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市 编辑

四川省南充市代管的县级市

阆中市阆中市

阆中市,四川省辖县级市,由南充市代管,古称保宁,地处四川盆地北缘,位于嘉陵江中上游,秦巴山南麓,山围四面,水绕三方。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2000多年来,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自元朝阆州升格保宁府以来,历代均是川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商贸中心。 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阆中辖5个街道、19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市政府驻七里街道。 截至2023年末,阆中市户籍人口800225人。

阆中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 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称,杜甫在此留下名句“阆州城南天下稀”。境内阆中古城是中国四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古城建址完全按唐代天文风水理论建设,被誉为“风水古城”,在画圣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中称为“嘉陵第一江山”。战国时,阆中曾为巴国国都之一,前314年,秦惠文王始置阆中县,距今2300多年,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蜀将张飞在此镇守7年之久,西汉阆中籍天文学家落下闳编制《太初历》恒定春节,因此阆中被称为春节文化发地。 清初曾在此设四川省会20年。1991年,撤县建县级市。

阆中市是首批内陆开放城市、国家创新改革试验田, 2020年11月,阆中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3年,阆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阆中市

外文名:Langzhong City

别名:阆州、保宁

行政区划代码:5113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东北部

面积:1878 km²

下辖地区:5个街道、19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

政府驻地:七里街道巴都大道66号

电话区号:0817

邮政编码:6374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800225 人(2023年末户籍人口)

著名景点:阆中古城、锦屏山、天宫院、汉桓侯祠

机场:阆中古城机场

火车站:阆中站

车牌代码:川R

地区生产总值:293.7 亿元(2023年)

方言:四川话阆中话

建置沿革

编辑

阆中风光阆中风光

阆中历史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阆中已有先民生息。《路史》传:华胥孕伏羲于此。

阆中,夏代为梁州之域,商为巴方,周属巴子国。

战国时,巴国因楚国所逼,约在公元前330年左右迁都阆中。

秦灭巴后,于前314年置巴郡及阆中县,郡治阆中(后移治江州)。 当时,阆中县境域包括今阆中、苍溪、南部、仪陇、蓬安、西充、顺庆、高坪、嘉陵等县、市、区和巴中、剑阁、岳池部分地区。

西汉初,汉高祖追念纪信诳楚安汉之功,析阆中县南境置安汉县,辖今顺庆、高坪、嘉陵、蓬安和岳池西部、北部,西充南部等地。其后,阆中辖区逐步缩小。

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征东中郎将安汉赵韪欲得巴名,建议三分巴郡,益州牧刘璋遂分巴郡为巴、永宁、固陵三郡,阆中隶属巴郡,郡治安汉。 建安六年(201年),鱼复人蹇胤争巴名,刘璋又改原永宁郡为巴郡,改原固陵郡为巴东郡,改原巴郡为巴西郡,巴西郡移治阆中。此后,阆中历代先后为郡、州、府、道治所,成为川北政治、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东汉献帝建安六年(201年)至成汉嘉宁二年(347年),阆中为巴西郡治,巴西郡辖阆中、安汉、垫江、宕渠、宣汉、汉昌、南充国、西充国8县。

三国时,巴西郡辖阆中、南充国、西充国、安汉4县,蜀汉司隶校尉张飞出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达7年之久。

西晋时,巴西郡辖阆中、苍溪、歧惬、汉昌、宣汉、宕渠、平州、安汉、南充国、西充国10县。成汉时,郡辖县减少宣汉、宕渠两县。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巴西郡移治涪城(今绵阳)。东晋宁康元年(373年),前秦占领东晋梁、益二州后,又曾于阆中置巴西郡。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其地又入东晋。东晋义熙元年(405年),谯纵据蜀。义熙九年(413年),阆中再入东晋,后置北巴西郡。

阆中

南朝梁天监八年(509年)至西魏恭帝元年(554年),阆中为南梁北巴州和北巴西郡治,州辖北巴西、南部、木兰、金迁、掌天、白马义阳6郡,北巴西郡辖阆中、汉昌、胡原3县。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至大统元年(535年),为魏所据。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至隋开皇三年(583年),阆中为隆州和盘龙郡治。西魏,州辖盘龙、新安、南宕渠、金迁、白马、隆城6郡,盘龙郡辖阆中、汉昌、胡原3县。北周,州辖盘龙、南宕渠、金迁、白马4郡,盘龙郡辖县未变。隋开皇三年至大业三年(607年),阆内(阆中)为隆州治,辖阆内、南部、苍溪、奉国、仪陇、大寅、西水、晋城、南充、相如10县。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至大业三年(607年),隋改阆中为阆内,为隆州治,辖阆内、南部、苍溪、奉国、仪陇、大寅、西水、晋城、南充、相如10县。大业三年,改隆州为巴西郡,辖区未变。

唐武德元年(618年),巴西郡复改为隆州,阆内亦改为阆中。隆州辖阆中、南部、苍溪、奉国、仪陇、大寅、南充、相如、西水、晋城、新井、思恭12县。武德四年,南充、相如属果州,仪陇、大寅属蓬州,又置新政县。武德七年省思恭入阆中,隆州共辖8县。唐高宗时,鲁王灵夔、滕王元婴先后出任隆州刺史。元婴以为衙宇卑陋,遂大肆营建,华丽拟于宫苑,称为隆苑。开元元年(713年),为避玄宗讳,改隆州为阆州,隆苑亦改为阆苑。天宝元年(742年),改阆州为阆中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阆中郡为阆州。其后到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阆中一直为阆州治所。

五代唐天成四年(929年),于阆州置保宁军。

北宋时,曾置安德军。

唐开元元年至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州(郡)辖阆中、南部、苍溪、西水、新井、晋安、新政、奉国、歧平9县,熙宁四年省晋安入西水,省歧平入奉国,阆州共辖7县。

宋景炎元年(1276年)至1912年,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是历代川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元至元十三年至民国初,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和清顺治八年(1651年)至民国五年(1916年),川北道(民国三年改为嘉陵道)亦治阆中。

元代,保宁府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州、通江、梓潼、巴州、南江两州8县。

明代,于阆中设川北分巡道。

清代设川北兵备道和川北镇总兵署。清顺治年间,四川省会设阆中二十年,四川总督、巡抚、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并在此举行了乡试五科。清代,川北道辖保宁府、顺庆府、潼川州共25州县,保宁府除减少梓潼县外,原辖州县未变。 康熙四年(1665年)四川全境平定以后,省治迁往成都。

民国元年(1912年),在阆中设川北宣慰使署。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川北观察使署。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川北道署,不久改为嘉陵道署,移治南充。川北道(嘉陵道)辖阆中、苍溪、南部、广元、昭化、剑阁、通江、南江、巴中、仪陇、营山、蓬安、邻水、岳池、广安、南充、西充、三台、射洪、中江、盐亭、遂宁、蓬溪、安岳、乐至、潼南26县。抗日战争时期,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巴山警备司令部设于阆中。民国七年(1918年)10月,四川靖国军总司令、四川督军熊克武任命颜德基为靖国军第七师师长,驻防达县。其时辖达县、宣汉、开江、万源、城口、开县、云阳、奉节、巫溪、渠县、营山、仪陇、蓬安、通江、南江、巴中、阆中、苍溪、南部、盐亭、昭化、广元、剑阁、梓橦二十四县。

民国二十二年至民国二十四年期间(1933年-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阆中相继建立阆南县、苍溪县、阆中县、忠发市4个县级苏维埃政府。

1949年12月29日,阆中和平解放。

1950年1月8日,成立阆中县人民政府。

1984年6月,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阆中为历史古城。1986年12月,国务院批准阆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1991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人民政府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

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省直管市,由南充市代管。

2003年,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阆中市政府由阆中市区内东街7号迁至市区巴都大道66号。

2022年11月25日,发起成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区县文旅创意产业联盟”。

阆中市地图阆中市地图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2014年,阆中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撤销东兴乡、水乡、五马乡、木兰乡,设立东兴镇、凉水镇、五马镇、木兰镇。调整后,阆中市辖4个街道、25个镇、21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2019年,阆中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撤销河溪镇和石龙镇,设立河溪街道。撤销双龙镇,划归七里街道。撤销裕华镇和垭口乡,划归江南街道。撤销天宫乡和天林乡,设立天宫镇。撤销治平乡,划归飞凤镇。撤销北门乡和枣碧乡,划归思依镇。撤销河楼乡,划归木兰镇。撤销朱镇乡和宝马镇,划归洪山镇。撤销金城乡,划归妙高镇。撤销福星乡,划归水观镇。撤销宝台乡,划归玉台镇。撤销解元乡,划归二龙镇。撤销凉水镇,划归石滩镇。撤销方山乡和西山乡,划归老观镇。撤销金子乡,划归千佛镇。撤销东兴镇和清泉乡,划归文成镇。撤销三庙乡,划归鹤峰乡。调整后,阆中市辖5个街道、19个镇、4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阆中市辖5个街道、19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阆中市人民政府驻七里街道巴都大道85号。

乡镇

驻址

辖区

保宁街道

天马寺街195

三陈街社区、内东街社区、迎恩街社区、南街社区、寓思园社区、普贤街社区、凤凰楼社区、天马寺街社区、郎家拐街社区、书院街社区、观音寺社区、公园路社区、蟠龙路社区

沙溪街道

张飞北路676号

拥军街社区、神门关社区、兰家坝社区、滕王阁社区、盘龙山社区、金河社区、金鼓村、五丰村、瓦口隘村

七里街道

七里大道751号

南池社区、长安社区、白塔社区、海棠社区、千鹤社区、张公桥社区、鲜于社区、河口社区、孙家垭社区、状元社区、大井社区、御河社区、马驰社区、凌家坝社区、大堰社区、双龙场社区、三台社区、金龟坝村、连山寺村、珍珠观村

江南街道

奎星大道190号

江南社区、阆南桥社区、奎星楼社区、金银观社区、眉山社区、前锋社区、垭口社区、龙潭社区、裕华社区、田公社区、鹤长社区、白溪村、千佛岩村、老土地村、永乐村、涧溪口村、神隍垭村

河溪街道

河溪关社区广场北路1号

河溪关社区、扶农社区、石龙社区、茶房楼社区、东岳庙村、黑山岩村、回龙观村、白堡村、樊家桥村、鸡公岭村、龙狮村、时新村、黑石村、慈云村

彭城镇

吉庆街1号

彭城坝社区、五谷台村、圆觉寺村、界牌村、刘家庙村、徐垭村

柏垭镇

天罡街

柏垭社区、金鱼社区、裕农社区、高观社区、富乐庙村、上游村、虎溪村、淳风村、老房嘴村、鹿角溪村、南登观村、君庆寺村

飞凤镇

迎凤街100号

凤鸣社区、牲口河社区、三家塘村、飞凤村、石佛场村、桥亭村、赛云观村、双柏垭村

思依镇

罐山大道1号

盘龙社区、小垭子社区、青林山社区、北门社区、大益湾村、桃花河村、木林堂村、石马梁村、新庙垭村、金斗观村、龙庙河村、青河村、杨家河村、周公寨村、北门山村、铧厂河村、宋家嘴村

文成镇

东屯路172号

文成社区、东兴社区、井溪社区、清泉社区、灵城村、白沙坝村、梁山村、大桥村、白庙村、云台村、土城村、竹溪村、宝安村、玉皇观村、二十桩村、大堰口村、龙王庙村、阳垭村、东阳村

二龙镇

二郎庙街17号

思恭社区、红土社区、解元社区、仓房沟村、康垭口村、高阳观村、松垭庙村、新店子村、宝城宫村、青树垭村、蚕丝庙村、滚经坪村、祖寺垭村

石滩镇

罗田坝街5号

石滩口社区、凉水井社区、马鞍社区、药柏村、圆宝山村、八角井村、塔溪寺村、崇山观村、凤古寺村、龙秀山村、梁家店村、护山梁村、印镇山村

老观镇

奉国大道西段272号

君山社区、方山社区、玉龙社区、西山坪社区、平安社区、天回山村、洪山庙村、鸡山梁村、鱼池梁村、牌坊村、老龙村、谯庙子村、新凤村、新庙村、凤凰村、卧龙山村、岳林垭村、花园村、雪洞村、柏山村、柏杨

龙泉镇

政府街75号

双河社区、构溪社区、远景村、新文庙村、严颜寺村、双龙村、观音洞村、达摩垭村

千佛镇

龙泉街72号

千佛社区、狮子社区、金子社区、长乐场社区、小保宁村、猪垭槽村、九节梁村、华严寺村、天目观村、龙吟山村、乐里庙村、礼台观村、灯盏坝村、铜鼓岭村

望垭镇

中兴街79号

望垭社区、护垭社区、三宝山村、广教寺村、洛城寨村、断门垭村、字库垭村、社合包村

妙高镇

上新街170号

妙高楼社区、金城社区、烽火村、东溪垭村、柏垭塘村、石鱼村、魏家梁村、麒麟村、民乐村、共和村、构溪河村

洪山镇

楼垭街78号

朱洪路社区、元山社区、宝马社区、朱镇社区、得阳村、洗马滩村、太洪村、董家店村、一把伞村、良善垭村、金山观村、多宝村、金鼎村、沿河村、封阳村

水观镇

永安路360号

水观社区、福星社区、老象庵社区、永安寺村、老山寨村、金鼎观村、燕子山村、黄龙滩村、永通村、红石桥村、金龟庵村、黑土地村

金垭镇

琳琅街120号

琳琅街社区、羊还山社区、官家营村、横梁子村、介福观村、板桥沟村、保娘庙村、中和大石村

玉台镇

关帝庙街13号

王爷庙社区、宝台社区、土桥庙村、万家桥村、白顶子村、赵家沟村、石垭子村、夹渠沟村

木兰镇

观音路27号

木兰社区、河楼社区、菩提村、尖山村、青龙近水村、大锣山村、牛鼻梁村、白虎村、民主村、大房寨村

五马镇

长乐路86号

双庙社区、五马场社区、陈家沟村、游柿垭村、东滩坝村、东木门村、钟家梁村、周家沟村、罗家湾村、临溪村

天宫镇

政府街48号

天林社区、五龙村、龙山驿村、天宫院村、石狮村、宝珠村、杨寺垭村、金星

桥楼乡

长公南街78号

桥楼滩社区、落阳村、老牛山村、长新村、南山村

博树回族乡

博树社区清真街80号

博树社区、团结村、来龙村、灯笼村、跑道子村

峰占乡

龙峰街10号

峰占社区、马鞍山村、红瓦店村、玉华庙村、大垭口村、小运山村、牛王包村

鹤峰乡

老市街58号

鹤峰社区、三庙社区、石曲子村、七里扁村、大树垭村、川主庙村、蚕丝山村、罗汉山村、重石子村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2′~31°51′之间。 东靠巴中市、仪陇县,南连南部县,西邻剑阁县,北接苍溪县。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

阆中市

地形

阆中市处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低山区过渡地带。全境东西北部高,中南部低,呈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海拔328~888.8米。低山、高丘、中丘占幅员面积92%,低丘、平坝占6.31%,水域占1.69%。

阆中山脉分列嘉陵江东西,嘉陵江以东为大巴山脉,嘉陵江以西为剑门山脉。属大巴山脉的山体有蟠龙山、方山、龙山、大仪山等;属剑门山脉的山体有大罗山、仙桂山及其次级山体支脉。

气候

阆中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两岸,属中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具有冬暖、夏长、霜期短,风速小,云雾多,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的气候特点,作物四季均能生长。年平均气温16.9℃,最热月平均气温31.3℃,最冷月平均气温3.6℃,历年极端最高气温40.6℃,极端最低气温-3.4℃。年平均降水量1026.9毫米,其中5-10月降水量860.9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4%,年平均相对湿度78%。年平均无霜期34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129.6小时。年平均风速1.0米/秒,最多风向西北风。年平均蒸发量为1020.1毫米。年雷暴日数为30.6天。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暴雨洪涝、寒潮、低温阴雨、大风、雷暴、冰雹等。 2023年,阆中市总降雨量达818.2毫米,日照时长为1505.7小时。年平均气温18.6℃,年平均最高气温23.5℃,年平均最低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38.8℃,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0.4℃。全年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2天。

水文

阆中市境内主要河流有嘉陵江,从北向南流经石子乡、保宁镇等13个乡镇,过境全长59.45千米,还有白溪、东河、构溪、西河等4条嘉陵江支流及160多条小溪沟贯穿境内,分别于江南镇、文成镇、河溪镇、南部县定水镇流入嘉陵江。

自然资源

编辑

森林资源

阆中市林木树种有柏、杉、榆、杨柳、桃金娘等60科,120属,共400余种,阆中市森林覆盖率达40.1%。阆中被国家和四川省确定为商品粮、瘦肉型商品猪、蚕桑、棉花、油桐和速生林生产基地。

矿产资源

据2022年4月阆中市政府信息网显示,阆中市境内有唐山穹窿、石龙穹窿、仪陇背斜、土门场背斜、双合场背斜等油、气构造带,石油储量约2000万吨,天然气储量约20亿立方米,其中石龙穹窿构造带油、气已部分开采利用。其它矿产资源主要有砂金、铀、石英砂等。

水利资源

阆中市境内有6400多处大小水利工程。年径流量6亿多立方米,“一江四河”年过境水量达249亿立方米,地下水藏量5833万立方米/年,水能理论蕴藏量23万千瓦。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0处,年发电量5377万千瓦/时。

东滩坝远眺-晓钟摄影东滩坝远眺-晓钟摄影

人口

编辑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阆中市常住人口622667人 。

截至2023年末,阆中市户籍人口800225人,比上年减少8267人。按所在地分,城镇人口233124人,乡村人口567101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407023人,女性人口393202人,男女性别为103.51:100。按年龄分,18-59岁人口467060人,占总人口的58.4%,60岁及以上人口225078人,占总人口的28.1%。计划生育方面,全年新出生婴儿2495人,出生婴儿男女性别比为104.68:100,出生率为4.04‰;全年死亡人口6921人,死亡率为11.21‰,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7‰。

民族构成

阆中市境内居住着汉族、回族、蒙古族、满族、苗族、彝族、壮族、侗族、水族、黎族、布依族、高山族、纳西族等19个民族。

政治

编辑

职务

姓名

市委书记

杨德宇

市委副书记、市长

唐硕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曹健

市政协主席

陈绍荣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截至2024年5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3年,阆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3.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季度来看,1季度下降4.7%,2季度增长9.8%,3季度增长12%,4季度增长5.6%。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7亿元,增长3.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5.45%;第二产业增加值84.8亿元,增长6.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89%;第三产业增加值144.2亿元,增长7.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66%。三次产业结构比由上年的22.1:32.1:45.8调整为今年的22:28.9:49.1。全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7871元,比上年增长6.9%。

阆中七里新区-晓钟摄影

民营经济

2023年,阆中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17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4%,总量占GDP的比重为61.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5.4%;第二产业增加值70.8亿元,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90.6亿元,增长6.4%。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39.5:50.5。

2023年,阆中市新注册民营企业1389户,其中第一产业注册70户,第二产业注册271户,第三产业注册1048户,年末民营企业达到7393户。全年新注册个体工商户4440户,其中服务业个体工商户4106户,年末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37920户。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阆中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3%,两年平均增长13.8%。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47.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3.5%,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4.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8.6%,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由上年同期的3.4:19.7:76.9调整为今年的1.3:18.4:80.3。全年技改投资增长21.3%、制造业投资增长39.9%。

2023年,阆中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71.8%;年末,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478.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4%,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9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5%。全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8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1%。

人民生活

2023年,阆中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4.7%。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全年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2.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0.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5%。

财政

2023年,阆中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6亿元,比上年增长0.5%。其中税收收入5.9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55.97%。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2.7亿元,比上年增长9.1%。

第一产业

阆中市粮经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棉花、柑桔、蚕桑等。建市以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基地化进程,促进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生态农业和出口农业的转变。半夏、沙参、川芎、杜仲、银杏等名贵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

阆中古城

2023年,阆中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27.5万亩,比上年下降1.4%。其中,夏粮34.6万亩,与上年持平;秋粮92.9万亩,下降1.9%。油料播种面积28.2万亩,比上年增长9.7%。蔬菜播种面积19.05万亩,比上年增长6.5%。

2023年,阆中市粮食产量45.2万吨,比上年增长1.9%。其中,夏粮产量10.4万吨,增长4%;秋粮产量34.8万吨,增长1.2%。油料产量6.3万吨,比上年增长7.8%。蔬菜及食用菌产量54万吨,比上年增长0.7%。

2023年,阆中市生猪存栏46.5万头,比上年下降9.7%;其中能繁母猪存栏4.7万头,下降5.6%;牛存栏5.6万头,下降2.3%;羊存栏13.3万头,下降10.1%。全年出栏生猪79.96万头,增长2.3%;出栏牛2.46万头,增长0.4%;出栏羊18.85万头,下降1.8%;出栏家禽817.1万只,下降3.5%。全年猪肉产量5.9万吨,增长3.3%;牛肉产量0.3万吨,增长2.9%;羊肉产量0.29万吨,增长1.7%;禽蛋产量2.2万吨,增长4.3%。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年末牲畜存栏情况

产品名称

单位

2023年

2022年

±%

猪肉产量

58737

56840

3.3

牛肉产量

3011

2926

2.9

羊肉产量

2867

2820

1.7

禽肉产量

11157

12240

-8.85

禽蛋产量

22396

21484

4.3

出栏肉猪

799600

781448

2.3

牛出栏

24558

24464

0.4

羊出栏

188533

192001

-1.8

家禽出栏

8170928

8468723

-3.5

生猪年末存栏

464631

514302

-9.7

#能繁母猪

46781

49542

-5.6

牛年末存栏

55671

56952

-2.3

羊年末存栏

133155

148156

-10.1

第二产业

阆中市丝绸、棉纺、酿造为传统产业。唐代,阆中丝绸为宫廷贡品。清代,阆中为四川五大丝绸产地之一。解放后,工业行业不断增加,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产品品种逐渐增多。阆中全市已形成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医药化工、水电能源四大行业为支柱,机械、丝绸、皮革、包装、能源、化工、工艺美术七大行业为重点的工业结构。阆中被列为四川省轻工重点发展基地,有国家二级企业和定点出口专厂近20个,50多个产品行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工业

2023年,阆中市全部工业增加值49.2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采矿业下降6.5%,制造业增长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8.6%。

2023年,阆中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家,年末在库企业94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5%,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利润总额下降38.1%。今年,全市工业用电量4.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5%。

建筑业

2023年,阆中市建筑业增加值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今年,全市新增入库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家,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57家。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2023年,阆中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14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两年平均增长7.1%。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3.4亿元,增长14.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1.8%。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商品零售121亿元,增长9.8%,对总体消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1.9%。从热点商品看,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2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8.4%,中西药品类增长17.8%,汽车类下降12.7%。

旅游邮电

2023年,阆中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605.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0.2亿元。

2023年,阆中市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42亿元,比上年增长9.1%,邮政业务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全市共有邮政局(所)74个,邮运汽车18辆。

金融

2023年,阆中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25.3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阆中市拥有各类学校125个,其中幼儿园45个,小学19个,初中54个,高中6个,特殊教育学校1个。在校学生73804人,其中学前教育13256人,小学生31929人,初中生18366人,高中生10032人,特殊教育221人。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教职工6811人,其中专任教师5973人。

科学技术

2023年,阆中市研发投入(R&D)经费2.58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度评价入库95家,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95亿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0.65亿元。全年组织6家企业申报2024年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项,申请经费达265万元,成功获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50万元。组织企事业单位申报南充市2023年市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累计获取南充市级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236.882万元。全年新认定7家企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各科技型企业为2023年应届毕业大学生提供科研助理岗位20余个。组织8家企业参加第12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2家企业进入半决赛。在四川省、南充市科技创新领域“贯彻二十大,科技见行动”主题征文比赛活动中,7人先后荣获省市大奖。阆中市智慧消防科普教育基地成功入选南充市第三批市级科普基地。扎实开展“科普活动月”“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培训6000余人次;“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阆中市运管中心发展专家318人,接受咨询并解答问题1209个,建立村级服务驿站64个。

文体事业

2023年,阆中市共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28个,公共图书馆1个。

2023年,阆中市共有公共体育场1个,体育馆1个,全民健身中心2个,社会足球场(5人制)4片,游泳池1个,门球馆(场)2片,单项体育协会26个。全市经常参加锻炼人数达31万人。在省、市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中,阆中代表队获省级比赛团体金奖3个,个人金牌12枚、银牌3枚、铜牌4枚;南充市级比赛团体获得5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个人获得3个冠军、1个亚军、2个季军。

医疗卫生

2023年,阆中市拥有各类卫生医疗机构959个,其中村卫生室696个、诊所198个。各类卫生医疗机构拥有床位5210张,在岗职工605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820人、执业(助理)医师2114人、注册护士1928人。全年诊疗患者439.03万人次,其中门急诊患者416.2万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患者7.68人次。全年患者平均住院9.65天,患者病床使用率为86.35%,病床周转次数为31.45次,门诊患者次均医药费用142.65元,住院患者次均医药费用5536.9元。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阆中市拥有公(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单位38个,共有床位3242张。全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585人,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565万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4329人,支出最低生活保障资金13170万元。养老方面,全年全市发放社会养老金190761万元,比上年增加14029万元;发放职工养老保险金60442万元,比上年增加4319万元。医保方面,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人数为594534人,支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费用40006万元,比上年增加3835万元。就业方面,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120人,比上年减少304人;发放再就业各类补贴资金2292万元,比上年减少1583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1063万元,比上年增加27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4%。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阆中七里新城

阆中历史上曾作为古蜀道的重要隘口和交通枢纽,现处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节点。运营中的兰渝铁路与规划中的成巴高铁在阆中交汇,已建成的兰海高速、建设中的阆营高速、规划中的南盐三高速、青岳高速穿境而过,嘉陵江55千米Ⅳ级航道全面建成,阆中机场即将建成试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是辐射周边的重要交通节点。

公路

阆中市境内有兰海高速公路、212国道、347国道共160千米,304省道、206省道共152千米。

2023年,阆中市公路总里程达5167.56公里,其中国道160.59公里,省道151.88公里,县道569.46公里,乡道902.11公里,村道3383.53公里。等级公路里程达5165.78公里,其中一级公路24.93公里,二级公路236.27公里,三级公路44.31公里,四级公路4860.28公里。

河运

阆中市境内有通航水域一江(嘉陵江)四河(东河、西河、构溪河、白溪河),其中嘉陵江是长江流域面积最大、长度及流量第二大的支流。“十三五”期,阆中境内嘉陵江55千米IV级航道全面建成,实现阆中至重庆500吨级重型船舶全线通航。完成水城码头与客运港码头主体工程建设。投放65座发光灯标,美化临江旅游景观。

铁路

阆中市境内兰渝铁路全线贯通。兰渝铁路直连甘肃省与重庆市,是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客货共线快速铁路,是西部地区联系新亚欧大陆桥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大能力运输新通道,阆中境内里程约25千米。兰渝铁路的全线贯通标志着阆中市全面接入全国铁路网。

航运

阆中市境内阆中机场是四川内地唯一服务于县级市的民用运输机场,采用4C民用机场标准,近期设计旅客吞吐量65万人次/年,年货邮吞吐量2000吨/年。机场已于2019年开工,预计“十四五”期通航,将有力助推南充“一市两场”格局和阆中“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阆中市素有“阆苑仙镜、风水宝地”之美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称阆中为“嘉陵第一江山”,也是中国第一风水古城、世界千年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阆中市在战国中期曾为巴国国都,公元前314年,秦惠文王始置阆中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县史,历代为郡、州、府、道治所,清初曾在此设省会20年。诞生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唐代兄弟状元尹枢尹极,三国蜀将张飞在阆中镇守7年,初唐滕王李元婴在阆中营建隆苑,诗圣杜甫在阆中留下60余首诗篇,红四方面军在阆中渡江长征,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阆中和谐共存,三国文化、科举文化、春节文化、红色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共同繁荣,被誉为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典范。现存“唐宋格局、明清风貌”的古城近2平方千米,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拥有8处国家级、2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3项国家级、1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实物宝库。

地名由来

“阆”字始见于《管子·度地篇》:“天子中而处,此渭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郭外为之土阆”。许慎《说文解字》:“阆,门高也,从门,良声”。《太平寰宇记》:“其山四合于郡,故曰阆中”,又载:“阆水纡曲,迳其三面,县居其中,取以为名。”即阆中因山得名。《巴记》:“阆水纡曲,迳其三面”。《旧唐书·地理志》:“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阆中”。即阆中因水得名。阆中因山得名与因水得名并不矛盾。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一段,古称阆水。因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阆中。唐调露年间(679~680),滕王元婴出任隆州刺史,以衙宇卑陋而大肆营造,华丽似宫苑,称为隆苑。开元元年(713),因避李隆基讳改隆州为阆州,隆苑亦改为阆苑。此后,阆苑即成为阆中县名和邑名之别称。

本源文化

阆中市是中华民族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路史》注:“所都国有华胥之渊,盖因华胥居之而得名,乃阆中渝水(即阆中嘉陵江段)之地。”华胥是伏羲的母亲,伏羲的母亲在阆中,由此阆中与甘肃成纪、河南陈州就构成了伏羲文化的链条。

春节文化

早在汉唐,阆中就是中国民间天文学研究中心。汉武帝时期的阆中人落下闳,领衔编撰的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书《太初历》,推算出的农事“二十四节气”,科学无误,沿用至今。

而且落下闳在《太初历》中定下一岁之末,新年之始为春节,这便是华人世界一年一度的“新年”了。春节始于落下闳,因此落下闳被人们尊为“春节老人”,阆中被称为春节文化发源地。

落下闳雕塑落下闳雕塑

巴人文化

巴人文化巴人文化

阆中市在古代是巴人活动的中心地区之一,巴国的最后一个国都定于阆中,秦末,阆中巴人领袖范目率七姓巴人组成汉军前锋,助刘邦“还定三秦”。直到今天,我们还可以从“巴文化活化石”巴渝舞以及川北灯戏、傩戏、牛灯竹马等流传于阆中民间的民俗艺术中,看到饶有特色的巴人遗风。

风水文化

阆中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的中游,其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形成严密缰绕合护的形胜之地。“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围山势锁烟霞。”其山川形势独特,山水城融为一体。其城市选址是按照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论为指导选择的,非常符合“地理四科”即“龙”“砂”“穴”“水”的意象。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

科举文化

阆中市在唐代出了尹枢、尹极二状元,是四川出状元最多的地方。建于清代的贡院,仍完好地坐落于阆中古城的学道街,顺治九年(1652年)全川未靖,四川临时省会设于阆中,在此举行四川省乡试四科。据《保宁府志》《阆中县志》列名,阆中出进士116人,举人404人,被誉为四川的状元、举人之乡。

三国文化

阆中市是三国文化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国时蜀汉大将张飞,任巴西太守,驻阆中达7年之久(公元214-221),在这里他率精卒万人,打败了曹操的上将张郃带领的三万人的进攻,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张飞伐吴前夕,他被部下范强张达所杀,身葬于阆中,后人为其建有“桓侯祠”,今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此外,三国蜀汉名仕周群谯周程畿,镇北将军黄权,镇南大将军马忠等都是阆中人。

红色文化

阆中市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指挥下,转战阆中三年之久。共有19000多人参加红军和地方武装组织,红军撤离川陕苏区时,有11000多人随队长征,其中女兵500余人。解放后,他们有的成为共和国将军,有的在党政军部门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据统计,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阆中籍红军战士共7500多人,其中红军女战士200多人。至今仍留有中共阆南县委旧址、阆南县苏维埃旧址、保宁镇红军石刻标语群、阆中红军纪念馆等众多红色遗迹。

宗教文化

阆中福音堂阆中福音堂

阆中市宗教文化自汉唐以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先后传入阆中,稍后,基督教、天主教又相继而来,教徒们在这里建寺庙、修教堂,构成了阆中多元文化。伊斯兰教的圣地清真寺、巴巴寺,天主教遗迹天主堂,西南最大的基督教堂—阆中福音堂,以及道教的云台观、吕祖祠、八仙洞,佛教的大佛寺、观音寺、永安寺、五龙庙、圆觉寺、千佛寺、长青寺、净圣庵等都有文化内涵。

民俗文化

阆中市民俗文化有打钱棍、花灯戏、太平牛灯、剪纸、川北皮影、阆中傩戏、山歌调、打夯歌、川剧座唱、茶馆评书等等。

阆中灯戏

1200多年前,在道教盛行的邻县苍溪,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动就会有坛(傩)班和灯班艺术表演,两类戏班相互糅合形成独特唱腔的灯戏(川派傩戏),经阆中民间艺人吸收并加以发展,形成一定影响力的阆中灯戏。

川北皮影

2000多年前,在陕西地区出现羊皮戏,俗称皮影戏。皮影戏运用幕影演出道理,对电影的发明和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先导作用,清代各地方的戏剧唱腔的多样促使皮影艺术表演达到鼎盛时期,阆中的皮影戏就是四川的代表,它巧妙的糅合进苍溪灯戏(川派傩戏)唱腔进行表演,影响了整个四川皮影艺术的发展,称之为“川北皮影”。

饮食文化

阆中市饮食文化有保宁醋、白糖蒸馍、张飞牛肉、保宁压酒、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热凉面(牛肉凉面)、牛羊杂碎面、吊汤扯面、川北凉粉、热凉粉等充满古城民俗民风的饮食小吃。

非遗项目

截至2022年,阆中市非遗项目共计104项,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项(川北皮影戏),国家级项目3项(阆中皮影、阆中丝毯织造技艺、酿醋技艺(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 ,省级项目10项(阆中皮影戏、阆中丝毯织造技艺、阆州情歌、巴象鼓舞、老观灯戏、保宁醋传统酿造工艺、盐叶子牛肉烹制技艺、保宁压酒酿造技艺、阆州醋酿造技艺、阆中春节习俗),县市级项目34项。

截至2023年,阆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6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项。

文物

截至2023年,阆中市拥有文物保护单位177个,其中,张飞庙等8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华光楼等23处省级文保单位,市级文保单位9处, 县市级137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桓侯祠、五龙庙文昌阁、永安寺、玉台山石塔、观音寺、巴巴寺、大像山摩崖造像、川北道贡院

阆中滕王阁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 华光楼、圆觉寺、天宫院、读书岩石刻、清真寺、朱家山坪上遗址、福音堂、中共阆南县委旧址、汪家楼、陕西会馆、杜家客栈、阆中文庙、阆中精兰院、湖广会馆、灵山遗址 等23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兰家坝新石器遗址、汉城遗址、明城墙遗址、火神楼、中天楼、川北道署(道台衙门)、学院行署、阆中县文庙、天主堂、星座苑落下闳纪念馆、阆中木雕展览馆、陕西会馆、锦屏书院、净圣庵、阆中市民间博物馆、杜家大院、李家大院、马家大院、孔家大院、秦家大院、蒲氏宅第、南津关古镇、奎星楼景区、阆中熊猫乐园、千佛岩摩崖造像、雷神洞造像、瓦口隘遗址、状元府第、三陈府邸、张家古院、陈家庭院、何家院、何家窨子、草堂客栈、马家院、风水博物馆、水码头客栈、高升客栈等142处。

地方特产

编辑

保宁醋

阆中已成为中国国内四大食用醋产地之一,保宁醋创制于明末清初,其特点是醇香适口。

保宁压酒

保宁压酒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挽住征衣为褶尘,阆中斋酿绝芳醇。”(《阆中作二首》)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对阆中美酒的赞誉。阆中“压酒”,有很独特的酿制方法。

保宁干牛肉

保宁干牛肉是一种回民风味浓厚的传统名特产品,可作副食,也可作小吃。明末清初由阆中回民王氏兄弟创制,在清代乾隆年间就远近闻名。1912年,在四川省劝业会上评为“上等食品”。近年来,多次获得“优秀产品奖”。1988年,创“部优”及全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铜奖,1995年获中国优质清真食品金奖,畅销中国20多个省市。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阆中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有阆中古城、锦屏山、天宫院、滕王阁、东山园林等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个(老观镇),国家历史文化名村1个(天宫院村),国家自然湿地公园(试点)1个。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红军纪念园)。 境内有阆中古城5A级旅游景区、天宫院4A级旅游景区和嘉陵江山、凤舞天宫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古城内有汉桓侯祠、贡院、道台衙门、中天楼等著名景点,古城周边有锦屏山、魁星楼、白塔山、东山园林等知名景区,乡村有凤舞天宫、杨家河、老观古镇等旅游热点。

主要景点

阆中古城景区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阆中古城景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面积1.78平方千米。古城融山、水、城为一体,城址选择,街道布局,重点建筑,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城市建筑的风水理论,被建筑学家称为“风水古城”。主要景点有汉桓侯祠、四川贡院、华光楼、清真寺、93条古街道、一大批明清古院落和手工作坊、古玩字画、名特小吃、科举文化四大特色街区。

阆中古城

锦屏山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锦屏山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阆中古城嘉陵江南岸,与古城隔江相对,两峰连列如屏,花木错杂似锦,故称锦屏山。自古为风光绝胜之地,有“嘉陵第一江山”之称。唐吴道子绘三百里《嘉陵江山图》,即以锦屏风光为轴心。杜甫、陆游均有诗作赞叹。主要景点有吕祖殿、杜工部祠堂、陆放翁祠、张宪祠、八仙洞、碑林等。

锦屏山景区锦屏山景区

天宫院景区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天宫院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天宫乡境内。景区面积10余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52%,景区内有天宫院古建筑群、袁天纲墓、李淳风墓、罗盘广场、推背园、天宫古镇、西河古街、西河观光区、九曲太极水等景点和“九龙朝圣”“二龙捧珠”“麒麟奔太阳”等风水佳局。

天宫院景区天宫院景区

滕王阁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滕王阁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阆中古城北玉台山南麓。“5·12”汶川特大地震致使景区内的唐代石塔、滕王阁大殿严重受损。2011年修复重建后,作为城市公园开放。景区面积扩大到0.27平方千米,主要景点有唐代石塔、滕王阁大殿、颐神洞、慈氏洞、摩崖题刻、“万丈丹梯”等。重现了杜甫《滕王亭子》中所描绘的“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胜景。

滕王阁景区滕王阁景区

东山园林景区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山园林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阆中古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和塔山上。景区面积约0.14平方千米,由大佛寺、状元洞、白塔三部分组成。主要景点有唐代大佛、大象精舍、黄家亭子、摩崖石刻、读书崖、瑞莲池、明代白塔、香城宫等。

东山园林景区东山园林景区

老观古镇景区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老观古镇景区位于阆中古城东北45千米的省道302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南朝梁天监八年(509)置白马义阳郡及义阳县,西魏恭帝二年(555年)改为奉国县,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撤县。明代置奉谷乡,民国二十九年置老鹳乡,后为老观乡,1985年改为老观镇。主要景点有历史街区、奉国寺、北魏石狮、老君山和“中共苍溪县委”“苍溪县苏维埃”“红三十军军部”“红四方面军八十九师医院”“李先念旧居”等。

老观古镇景区高楼子

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构溪河发源于苍溪两溪乡和龙山镇之间侨盘山,流经阆中龙泉、千佛、石滩、二龙、凉水、西山、解元、金城、妙高、在河溪镇汇入嘉陵江,境内流长79千米,流域面积达658平方千米,其中林地233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为43.1%。构溪河上游为高山峡谷,河床呈“V”字型,下游多丘陵,河床呈“U”字型,流速上急下缓,在河水转弯处,形成宽阔的自然湖泊。2001年,市林业局将构溪河流域乡镇森林资源纳入A类天然林资源保护,并在构溪、石滩、千佛、龙泉4镇设“构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2011年3月,国家林业局批准构溪河为国家自然湿地公园(试点)。湿地保护区内,野生动物有鸳鸯、水獭、金雕、露丝鸟等129种,树木有红豆树、千年古柏等64科126属461种。

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

以上参考

友好城市

编辑

陕西省汉中市

山西省平遥县

台湾省台北市

云南省丽江市

江苏省扬州市

重庆市渝中区

广东省普宁市

马来西亚马六甲州

美国托马斯维尔市

美国多森市

美国亨特斯维尔市

美国查尔斯顿市

德国波恩市

-

-

著名人物

编辑

伏羲的母亲华胥居于阆中,还有西汉阆中賨民领袖范目,西汉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邓平,西汉天文学家任文孙、任文公父子,三国天文学家周舒、周群、周巨,蜀将马忠、黄权,唐代尹枢、尹极兄弟,北宋时谏议大夫陈省华之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兄弟,抗金名将张宪,元末韩娥,将帅书法家马德昭。

1949年后授予少将军衔的有汪易、宋烈、安东安志敏、莫春和、宋献章、白崇友、梁天喜、蒋克诚。

两院院士 

鲜学福(1929.1.21-),矿山安全技术专家,煤层瓦斯(煤层气)基础研究的开拓者。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唐华俊,1960年10月16日生,农业土地资源专家。现任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比利时皇家科学院(海外)通讯院士、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长。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荣誉称号

编辑

1986年

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05年

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017年

获“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县)市”称号。

入选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2019年

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

入选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

入选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入选2020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

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获2019年度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

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入选“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市、区)”名单

被授予“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县(市、区)”称号。

2021年

1月,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命名名单。

2月,被表彰为“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达标市县村镇”。

3月,入选“2020年四川首批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

5月,获评四川省去冬今春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先进单位(文体服务方面)

7月,获评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9月,获评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2年

1月,获评2021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市、区)

2023年

4月 ,入选2023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

2023年7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77。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76。

下一篇 涪陵区

上一篇 宣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