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淤泥质海岸 编辑
淤泥质海岸是由淤泥或杂以粉沙的淤泥(主要是指粒径为0.05~0.01毫米的泥沙)组成,多分布在输入细颗粒泥沙的大河入海口沿岸。
中文名:淤泥质海岸
组成:淤泥或杂以粉沙的淤泥
分布:输入细颗粒泥沙的大河入海口沿岸
地区:西欧的荷兰
中国的海岸构造
江苏盐城的淤泥质海岸
淤泥质河口三角洲岸
我国有许多流入大海的河流,其中著名的有黄河、长江、珠江、海河和辽河等。入海大河源远流长,从中上游带来的泥沙是形成淤泥质河口三角洲的重要物质基础。淤泥质河口三角洲海岸是由河流带来的数以亿吨计的泥沙物质,在河口区不断堆积形成的。在河流供应泥沙物质丰富的情况下,淤泥质河口三角洲增长快,海岸不断向大海方向移动。相反,在河流物质来源减少或中断的情况下,不但不能形成新的淤泥质河口三角洲,而且原来的淤泥质河口三角洲外缘受波浪、潮流的冲刷侵蚀,海岸则不断向陆地方向后退。由此可见,淤泥质河口三角洲海岸与入海河流的关系十分密切。
淤泥质平原海岸
入海河流不仅造成淤泥质河口三角洲海岸,而且也是淤泥质平原海岸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就我国来说,黄河和长江是影响淤泥质平原海岸的最大两条河流。 黄河在钓口以南入海或在黄海入海时期渤海湾沿岸滩面上物质来源就明显减少。沿岸大部分以波浪侵蚀作用为主,淤泥被冲走,滩面物质粗化,海岸组成以粉沙为主,大量生长着毛蚶和白蛤等贝类生物。当黄河在钓口以北海岸入渤海时,带来大量细颗粒淤泥物质覆盖在沙质、粉沙质滩面上,致使滩面上大量贝类生物窒息死亡,然后由波浪、潮流作用把贝壳从浅海推到高潮线附近堆积起来形成贝壳堤。渤海湾沿岸有几条绵长的贝壳堤,这证明黄河在历史上多次从这个地区入海。黄河每次从这里入海都带来大量泥沙物质,促进渤海湾沿岸淤泥质平原海岸快速淤涨,滩面淤高,海岸向海移动。
淤泥质港湾海岸
这类海岸通常在山地丘陵海岸段中的港湾内。由于海岸曲折,港湾狭长窄小,所以相对来说,这类海岸规模小。湾内的淤泥物质来源主要是陆域内流入海湾河流所带来的细物质,也有来自于邻近河流输出的泥沙,如长江入海泥沙的扩散,对浙江沿海淤泥质港湾海岸的形成与发育就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也有一部分由洋流从海底带来的细粒物质。港湾内环境比较隐蔽,有些港湾口附近分布着岛屿,起着屏障的作用,港湾外边海上的波浪作用影响不到港湾里面,这样有利于港湾泥沙物质的快速沉积,亦有利于潮滩的发育淤涨,从而使淤泥质港湾海岸不断形成、发展。如浙江黄岩平原头塘建于清初,新中国成立前已建到六塘,新中国成立后又建到九塘,是围垦造田的有利场所。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