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龙县 编辑

河北省秦皇岛市辖县

卢龙县卢龙县

卢龙县,河北省财政直管县 ,隶属河北省秦皇岛市,地处河北省东部、秦皇岛市西部,东与抚宁区接壤,南依京沈铁路与昌黎县交界,西隔青龙河、滦河与唐山市迁安市、滦州市相望,北靠长城与青龙满族自治县毗邻,总面积961平方公里 。境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截至2024年2月,卢龙县辖2乡10镇,1个经济开发区,548个行政村 。县人民政府驻卢龙镇。 截至2022年末,卢龙县户籍人口406760人。

卢龙县因其西北部依傍古之漆水(青龙河)而得名。殷商时期,卢龙县一带为孤竹国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名卢龙县。明清时期为永平府治,史称“京东第一府”。1958年11月,撤销卢龙县,辖地划归迁安、昌黎2县。1961年5月20日,析昌黎、迁安2县原管辖区域复置卢龙县,属唐山地区。1983年5月,撤销唐山地区,卢龙县改属秦皇岛市。 “老马识途”“金石为开”等成语的历史典故出自卢龙,县内有著名的文物古迹20余处,已被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千年古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中华诗词之乡”。 2019年卢龙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22年,卢龙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3.7%。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卢龙县

外文名:Lulong County

行政区划代码:130324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河北省秦皇岛市

地理位置:河北省东部、秦皇岛市西部

面积:961 km²

下辖地区:2乡10镇

政府驻地:卢龙镇

电话区号:0335

邮政编码:066400

气候条件:暖温带亚湿润气候

人口数量:406760 人(2022年)

火车站:卢龙站

车牌代码:冀C

地区生产总值:137.5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商代,卢龙县一带为孤竹国地,卢龙县城南蔡家坟村为孤竹国都。

战国时期,属燕国辽西郡。

秦代,有肥如邑,属辽西郡。

西汉,置肥如县,属辽西郡。西汉九年(前194年),王莽篡汉,改肥如为肥而。东汉,复名肥如县。

魏晋,沿置肥如县,仍属幽州辽西郡。东晋十六国时期,卢龙县地曾先后属前燕、后燕、北燕,名称、辖地均沿袭魏、西晋。

北朝北魏时期,卢龙县境域归平州统管,平州下设二郡。北有肥如县,为平州治所;南有侨置新昌县(在今卢龙境内),为平州北平郡治。

隋开皇六年(586年),肥如县并入新昌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名卢龙县。隋大业初年(605年),置北平郡,卢龙县属北平郡,郡县同治。

唐代,改郡为州,属平州,州县同治。

辽时,属南京道平州。

宋宣和年间,短时间内归宋,属燕山府路平州。

金时,属中都府路兴平军节度使。金天会四年(1124年),改属平州。

元朝初年,属兴平府。元大德四年(1300年),改属永平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属永平府,府县同治。清代初年,属直隶省顺天巡抚。后仍属永平府,府县同治。

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永平县。民国三年(1914年),仍名卢龙县。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武装建立了卢抚昌迁、卢青迁、卢抚联合县等抗日边区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5年),撤销联合县,恢复原县制。

1958年11月,撤销卢龙县,辖地划归迁安、昌黎2县。

1961年5月20日,析昌黎、迁安2县原管辖区域复置卢龙县,属唐山地区。

1983年5月,撤销唐山地区,卢龙县改属秦皇岛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49年10月,卢龙县辖一区城关、二区大横河、三区刘家营、四区燕河营、五区陈官屯、六区双望、七区刘田各庄、八区蛤泊、九区木井。

1950年3月,八区并入七区;4月,五区并入四区,卢龙县共辖7个区。

1953年,区下建乡,卢龙县辖7区、3镇、79乡。

1956年7月,撤销区建制,原3镇、79乡并为36乡。

1958年9月,卢龙县撤乡建社,由36乡并为10个公社;

2022年,撤销印庄乡,设立印庄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卢龙县辖10镇、2乡,另辖1个经济开发区。县人民政府驻卢龙镇。

统计用区划代码

名称

130324100000

卢龙镇

130324101000

潘庄镇

130324102000

燕河营镇

130324103000

双望镇

130324104000

刘田各庄镇

130324105000

石门镇

130324106000

木井镇

130324107000

陈官屯镇

130324108000

蛤泊镇

130324109000

印庄镇

130324200000

下寨乡

130324201000

刘家营乡

资料来

自然条件

编辑

位置境域

卢龙县,地处河北省东部、秦皇岛市西部,介于东经118°45'54"~119°08'06",北纬39°43'00"~40°08'42"之间。东与抚宁区接壤,南依京沈铁路与昌黎县交界,西隔青龙河、滦河与唐山市迁安市、滦州市相望,北靠长城与青龙满族自治县毗邻。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2千米,南北最大距离50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961平方千米,其中陆地917.5平方千米,占95.47%;水域43.5平方千米,占4.53%。

卢龙县

地形地貌

卢龙县地处燕山南麓,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多低山丘陵。境内最高峰尖山槐位于刘家营乡北部,海拔626.6米;最低点深水港位于蛤泊乡阎深港村北,海拔22.7米。

气候

卢龙县境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自然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季,降水少,蒸发量大,气温回升快,多风沙,多春旱;夏季,雨、热同季,季平均降水量482.6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1.3%;秋季,昼夜温差大,降温快,降水量明显减少,秋高气爽,冷暖适中;冬季,空气干燥,风速大,气温低,降水少。

多年平均气温11.3℃,1月平均气温-5.3℃,极端最低气温-22.7℃(1978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5.4℃。极端最高气温39.6℃(2004年6月11日)。最低月均气温-13.6℃(1966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33.2℃(2000年7月)。

平均气温年较差30.7°C,最大日较差29.5℃(2006年9月210)。生长期年平均234天,无霜期年平均192天,最长达204天,最短为1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32.6小时,0℃以上持续期314天(一般为2月4日~12月14日)。

年平均降水量614.5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99天,最多达139天(1985年),最少为83天(1997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069.1毫米(197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332.9毫米(1982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8月最多。

水文

卢龙县卢龙县

卢龙县境内河道分属滦河、洋河、饮马河3个水系,比较大的河流有滦河、青龙河、西洋河、饮马河四条河流。其中滦河流域面积116.6平方千米,占12.1%;青龙河流域面积304.3平方千米,占31.7%;西洋河流域面积277.2平方千米占28.8%;饮马河流域面积262.9平方千米,占27.3%。

主要河道有级河滦河、西洋河、饮马河等3条,总长48.15千米;一级河青龙河、沙金河、王家沟河、西沙河、黑石河、红花峪河、万家河、阳山河、棋盘山河、柳河、贾河、冯家沟河、兴隆河、燕河、严山头河、四各庄河、双望河、栗树港河等18条,总长205.85千米;二级河蚂蚁河、翁家沟河、英窝河、招军屯河、教场河等5条,总长48千米。

河流总长度302千米,河网密度0.31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9518亿立方米。属于4条主要河流的支流小河共有20条,多为季节性山洪河道,特点为源短、流急,汛期暴涨暴落。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滦河,从卢龙镇虎头石村至石门镇贾背口村,境内长14.5千米,流域面积116.6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青龙河、沙金河、营山河等。

自然灾害

卢龙县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风灾、雹灾、水灾、霜冻等。

干旱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上年11月中旬至次年4月中旬,最严重的一次是2011年6月。自2010年11月中旬至2011年5月全县降水异常偏少,境内3.55万公顷耕地受灾,受灾人口达29.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950多万元。

风雹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4~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5月18日,造成境内414个大棚受灾,其中325个大棚损毁严重;致使3185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70公顷。全县直接经济损失达361多万元。

水灾年均发生3次,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2011年7月25日,全县普降暴雨,中南部出现了大暴雨,受灾人口达10.52万人;因灾倒塌及形成危房房屋689间,损坏房屋348间;耕地受灾6070.7公顷;冲毁乡村道路3.63万米。直接经济损失6998.7万元。

霜、雪灾年平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1月至5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1月,降雪从早上7点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积雪深度达11厘米,共造成2.56万人受灾;40公顷秧苗受损、棚室部分损坏;核桃、苹果等果树受灾面积293.3公顷,直接经济损失460万元。

自然资源

编辑

水资源

卢龙县卢龙县

卢龙县境内水资源主要由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构成。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4437万立方米,地下水9441万立方米。2010年,卢龙县有水库121座,其中小(一)型水库21座,小(二)型水库100座,总库容5746万立方米。有塘坝216座,控制流域面积46.36平方公里,蓄水池128座。

矿产资源

卢龙县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铁矿、灰岩、花岗岩、白云岩、角闪岩、玄武岩、脉石英、油页岩等。其中白云岩矿储量为1.6亿吨,灰岩矿储量为1.04亿吨,角闪岩储量为0.22亿吨,铁矿储量0.07亿吨,油页岩储量为0.06亿吨,玄武岩储量为0.05亿吨,脉石英储量为0.0008亿吨。

已开发的铁矿,位于卢龙镇朱庄子,矿区面积0.64平方千米,可采量37.9万吨,年产量8万吨;矿区面积为0.79平方千米,可采量72.39万吨,年产量5万吨;位于刘田各庄镇上房子村北阳山,矿区面积0.08平方千米,可采量5.55万吨,年产量2万吨;矿区面积0.18平方千米,可采量1.04万吨,年产量3万吨;矿区面积2.05平方千米,可采量8.63万吨,年产量1.5万吨;位于石门镇阎大岭店,矿区面积1.19平方千米,可采量4.47万吨,年产量2万吨。

人口

编辑

截至2022年末,卢龙县户籍人口406760人,较上年末减少1441人,同比下降0.4%。全年出生人口1688人,出生率为4.14‰;死亡人口2288人,死亡率为5.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7‰。常住总人口334882人,比上年末减少62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3129人,比上年末增加44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39.75%,比上年末提高0.08个百分点。

经济

编辑

综述

2022年,卢龙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38.5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57.1亿元,增长3.0%。三次产业比例为30.5:28.0:41.5。全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3.7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033元,比上年增长3.5%。

2022年,卢龙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805元,同比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278元,同比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155元,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037元,增长5.6%。

2022年,卢龙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7.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2.9%;第三产业投资下降30.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2.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9.9%,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73.8%。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1%,占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比重为90.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92.9%。

2022年,卢龙县全部财政收入7.5亿元,同比下降31.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下降19.3%,剔除留抵退税因素,同比下降6.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8亿元,同比增长4.9%。

第一产业

2022年,卢龙县粮食播种面积50.5万亩,比上年增长0.7%。粮食总产量21.4万吨,增长1.4%。其中,夏粮产量0.5万吨,增长21.7%;秋粮产量20.9万吨,增长1.0%。油料播种面积8.3万亩,比上年下降10.1%,产量2.0万吨,下降7.4%。

2022年,卢龙县蔬菜播种面积5.8万亩,比上年增长7.1%;蔬菜总产量29.1万吨,增长5.1%。水产品总产量2669吨,比上年增长33.3%。园林水果产量17.3万吨,比上年增长9.7%。食用坚果产量0.7万吨,增长13.7%。

2022年,卢龙县猪牛羊禽肉产量7.6万吨,比上年增长2.5%。其中,猪肉产量4.4万吨,下降0.1%;牛肉产量0.7万吨,增长3.5%;羊肉产量1.0万吨,增长15.2%;禽肉产量1.5万吨,增长2.2%。禽蛋产量1.7万吨,下降4.1%。牛奶产量2.3万吨,增长8.5%。

2022年末,卢龙县生猪存栏24.2万头,比上年末增长4.4%;全年生猪出栏56.1万头,比上年增长5.8%。牛出栏4.2万头,增长3.1%;羊出栏70.4万只,增长9.3%。家禽出栏961.8万只,增长1.7%。

第二产业

2022年,卢龙县全部工业增加值32.9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中,分门类来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6%,采矿业下降5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20.7%。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7.6%,国有控股企业下降2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42.7%。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20.1%,中型企业下降2.2%,小型企业下降17.3%。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下降13.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7%。日均新登记企业14.55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26.6万元,比上年下降89.0%。从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亏损44.2万元;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亏损12076.8万元;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利润1948万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0.8元,同比增加1.7元。

2022年,卢龙县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7亿元,比上年下降9.5%。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74.1万元,比上年下降90.9%。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1.82万平方米,下降26.4%;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1.4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9倍。

第三产业

2022年,卢龙县服务业增加值57.1亿元,比上年增长3.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7.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9亿元,下降7.4%;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0.6亿元,下降9.4%;金融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9.5%;房地产业增加值5.1亿元,增长5.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5.4亿元,增长4.0%。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9亿元,同比增长14.6%。

2022年,卢龙县完成邮政行业业务总量3569.2万元,比上年下降4.0%。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8025.9万元,比上年增长12.9%。

2022年,卢龙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5亿元,同比增长1.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4.8亿元,增长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6.7亿元,增长0.2%。按规模分组,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4亿元,增长26.4%;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0.1亿元,增长1.2%。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文化办公用品下降100%,饮料类下降16.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34.2%,粮油食品类增长66.0%,烟酒类增长6.1%,日用品类增长106.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4.6%,其他类下降10.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6.7%。

2022年末,卢龙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98.2亿元,同比增长10.2%;本外币贷款余额130.7亿元,同比增长9.7%。金融存贷比43.8%,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政治

编辑

张志明,卢龙县委书记,卢龙县人民武装部党委第一书记

于忠林:卢龙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党组书记

李雪峰:卢龙县委副书记、县委党校校长

郝向东:卢龙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党组副书记

李向华:卢龙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张立强:卢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

陈峰:卢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张倩:卢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党组成员

张伟:卢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钱志强:卢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交通运输

编辑

综述

卢龙县已形成由铁路、公路2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

铁路

卢龙县有京秦线、京哈线、大秦线过境。其中京秦线境内长21千米,为双线电气化铁路,设卢龙站,通往北京、秦皇岛;京哈线境内长12千米,为双轨铁路,设石门站,通往北京、哈尔滨;大秦线境内长24.6千米,为重载单元双线电气化铁路。境内客运列车停靠站有卢龙站和石门站,卢龙站为三等站,有4列客车停靠,分别为K296、K96和57035、57036列车,日客运量80人次;石门站为四等站,有4列客车停靠,分别为K295、K296、6431、6432,日客流量100人次。

公路

卢龙县有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205国道、省道三抚公路过境。京哈高速境内长20千米,双向6车道,通往北京、哈尔滨,在卢龙设1个出口;102国道境内长25.57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北京、哈尔滨;205国道境内长13.4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深圳、山海关;省道三抚公路境内长26.59千米,双向2车道,通往抚宁县、迁西三屯营。县乡(镇)级公路47条,总长450千米。卢龙客运站,日均发送120辆客车,日客运量1510人次。

截至2021年末,卢龙县公路货运量348.8万吨,比上年增长30.7%;公路客运量5.50万人,与上年持平。客运周转量429.77万人公里,增长4.3%;货运周转量143107.11万吨公里,增长1.5%。

公共交通

截至2021年末,卢龙县实有公共汽车34辆(实际运营19辆),出租车184辆,运营班车37台。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卢龙县职教中心招生689人,在校生2930人,毕业生1151人。普通高中招生2172人,在校生6867人,毕业生2409人。初中招生3605人,在校生11195人,毕业生3759人。普通小学招生2294人,在校生18644人,毕业生3598人。特殊教育招生14人,在校生131人,毕业生21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6611人。

科学技术

2022年,卢龙县共有工程研究中心24个。全年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项,获得国家、省级资金支持158万元。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8件,比上年增加0.64件。授予专利权62件,比上年增长26.5%。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卢龙县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图书馆1个,文化馆1个。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3万人次,比上年减少56.8%。旅游总收入2.6亿元,比上年减少56.8%。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末,卢龙县共有医院和专业卫生机构9个,其中专业卫生机构1个,公立医院2个,民营医院6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7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2个,村卫生室397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2097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37人,注册护士90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621张,其中医院1161张,乡镇卫生院460张。全年总诊疗人次122.1万人,出院人数3.5万人。

社会保障

2022年,卢龙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9852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947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22610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9304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3306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167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484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8050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9593人。年末全县共有1041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8842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临时救助688人次。全县拥有养老服务床位1309张。

历史文化

编辑

地名由来

卢龙一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一说由卢龙塞而来。“卢龙”一名最早见于《三国志》,东汉时有卢龙塞(在今迁西县北潘家口一带),曹操曾引兵出卢龙塞东征乌桓。

一说由山名而来。《魏书·地形志》记载:北平郡“新昌县,有卢龙山。”明代《寰宇通志》载:“卢龙镇,唐《郡国志》在平州西百九里。其土色黑,有山如龙,故名。”

一说由河名而来。卢龙县西有漆水(古称玄水,今青龙河),清康熙十九年《卢龙县志》载:“卢者黑也,龙者水也,北人谓黑水为卢龙。以其城郭邻于漆河之义也。”

孤竹文化

卢龙县殷商时期为孤竹国都,在传国千年的历程中,这里一直是国都所在地,历史典故“夷齐让位”“不食周粟”也发生在这里。从1996年开始,卢龙县相继建成“孤竹文物馆”,成立“孤竹文化研究会”,创办《孤竹风》杂志,整理出版了《孤竹史稿》《卢龙记忆》《走近孤竹》等集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一体的书籍。2008年,申报“中国孤竹文化之乡”,2009年获批。

风景名胜

编辑

综述

卢龙县境内有永平府城墙、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两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桃林口长城、桃林口白衣庵、天主教永平主教府修道院、红山长城采石场遗址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代码头遗址、刘家口、重峪口等众多历史遗存,桃林口景区、孤竹文化公园、青龙河森林公园、元代码头遗址公园、河北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柳河北山、冀东抗战纪念馆、鲍子沟、六峪山庄、棋盘山等公园和旅游景区,以及卢龙博物馆、卢龙县图书馆、卢龙县文化馆、卢龙民俗博物馆等文博场馆。

永平府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平府城墙永平府城墙

永平府城墙位于卢龙县城西,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由指挥费愚将原来的“月牙城”向东拓建新城,数倍于前;因地形地势的缘故,又经多次拓建,形成了“三山不显,四门不对”的建筑格局。现存明代永平府古城西部城墙1100延长米,包括永平府城南门、大西门(含瓮城)和小水西门各一座。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位于卢龙县城内南门里十字路口处,为八菱形多层式石质建筑,幢高10米,分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幢身共分六层,现基本保存完好。底四层为石刻文字,上两层刻佛像,除第四层幢身为明万历年间所建外,其余为金代大定年间重修。1956年,被河北省批准公布为河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林口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桃林口长城,为明代长城桃林口段,位于卢龙县北部的刘家营乡桃林口村。桃林口关为明初所建,经历过多次的维修、改建、加固等工程。由桃林口至刘家口段长城中,石墙多于砖墙。桃林口所辖长城包括关城约6千米,敌楼22个。桃林口关是明蓟镇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是卢龙境内明长城中最大的关隘,现存桃林口关城一座,今关城四面均遭不同程度破坏,北墙保存较好。

天主教永平主教府修道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主教永平主教府修道院

天主教永平主教府修道院位于原卢龙古城内,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建筑面积1040平方米,占地面积2968平方米。2004年,被秦皇岛市政府公布为“秦皇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河北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长城采石场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山长城采石场遗址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燕河营镇城柏庄村西,距离重峪口关9公里的红山北坡,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口

刘家口和重峪口

刘家口过水关楼是河北境内保存最好的长城过水关楼,在河北省卢龙县城北34公里处,地处秦皇岛市西北隅,是秦皇岛境内长城最后一关,始建于明洪武初年。

重峪口

重峪口是明长城蓟镇重要关隘,位于卢龙县燕河营镇,为明朝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所建。原关口处筑有关门楼,毁于地震,现城墙上仅存一拱券小门。

桃林口景区

桃林口景区位于卢龙县刘家营乡桃林口村,地处青龙河河谷地带,有湿地(河滩)面积2342亩,是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和停留地。桃林口村一带的山场面积约2万亩,树木种类达120种。桃林口明万历年间(约1580年)建村,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当时这里桃树满山,又因地处长城关隘,故名桃林口。主要景点有千鹤回音、千层石浪、千卷石书、千顷芦苇荡、万鸟栖息湿地、知耻碑、八楼长城、大型风情滚水坝、千亩生态采摘园。

孤竹文化公园

孤竹文化公园

孤竹文化公园,是河北省卢龙县一座综合性公园,始建于2009年,依托城区中心天然河流——校场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势,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并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可观光,可游览,可运动,可休闲,是一座开放的、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2011年被河北省住建厅评为4星级公园。

青龙河森林公园

青龙河森林公园

青龙河森林公园位于卢龙县县城西部,西邻青龙河,东邻花溪路,南接102国道,设计总面积38公顷,占地面积7.23公顷,绿地率82.21%。2012年,卢龙县在原有青龙河防护林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青龙河森林公园一期工程;2017年,被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评为三星级公园。

元代码头遗址公园

元代码头遗址公园

元代码头遗址公园毗邻教场河,2018年以来,卢龙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契机,卢龙县舍弃近5亿元土地出让收入,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加大老城区公园建设,打造多层次的立体绿化空间,在县城的黄金地带建设了元代码头遗址公园等4个公园。

河北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

河北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

河北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是卢龙县2016年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复的全国唯一一个以人工渠道为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全长67.5公里,面积922.88公顷,其中湿地面积616.1公顷,湿地率66.76%,以青龙河和引青渠为主干,120座水库为枝杈,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等功能区。

冀东抗战纪念馆

冀东抗战纪念馆

冀东抗战纪念馆位于卢龙县柳河北山村,是冀东地区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冀东抗日武装先进事迹的纪念馆,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十二地委和专署的办公地。

鲍子沟

鲍子沟葡萄庄园鲍子沟葡萄庄园

鲍子沟景区位于卢龙县蛤泊镇,面积10平方千米,西临昌卢公路,与昌黎葡萄沟相邻,以盛产葡萄而闻名遐迩。食用葡萄有玫瑰香、巨峰、龙眼、维多利亚、马奶等30多个品种。主要景点有圣林湖水库、大平顶草原、20余个葡萄采摘园、情侣谷等,建有农家饭庄18家。

六峪山庄

六峪山庄位于卢龙县中北部燕山南麓,占地面积2300亩,是一个集生态种植、珍稀动物养殖、旅游观光、狩猎垂钓、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农林生态观光园。主要景点有田园餐厅、狩猎场、采摘园、野生动物园。娱乐项目有曲径游路、结辘水井、花轿驴车、野外拓展训练等。

书院山云居寺夷齐读书处遗址

书院山云居寺夷齐读书处遗址,位于石门镇高各庄西山,原有云居寺,西配殿供塑伯夷、叔齐泥像。寺北有井一方,小泉潺潺,终年不止。寺西之崖镌刻“夷齐读书处”五字,字在40-50厘米见方。寺前有碑,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立,庙属金代之物。今寺殿早已不存,仅余碑文、井、崖刻等遗迹。

阳山

阳山位于卢龙县城东南约15千米处,古时称首阳山。因山的形体似一座屏风,拱卫着卢龙古城的东南方向,故称之为“阳山列屏”。阳山中的人文古建筑早已毁坏。相传3000多年前,两位被后人称为圣贤之士的伯夷、叔齐,因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洞采薇而食,后双双饿死,现保留首阳山洞。

卢龙民俗博物馆

卢龙民俗博物馆

卢龙民俗博物馆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文化艺术中心北楼,建筑面积700平方米,馆藏1800余件卢龙地区民俗展品,展示了富有卢龙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让大家通过对历史遗存的回眸与思考,直观地了解卢龙,见证薪火相传的地域文化。

土特产品

编辑

卢龙粉丝

卢龙粉丝,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以卢龙所产优质甘薯为原料,采用传统技法与现代工艺相结合的方式组织生产,产品口味独特、营养丰富。“一奇”“十八里”“老疙瘩”“君颐”等品牌覆盖东北、华北市场。

2004年08月25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卢龙粉丝”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石门核桃

石门核桃,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石门核桃具有个大、仁丰、皮薄、易取仁、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高、风味香甜的特点,石门核桃有石门元宝、石门硕宝、石门龙珠、石门魁香4个品种。

2009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石门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京东板栗

京东板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迁西县、遵化市,秦皇岛市抚宁区、卢龙县、青龙满族自治县,承德市兴隆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平泉县、承德县、滦平县等11个县(市)现辖行政区域。

著名人物

编辑

古代

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田弘正

田弘正(764~821年),本名田兴,字安道,平州卢龙县(今河北省卢龙县)人。唐朝中期藩镇将领。

近现代

白眉初

白眉初(1876-1940),河北卢龙人,近代著名地理学家,南海“九段线”雏形的提出者,李大钊挚友,邓颖超的老师,并为邓颖超取名。

李书田

李书田,字耕砚,1900年2月10日生,河北省卢龙县新房子村人,当代世界知名工程学家,解放前曾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后移居美国。

顾金才

顾金才(1939年2月12日-),男,河北省卢龙县人。1965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防护工程与岩土工程加固技术及理论研究工作。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尤权

尤权,男,汉族,1954年1月生,河北卢龙人,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曾任中共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届中央书记处书记。

耿丽娟

耿丽娟,河北卢龙人,世界乒乓球双打冠军。

荣誉称号

编辑

1996年,卢龙县被命名为“中国甘薯之乡”。

2009年6月,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

2009年7月,卢龙县被民政部授予“千年古县”称号。

2011年7月,卢龙县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中华诗词之乡”。

2017年12月,卢龙县获评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县城。

2019年9月,卢龙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卢龙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1月,卢龙县入选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0年1月22日,卢龙县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

2020年12月,卢龙县入选复查确认保留称号的河北省文明县城名单。

2020年12月,卢龙县被评为2020年河北省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2021年1月18日,卢龙县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1月,卢龙县进入中央文明办确定的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2021年3月,被授予2020年河北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市、区)。

2021年4月,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6月21日,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12月,获得“2020-2021年度河北省人居环境进步奖”。

下一篇 藩镇割据

上一篇 平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