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国 编辑

古国名

琅琊国琅琊国

春秋战国时期琅琊是齐国重要城邑和港口。周元王三年(前473)越国迁都琅琊。汉朝改琅琊郡为琅琊国,治在今山东临沂。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琅琊国

别名:琅邪国

出现年代:汉代

前身:琅琊郡

所属地区:徐州

汉朝琅琊国

编辑

西汉

高后吕雉七年(前181年),吕后析齐之琅琊郡为琅琊国,封汉高祖刘邦从祖昆弟(从祖兄弟)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因此琅琊国的地域大小与郡差不多。

吕雉死后,刘泽与齐王刘襄等合谋诛杀诸吕,至长安与诸将相共立刘恒为帝。文帝元年(前179),文帝对拥立齐王之事心有忌恨,徙封刘泽为燕王。刘泽徙封燕王后,琅琊国除,其地归齐。

东汉

《后汉书》载,东汉建武十五年(39),刘秀之子刘京被封为琅琊公。

建武十七年(41),再立琅琊国,刘京进爵为琅琊王。琅琊国辖有琅琊等十三城。建初五年(80),刘京上书汉章帝,愿以琅琊国的华、盖、南武阳、厚丘、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的开阳、临沂两县,并将国都从莒城迁至开阳(位于今临沂城)。琅琊国地域广大,属县众多,赋税甚高,其宫殿华丽,都城坚固,具有重要军事地位。

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丞相曹操杀末代琅琊王刘熙,琅琊国除。

汉朝琅琊王

谥号

君主

生卒

在位年月

备注

孝王

刘京

?~72年

41~81年

刘秀第十一子

孝王

刘宇

?~92年

81~103年

刘京长子

恭王

刘寿

?~109年

103~120年

刘宇长子

贞王

刘尊

?~127年

120~138年

刘寿长子

安王

刘据

?~174年

138~185年

刘尊长子

顺王

刘容

?~182年

185~193年

刘据长子

 

刘熙

?~217年

206~216年

刘容之子

晋朝琅琊国

编辑

历史沿革

西晋,以琅琊郡立琅琊国,封司马伦琅邪王,当时隶属徐州刺史部。琅邪国统县九,户二万九千五百。 辖开阳、临沂、阳都、缯县、即丘、华县、费县、东安郡、蒙阴。泰始元年(265年)丁卯,晋武帝封司马伦为琅邪王。三年八月癸亥,徙东莞王司马伷为琅邪王,琅邪王司马伦为赵王。琅邪王司马伷死,司马觐嗣位。觐薨,司马睿嗣位,后来移镇建邺。西晋亡,琅琊王司马睿称晋王,东晋建立,次年称帝。

西晋琅琊王

司马伦、司马伷、司马觐、司马睿

东晋琅琊王

司马裒、司马岳

琅琊国内史

琅琊国由中央委派官吏镇守,即琅琊内史(也作琅邪内史),是中央在琅琊国任命的最高的官吏。

潘芘、江敳、孙默、王国宝、王绪、卞统、桓温、袁质、何无忌、魏顺之、褚裒

下一篇 开阳县

上一篇 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