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编辑
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努比亚王朝或埃塞俄比亚王朝)是自前8世纪中期至前7世纪中期统治古埃及的一个王朝,它的君主起源于库施(Kush,亦作“库什”、“古实”;即努比亚,大约位于当代苏丹北部),后来征服了埃及。第二十五王朝因亚述人的入侵而衰落,最后一任法老在第二十六王朝派兵占领底比斯后退回努比亚。
中文名:古埃及第二十五王朝
简称:埃及帝国
所属洲:非洲
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
别名:努比亚王朝、埃塞俄比亚王朝
存在时间:前752-前656
埃及壁画里的努比亚奴隶
第25王朝发源于位于当代苏丹北部的库什。努比亚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指在阿斯旺以南、库什以北的尼罗河流域地区。古代努比亚人是非洲黑人,建立过古老的黑人文化。这里的黑人居民和古埃及的古王国,中王国同步发展,在埃及历史上,他们仅仅以恭顺的进贡者,黑人奴隶,和优秀的弓箭手身份出现,在希克索斯人入侵期间,他们一度试图和北方的亚洲入侵者联合,但是最终被挫败。
向埃及人求饶的努比亚人
面对强盛的新王国,他们几乎没有挣脱或者反击的余地,被迫长期向埃及提供金银、宝石、兽皮、香料等物产。直到新王国解体,在几个世纪里,努比亚都处于埃及的统治之下,埃及在努比亚设立“南方总督”,总督被称为“国王的库施王子”,可见努比亚总督的位高权重。在埃及的文艺作品和宣传作品中,他们被称为和文明对立的”引弓之民“,山地居民,可怜的库什人,和高大的埃及人相比,他们在壁画上,显得干瘪瘦小。虽然中王国时代,原来游牧在沙漠地带的努比亚人来到尼罗河谷地带定居,许多迁徙到埃及境内的努比亚人被埃及政府收编,这些努比亚人因作战勇敢,善于使用弓箭等武器而得到埃及国王的重用,一部分成为了高级官员乃至总督,但是努比亚人在埃及文化中的刻板印象依旧存在。
随着埃及新王国时代的落幕,埃及中央集权的崩溃,昔日臣服于埃及的利比亚和努比亚都开始觊觎尼罗河畔的黑土地。
黑人王朝的崛起
黑人建立了埃及式的政权和王陵
在努比亚国王皮耶的父亲库什塔的时代,黑人就开始向着北方的底比斯地区施加影响力。这个第一个留名的黑人国王已经受到邀请,前往底比斯,获得了”法老“的称号。在他的儿子皮耶北征的前夕,埃及正是处于四分五裂、混战不休的混乱时代。在东部三角洲,由利比亚人建立的两个王朝埃及第二十二王朝和埃及第二十三王朝并立;此外,在赫尔摩坡里斯也有一个独立的小国;在西部三角洲,则有着当时埃及最强大的势力——泰夫那克赫特。
北伐的黑人大军,翻身奴隶做主人
当时,泰夫那克赫特试图统一整个埃及,以应对虎视眈眈的黑人政权,他使第二十二王朝和第二十三王朝成为他的盟友,建立起三角洲地区同盟,然后向上埃及进军。他很快就攻陷了孟菲斯,接着围攻赫拉克利奥坡里斯,还使原是黑人盟友的赫尔摩坡里斯转投到他这一边来,成为他的盟友。赫拉克利奥坡里斯向皮耶求救,皮耶立即做出反应,他一面写信让当地守军稳住阵脚,同时在公元前730年亲自率军发起向北的远征。他自纳帕塔出发,用水路运兵,将泰夫那克赫特的军队摧毁;赫尔摩坡里斯、赫拉克利奥坡里斯等尼罗河沿岸城市迫于黑法老的军威,纷纷表示投降。
随后,黑人大军包围了孟菲斯,和加高了城墙、屯满了食物的埃及本地军队展开了长期对峙。有人建议建造攻城用的斜土坡,有人建议用船桅杆建造攻城楼,但是皮耶集中了所有船只向着孟菲斯靠水的土墙发动猛攻,最后翻越城墙,拿下城市。战斗胜利后,泰夫那克赫特的盟友都改弦更张,亲往孟菲斯向皮耶表示归顺。皮耶在远征过程给僧侣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他的公主也成为底比斯阿蒙神庙之妻的养女,随后获得了这一职位,最后成为了高级女祭司。他还在孟菲斯举行了献祭仪式,孟菲斯的僧侣宣布他为“上下埃及之王”,并继承了新王国时代,著名的征服者法老图特摩斯三世法老的几个尊贵称号。
(也有说法认为皮安希击败的实际上是另一位泰夫那克赫特,是尼科一世的前任,下埃及的一位小王)
接受埃及人朝拜的皮耶法老
"我要让北境尝到我手指的味道,军队像洪水般地吞没了这些城市,但陛下的心仍然感到不满足,对于陛下的恐惧直达亚洲之境,每颗心承载着是对于他的惧怕。"
黑人大军准备出发
虽然皮耶国王也想将埃及的影响扩张到亚洲,但是他遇到的,是当时强大一时的亚述帝国,虽然他在公元前720年发兵支持过巴勒斯坦和加沙的反亚述起义,但是这次行动最终以被萨尔贡二世击败而告终。
巩固政权
黑法老也修建了大量的金字塔
埃及的军事技术相比于击败海民的时代,没有根本长进
努比亚贵妇
在经济上,除了从游牧和粗放农业进入精细耕作之外,为了避免过分激化埃及和黑人的矛盾,沙巴卡在希腊作家的笔下显得比较仁慈,比如他用为国家修水利工程和防洪堤的形式,替代死刑犯的死刑,继承了埃及作为水利帝国的特征。
在文化艺术方面,新的努比亚王朝的法老们,头戴与以往法老不同的有双蛇头徽记,这象征着对库施和埃及两地的宗主权,类似于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王冠不再是古埃及传统的蓝冠,而代之以帽子状的王冠;在文化领域,新王国以降,埃及的官僚系统和神庙系统都得以保留;而在艺术和建筑风格上,埃及古王国和中王国时代的传统得以发扬。不过比于过去的古埃及传统,黑人法老们最推崇的主神是纳帕塔的阿蒙神,体现了黑人王朝的地方特色。沙巴卡还将一份宗教性的莎草纸文书刻在了石碑中,也就是整合了古埃及神学传统的《孟菲斯神学》,其中也体现了努比亚人自身的民族特色;当然,也是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性,在对外文书上,黑法老继承了埃及人对于努比亚的”华夷之辨“,继续使用侮辱性的修辞讽刺南方同族。
亚述军队攻打埃及要塞
随后,塔哈尔卡继承了先王的统治(前期与其兄沙巴塔卡共同执政),他继续在尼罗河沿岸大兴土木,修建宗教建筑物,除了卡纳克圣湖的一系列建筑物,他还在努比亚地区修建了规模巨大的金字塔。由于埃及本土缺乏木材,所以控制西亚和腓尼基地区的木材产地就显得十分重要。
军国来袭
埃及的军事传统已经落后了
塔哈尔卡:犯埃及者,虽远必诛
亚述人在前674年第一次侵略埃及,但是在穿越西奈半岛时,因为缺乏经验遭到埃及军伏击而损失惨重。塔哈尔卡采用典型的埃及式的浮夸修辞:在国内自吹自擂为”疆土的保卫者“,”痛打外国人的勇士“,并开始野心勃勃地向亚洲反扑。但是没过几年,他在亚洲部署的军队就遇到了全力西进的亚述人,被击退。就武器装备而言,黑人军队很多人还是围着护阴裆、赤裸上身和敌人战斗,埃及人装备略强于黑人,能够武装简单的亚麻甲和皮盾牌,贵族能够武装防护力较好的全身金属甲胄,但是整体来看近战能力比较弱,只有那些各种蛮族后裔组成的近战部队稍微可看;这和亚述人身披鳞甲,头戴尖顶铁盔,拥有轻装射手,重甲射手,重装战车和骑兵的部队相比较而言,战斗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
面对亚述人,黑人打得英勇而吃力
在伊什库普里,埃及和亚述军队苦战15天,最后埃及人被反推到首都附近,埃塞尔哈东甚至在激烈的近距离战斗中5次射中了塔哈尔卡。而塔哈尔卡也无力地发现:白肤亚洲人的铠甲比自己精良很多,他们可以轻易杀死一个努比亚人,但是己方却需要付出几人的代价打倒一个全副武装的亚述人。战车上对方的重装战车既可以远射又可以冲锋,还有4个乘员,停下战车还可以步行杀敌;相比之下埃及式的弓箭战车一旦停下,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好在自己护甲精良,帮自己多次续命。但是很多埃及射手基本上是一中箭就失去战斗力,不像对面的重装射手有大盾牌护身,还有等身高的藤牌遮挡箭雨。最后塔哈尔卡被迫逃命,亚述军队以一贯的残暴方式,对这里进行了大屠杀。法老抛弃了自己的人妻和王子。亚述人在攻入首都后,得意洋洋地记载道:
我用自己的武器击败并杀死了他们,在城市的广场上他们的人头成堆,尸体遍地;我在向阿述尔,马杜克,沙玛什祈祷之后就进入了宫殿,我看到了他的妻子和儿女们,他们的肤色和沥青一样黑......
面对亚述,黑人王朝一点机会都没有
退回原型
努比亚退回了库什地区
努比亚王朝军队
在这些更强的外部势力的冲击下,坦沃塔玛尼虽然有来自底比斯地方领主的支持,但是他的主力军队还在使用铜制武器,结果自然被这些新来的征服者打得大败。在亚述人的保护下,普萨美提克一世迅速整合了尼罗河三角洲的各大小政权,为日后的埃及第二十六王朝,也是埃及本土势力的最后一个王朝的成立打下了基础,而亚述帝国陆续陷入了内乱,无暇西进。最后,到了公元前654年-652年,亚述帝国爆发内战,军队主力几乎全部北撤。
新来者带来了新的技术
26王朝法老反推努比亚
到了普萨美提克二世统治的时代,为了对前朝的遗迹扫尘灭迹,命令由希腊雇佣军帮助的埃及军队一路南下,埃及军一路上清理前朝法老留下的纪念碑上的名字和王号,企图抹除这些前朝的所有痕迹。最后埃及军队一路洗劫了纳帕塔,将一路上可以掠夺和看到的痕迹都加以销毁。
虽然第25王朝的埃及一直在努力恢复和强化古代埃及的文化传统,但是面对巨变的时代,这些传统依旧显得不堪一击。即使黑人王朝虽然又扛起了恢复传统、出击亚洲的大旗,但是由于整个闭塞族群接触的上限就是埃及,所以这样的扩张注定是比较吃亏的。除了扶持迦南地区的卫星国之外,直面强权的结果自然不好看。
希腊人的作品,黑人和其他人种的形象对比
名称 | 在位日期 |
皮耶(Piye) | 约前752年—前721年 |
沙巴卡(Shabaka) | 前721年—前707年 |
沙巴塔卡(Shebitku,Shabatka) | 前707年—前690年 |
塔哈尔卡(Taharqa) | 前690年—前664年 |
坦沃塔玛尼(Tantamani) | -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