际重要湿地升金湖等著名景区。
2023年,池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2.2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7.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8.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2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8.7:44:47.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906元。
中文名:池州市
外文名:Chizhou City
别名:秋浦、江州、九华府
行政区划代码:341700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所属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
地理位置: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
面积:8399 km²
下辖地区: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
政府驻地:贵池区百牙中路1号
电话区号:0566
邮政编码:2470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132.3 万(2023年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九华山、杏花村、升金湖、平天湖、怪潭、蓬莱仙洞、南溪古寨、秀山门博物馆、九子岩、东至九天仙寓风景名胜区、牯牛降风景区、醉山野(等)
机场:池州九华山机场
火车站:池州站、东至站、九华山站(等)
车牌代码:皖R
地区生产总值:1112.2 亿元(2023年)
池州人文地图
西汉时,市境大部初属鄣郡。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为丹阳郡,今贵池市、青阳县、石埭县以及东至县的大部地区均属丹阳郡。区境西南部——今东至县——部分,属豫章郡鄱阳县地。
东汉至三国时,池州属吴国丹阳郡地。丹阳郡属扬州。
西晋、东晋,池州属扬州宣城郡、豫章郡地。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豫章郡改属江州,池州属江州豫章郡地。
南朝(宋),先属扬州宣城太守之域,后属宣城郡、淮南郡地。南齐,属南豫州宣城郡地。梁,属扬州宣城郡地。陈,属南豫州宣城郡、北江州之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以州统县;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复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隋代,池州先后属宣州、宣城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始置池州,州治石城,至贞观元年(627年)撤,领地还隶宣州,池州属宣州之地。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原池州地称秋浦郡。《通典》“秋浦郡”注:“池州分宣州置郡”;清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秋浦郡,实唐天宝年间之称”。唐永泰元年(765年),复立池州,隶属宣州观察使,州治从石城迁至鱼贵口(今池州专署驻地)。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改池州为池阳郡。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刘世珩《贵池县沿革表》:“池州为池阳郡,宋《舆地广记》、《太平寰宇记》皆言因唐之旧,不言始于唐何年”,“池阳郡名,必立于永泰、元和之间也。”
五代十国,池州之地先属杨吴,后属南唐。南唐升元二年(938年),改池州为康化军。
宋,置池州池阳郡。《宋史·地理志》:“池州池阳郡,领县六”。宋至道三年(997年),池州池阳郡属江南东路,绍兴初年属江南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池州为池州路,先后隶属江淮行中书省、江浙行中书省。
明,池州先后为九华府、华阳府、池州府,直隶南京。
清,如明制。池州府先后隶属江南布政使司、江南左布政使司、安徽布政使司。
民国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池州府裁撤,原池州府属县划入芜湖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芜湖道,各县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设立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贵池县,直隶安徽省。
1949年4月22日,贵池、东流县城解放。4月23日,青阳、至德县城解放。4月24日,石埭县城解放。至此池州全境获得解放 。1949年5月,池州专区成立,隶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池州专署驻贵池县。
1952年2月至1965年5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分别划入安庆专区、徽州专区、芜湖专区。
1965年5月至1980年1月,复设池州专区,直属安徽省。
1980年1月至1988年8月,撤销池州专区,辖区各县并入安庆专区、宣城专区、徽州专区。
1988年8月,复设池州地区,隶属安徽省。
2000年6月,撤地建市,池州市辖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
醉美池州
截至2023年10月,池州市下辖1个区、3个县,市人民政府驻贵池区百牙中路1号。
名称 | 面积 (平方千米) | 政府驻地 | 下辖地区 |
---|---|---|---|
贵池区 | 2516 | 江口街道 | 辖11个街道、9个镇:池阳街道、秋浦街道、江口街道、里山街道、马衙街道、墩上街道、梅龙街道、秋江街道、杏花村街道、清风街道、清溪街道、牛头山镇、梅街镇、殷汇镇、涓桥镇、乌沙镇、唐田镇、梅村镇、牌楼镇、棠溪镇 |
东至县 | 3261 | 尧渡镇 | 辖12个镇、3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乡、木塔乡、青山乡 |
石台县 | 1413 | 仁里镇 | 辖6个镇、2个乡:仁里镇、七都镇、仙寓镇、丁香镇、小河镇、横渡镇、大演乡、矶滩乡 |
青阳县 | 1196 | 蓉城镇 | 辖10个镇、3个乡:蓉城镇、杨田镇、庙前镇、朱备镇、木镇镇、新河镇、陵阳镇、丁桥镇、酉华镇、九华镇(由九华山风景区托管)、九华乡(由九华山风景区托管)、杜村乡、乔木乡 |
位置境域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6°38′~118°05′,北纬29°33′~30°51′。北临长江,东接铜陵市、芜湖市、宣城市,南邻黄山市,西与江西省毗邻。总面积8399平方千米 。
池州市
地形地貌
池州市东南部以九华山、牯牛降为主体构成南部山区骨架,是皖南山区的组成部分,中部为岗冲相间的丘陵区,西北部沿江地带为洲圩区,地势低平,河湖交错 。
池州市大地构造上位于扬子地台东北部,根据地层、构造、岩浆活动的差异,可分别归属于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即东至县南部为江南台隆;贵池区和青阳县以北为下扬子台坳;中部为皖南浙台坳。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形成一系列褶皱与断裂,地层发育齐全,自太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出露。池州市内印支期、燕山期岩浆活动强烈,导致一系列基底断裂发生,频繁的岩浆侵入活动,形成了以构造岩浆岩带为主干的成岩成矿系列 。
气候
池州市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C,年均降水量1400—2200毫米,年均日照率45%,年均无霜期220天,最长286天 。
水文
池州市境内有三大水系十条河流,长江水系有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大通河、九华河;青弋江水系有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鄱阳湖水系有龙泉河 。
水资源
池州市域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自南向北呈阶梯分布,江河湖水面348.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4%。长江流经池州145千米,岸线长162千米,上起江西省彭泽县接壤的东至县牛矶,下讫铜陵市交界的青通河口。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七条河流,河长618千米,其中秋浦河为境内流域中最长的一条河,流域面积3019平方千米,河长149千米。池州市地表水资源丰富,池州市水资源总量为103.05亿立方米,占安徽省水资源总量的11%,人均水资源量7506.60立方米,分别是安徽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和2倍 。
矿产资源
池州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种类多,有矿种有40多种,有探明储量的矿产32种。矿山有300多处。主要矿种有铅、锌、铜、锰、银、金、硫铁、钼、钨、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花岗岩等 。
生物资源
池州地处亚热湿润气候,亚热带典型植物群落类型在这里都很齐全,且生长发育得很好,是常绿阔叶林向落叶林过渡地带,常绿树与落叶树混生,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等,还有一些栽培的亚热带经济林木。池州市境内有高等种子植物153科676属1557种(含种及其以下等级,其中野生1430种,栽培127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有26种 。
池州是安徽重点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安徽省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区。境内有水生、陆生脊椎动物556种,占安徽省种类的88%,其中兽类83种,鸟类285种。两栖爬行类78种,鱼类11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9种,占安徽省的77% 。
土地资源
池州市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8个一级类型都有,46个二级类型中该市有40个,土地资源总面积839173.00公顷,其中农用地729148.00公顷,建设用地53378.00公顷,未利用地56647.00公顷 。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池州市常住人口为1342764人 。
2023年,池州市常住人口132.3万人,比2022年减少0.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1.2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1.1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39%,比2022年提高1.16个百分点。
池州市常住人口(2018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系统 | 职务 | 姓名 |
---|---|---|
市委 | 书记 | 朱浩东 |
副书记 | 贺东、田昕 | |
常委 | 史孺牛、张勇、方能斌、廖强、马家利、马胜利、宋怀金 | |
市人大常委会 | 主任 | 金庆丰 |
市政府 | 市长 | 贺东 |
副市长 | ||
秘书长 | 崩兴宇 | |
市政协 | 主席 | / |
参考资料: |
综述
2023年,池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12.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7.3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488.9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526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9.2:45:45.8调整为8.7:44:47.3。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7.2%,占GDP比重达37.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9%,占GDP比重达33%。预计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75700元/人,增长8%。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906元(折合11907美元),增长6.9%。
2023年,池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税收收入59.1亿元,增长11.8%;非税收入33亿元,增长9.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4.9亿元,增长11.5%。其中,交通运输支出增长66.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39.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5%。
2023年,池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8.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4%,民间投资增长4.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8.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5%。
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018年~2023年)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第一产业
2023年,池州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1.8万亩,比上年增长0.3%;油料种播种面积55.4万亩,增长11.8%;棉花播种面积1.2万亩,下降15.3%;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6.2万亩,增长1.7%。
2023年,池州市粮食产量67.3万吨,比上年增长1.1%;油料产量9万吨,增长8.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1.3万吨,增长2.8%;茶叶产量1.4万吨,增长3.8%。肉类总产量9.3万吨,增长2.8%;其中,猪肉产量5.2万吨,增长4.7%;禽肉产量4万吨,增长0.4%。禽蛋产量5.8万吨,增长8.6%;水产品产量15.2万吨,增长3.6%。
2023年,池州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52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8%;农业拖拉机2.6万台,比上年减少0.1万台。
第二产业
2023年,池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38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下降3.3%,股份制企业增长10.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5.7%,制造业增长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4%。分行业看,35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06.5%、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7.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1.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5%。
2023年,池州市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中,水泥、粗钢、锌、电子元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分别比上年增长0.8%、1.7%、77.4%、18.1%、50.6%,石灰石、硫酸、合成氨、铜合金分别下降9.8%、4.8%、1.1%、9.7%。建筑业增加值73.8亿元,比上年增长4.8%。年末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共432家,比上年末增加43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62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574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44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5万平方米。
第三产业
2023年,池州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5.6亿元,增长5.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9.9亿元,增长14.2%;金融业增加值49.5亿元,增长11.2%;房地产业增加值50.3亿元,下降0.5%;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13.8亿元,增长6.7%。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17.2%,其中,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5%。
2023年,池州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137.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7.3%。旅游总收入805.7亿元,增长29.1%。年末全市共有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42个,其中5A景区1个,4A景区17个,3A景区22个。九华山风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935.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22.4亿元。
2023年,池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6.2亿元,比上年增长4.4%。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2.4亿元,增长4.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3.9亿元,增长4.7%。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418.1亿元,增长3.6%;餐饮收入68.1亿元,增长9.5%。
2023年,池州市进出口总额1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出口5.1亿美元,增长2.4%;进口14.6亿美元,增长18.2%。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1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0.9亿美元。从企业看,铜冠有色、菲力克商贸、池州建投、华文国际等4户企业进出口总额超亿美元,合计占全市的69.3%。从主要市场看,对“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3.5亿美元,占全市的17.9%;对智利进出口5.5亿美元,增长76.6%;对秘鲁进出口3.3亿美元,下降28.2%。
2023年,池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80.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6%,比年初增加226.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358.9亿元,增长17.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265.5亿元,增长5.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73.3亿元,增长18.1%,比年初增加225.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460亿元,增长14.6%,中长期贷款余额879.1亿元,增长20.9%。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池州市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3所,普通本专科在校学生44173人,成人在校学生12271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14416人。普通中学94所,在校学生72241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31306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9%;初中在校学生40935人,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2.7%。小学145所,在校学生81826人,小学毛入学率102.4%。
池州市境内省级示范中学:池州市第一中学、池州市第六中学、池州市第八中学、东至县第二中学、东至县第三中学、青阳中学、石台中学。
学校名称 | 创办时间 | 主管单位 | 学校类型 | 备注 |
---|---|---|---|---|
池州学院 | 1977年 | 安徽省教育厅 | 综合性 | 本科 |
池州职业技术学院 | 1969年 | 安徽省教育厅 | 工科 | 高职专科 |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 1926年 | 安徽省教育厅 | 卫生类 | 高职专科 |
池州广播电视大学 | 1997年 | 池州市教育局 | 成人教育 |
科学技术
2023年,池州市高新技术企业339户。池州(上海)科创人才中心建成启用,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镁基新材料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获批建设。全年授权专利2412件,其中发明专利512件。全年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7.4%;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61.1亿元,增长83.9%。全年登记科技成果507项。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池州市有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国有博物馆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7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1项。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8%。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池州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077个,其中医院4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1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3个、其他卫生机构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0个,村卫生室61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1094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4410人,注册护士4961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9461张,其中医院和卫生院9190张。
体育事业
2023年,池州市成功举办2023池州马拉松、2023中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联赛(安徽石台站),完成255个小区及行政村健身点健身器材的配建、维修和改造升级任务,建成4个百姓健身房、6个口袋体育公园。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池州市有各类注册登记的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90个,其中养老机构85个,儿童服务机构1个。社会服务床位11720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11392张,儿童服务床位142张。年末全市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682个。
城市建设
2021年2月,入选交通运输部ETC智慧停车试点城市名单 。
公路
合并图册
池州市境内有国道G318、高速G3、高速G50以及S325、S222、S321、S327、S103、S219、S229、S221等国省干线贯穿。池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干线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经络的公路网络。相继建成了京台高速、沪渝高速、安东高速、济广高速池州段,实现了与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以及武汉都市圈、鄱阳湖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等主要城市高速联网 。
铁路
铁道线路:宁安高铁、铜九铁路、池黄高铁
火车站:池州站、东至站、九华山站
铜九铁路已开通。宁安高铁全长257千米,投资估算257亿元,其线路始于南京南站,向西经板桥、江宁区进入马鞍山市,再经当涂县进入芜湖,由芜湖枢纽引出,沿长江南岸经过铜陵市、池州市,跨长江后止于安庆市。全线设11个车站,分别为南京南、江宁西、马鞍山东、当涂东、芜湖、弋江、繁昌西、铜陵、池州和安庆,预留钟鸣北、晏塘两个车站。
航空
池州九华山机场位于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距池州市区、铜陵市区、九华山风景区柯村基地均约为20千米,北距长江约3千米。池州九华山机场为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新建的民用机场建设项目,总投资为6.09亿元,占地3200亩,飞行区规划等级为4C,现已建成,2013年7月29日已通航,现已开辟至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厦门航线,池州周边分别还有合肥、安庆、黄山、南京民航机场。
航运
池州市水运主要由长江和“六河一湖”(青通河、七星河、九华河、秋浦河、白洋河、尧渡河、升金湖)。长江流经池州境内160千米,航道达国家一级。池州港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岸线长24.5千米,现有3000吨级泊位17个,5000吨级泊位11个。池州港泥洲港区常年可停靠5000吨级船舶,年设计综合通过能力461万吨。池州港是800里皖江外籍游轮、国内大型游轮进入“两山一湖”地区的定点停靠码头。
诗词
绿色池州
“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萨都剌《重过九华山》),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的美誉。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五游秋浦,写下了数十首赞美池州山水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白居易、苏轼、王安石、包拯、文天祥、岳飞、朱熹、陆游、李清照等许多文人雅士也曾徜徉在池州山水之间,留下了数千首诗作。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就是梁昭明太子萧统奉命召集翰林学士,在池编辑并刻版印刷的 。
宗教
傩戏
曲艺
池州市是中国傩戏之乡,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池州傩戏、“徽池雅调”青阳腔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中国戏曲的百科全书”。石台目连戏和黄梅戏姐妹腔的文南词名列省级文化遗产。池州还是安徽地方戏曲黄梅戏的重要流行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
民俗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独特的地理位置、多元文化的交融汇聚,形成了池州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东至花灯、九华山庙会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贵池罗城民歌、石台唱曲、平安草龙灯、鸡公调、福主庙会、酉华唱经锣鼓列入省级文化遗产 。
池州历史上就有在端午节期间开展划龙舟比赛的习俗,作为端午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东至县龙泉镇黄荆港村屈氏为屈原后裔,该村一直建有屈原祠,屈氏后人每年正月十三日出巡,都先到屈原祠祭拜。农历五月端午节划旱龙舟是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
美丽的池州雪景
池州市以九华山为中心,分布着大小旅游区300多个,其中有4处国家级旅游品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国际性佛教道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被誉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牯牛降;被誉为“中国鹤湖”的国家级湿地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子岩。还有首批4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平天湖国家级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杏花村等人文景观,是理想的休闲胜地 。2017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入围榜“2017最美中国榜”目的地城市榜。 。
景点 | 简介 |
---|---|
九华山 | 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寺庙百座,僧尼千人,是著名的国际性佛教道场。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因此而得名。方圆100千米内有九十九峰,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 |
牯牛降 | 国家4A级风景区。池州境内被称为“华东动植物基因库”的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牯牛降,素有“第二黄山”之称。 |
大王洞 | 国家4A级风景区。大王洞坐落在池州西南的牌楼镇,规模宏大,其洞内常年恒温,适宜夏季避暑。 |
九华天池 | 国家4A级风景区。九华天池位于池州市马衙境内,景观奇特,被誉为江南的“阿里山”。 |
九子岩 | 国家4A级风景区。九子岩景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西南部位,是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主打景区。 |
杏花村 | 国家4A级风景区。杏花村是池州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名村。古时曾有“十里烟村一色红”,“村酒村花两共幽”的佳境记载。 |
怪潭 | 国家4A级风景区。怪潭景区以漂流、古钓台、三埭石、怪潭、水上乐园而得名,周边山清水秀,环境清幽,山水相依。怪潭漂流全程约4千米,有冲浪滑道两处,激流险滩五道,水绕山转,山贯水行。 |
齐山—平天湖 | 国家4A级风景区。由齐山风景名胜区、平天湖景区、平天湖南部湿地公园三大景区组成,集山、水、湿地于一体,以“奇山奇水、奇崖奇石、奇洞奇侠”而著称。 |
九天仙寓 | 国家4A级风景区。九天仙寓景区地处东至、石台、祁门三县交界处,最高峰海拔1376米,坐落在东至县境内。仙寓山主峰海拔1376米,是皖南第四高峰,曾出现过“七仙女下凡”的奇特天象。仙寓山既有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又有原始自然的生态环境,更有古老浓厚的文化底蕴,被称为“仙人居住的地方”。 |
鱼龙洞 | 国家4A级风景区。鱼龙洞坐落于石台县东部六都乡鱼龙村境内,洞口如张开的鳄鱼嘴,一泓碧水淙淙而出,终年不涸。该洞全长5000余米,有清澈的地下河贯穿始终,初极窄,复开阔,气势磅礴,宏伟观。 |
莲峰云海 | 国家4A级风景区。莲峰云海景区坐落在九华山莲花峰,它位于九华山后山是九华山脉第一峰,因其峰上下常年云雾缭绕,景色壮观而得名。又由于莲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宝中的笔架,所以又称“笔架山”。 |
南溪古寨 | 南溪古寨位于安徽省东至县花园里乡南溪村境内的一个深山峡谷。大山深处生活着800多户神秘的匈奴部落族后裔,已有1100多年历史。南溪古寨长期保持着相对封闭的与世隔绝状态,完好地保存了村落的原始状态。 |
秋浦河 | 美丽的秋浦河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诗仙李白于唐天宝八载至上元二年(749-761)间曾“五到秋浦”,留下了45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优美的《秋浦歌十七首》已成为秋浦仙境之魂。 |
蓬莱仙洞 | 蓬莱仙洞坐落于安徽池州市石台县贡溪乡杜村境内,全长3000余米,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造型奇特,曲折回环,气势恢宏,佳景遍布。 |
升金湖 | 被誉为“中国鹤湖”的亚洲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湖水清澈如镜。升金湖中水禽资源尤为突出,有禽鸟103种,是中国主要的鹤类越冬地之一,亦有“中国鹤湖”之称。 |
荣誉 | 荣获时间 |
---|---|
2021年度全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 2022年5月 |
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 2021年10月 |
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 2020年12月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2020年10月 |
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2020年8月 |
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 | 2020年6月 |
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 | 2019年8月 |
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2019年8月 |
国家园林城市 | 2010年2月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2007年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2007年 |
全国双拥模范城 | 2003年 |
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 | 1999年12月 |
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试点地区 | 1996年12月 |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 | 1996年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