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蚀柱 编辑
地质学术语
海蚀柱 (marine stack)海岸受海浪侵蚀 、崩坍而形成的与岸分离的岩柱。海岸侵蚀地貌类型。它是在海蚀拱桥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中文名:海蚀柱
外文名:marine stack
别名:”石老人”、”石公公”等
形成基础:海蚀拱桥
学科:地质学
形态:伫立在海中的柱状岩石
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作用,可使两侧海蚀穴蚀穿而成的拱门状,称海蚀拱桥或海穹。海蚀拱桥的拱桥发生崩落,残留于海中的柱状岩石,叫做海蚀柱。海蚀柱下部经侵蚀变细,形成形似蘑菇的海蚀柱,即海蚀蘑菇石。
海蚀柱在我国沿海常可见到.大连的黑石礁、绥中的”姜女坟”、北戴河的鹰角石、山东烟墩、青岛石老人, 浙闽台粤桂琼沿海亦有广泛分布.其中姜女坟是由四个弧立于海中的石柱组成, 最高的达16 米;北戴河的鹰角石也高达17 米;海南岛天涯海角处的”南天一柱”等等, 都是我国沿海著名的海蚀柱景观.青岛的石老人是一个高达18 米的巨大海蚀柱, 其状酷似一个驼背的老人站在海中远眺, 故得名”石老人”.
海蚀柱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