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二头肌 编辑
股二头肌系大腿后群肌之一。有2头,长头起自坐骨结节,短头起自股骨嵴中部,2头会合,以腱止于腓骨小头。可以屈小腿、伸大腿;屈膝时外旋小腿,受坐骨神经支配。
股四头肌:是人体最大的肌肉之一,位于大腿前面及外侧的皮下,几乎包绕股骨全长。起点由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其中一个头(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其余三个头起自股骨。四个头于股骨下端合成一个扁腱,跨过膝关节前面而止于胫骨粗隆。于腱的深面,腱内包绕髌骨。髌骨上部的肌腱部叫股四头肌腱,髌骨下部为髌韧带。
股二头肌扳机点
2.止点:腓骨头顶端,股骨外上髁,膝外侧副韧带,胫骨外上髁。
3.扳机点位置:大腿后外侧的中段。
4.牵涉痛:①膝关节后方;②小腿近端的后外侧;③大腿后外侧。
1.肌肉协调性的同步肌电分析
定性分析:从股直股和股二头肌的解剖学功能分析,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分别在膝关节的屈和伸的动作中担当主动肌。竞走是膝关节屈伸交替,连续向前迈进的周期性运动项目,所以,从理论上分析,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在膝关节的屈伸动作中建立一种协调的工作关系。在本研究中,将股直肌与股二头肌在完成三个复步中的积分肌电值按着时间顺序在同一坐标内进行拟合,可以直观地分析出二块肌肉在协调性方面的建立的工作关系。肌肉的表面积分肌电与肌肉用力程度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通过运动员肌电对应的同步运动技术图像分析可以看出,左腿股直头肌的放电活动从左腿前摆阶段开始逐渐增强,而此时股二头肌几乎处于非活动状态,股二头肌放电幅度明显增加出现着地支撑至后蹬结束阶段,完成伸大腿功能。在3.6m/s速度下,左腿后摆时相内,二块肌肉匀无明显的放电现象,出现了“共同间歇期”。因此说,在行走过程中,膝关节表现出屈与伸的外部动作特征,使股直肌和股二头肌肌电信号表现出“一张一弛”交替放电的特征。当速度提高到4.3m/s时,股直肌与股二头肌在低速下表现良好的协调性受到了影响,例如,在摆动腿在后摆阶段时,股二头肌和股直头肌的共同“间歇期”消失,而且在不同动作时相,出现了共同放电的放电现象。但是二块肌肉仍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放电节奏性和规律性,这一特征为二块肌肉具有协调性特征提供了实证依据。
定量分析:述分析可以证明,运动过程中,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积分肌电在时序特征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周期性和稳定性特征,二者在工作过程中建立了一种稳定而协调的工作关系。因此,在定量分析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协调性时,通过股直肌和股二头肌肌电模型的相关性分析来判断二者协调性的依据。相关系数越高,说明肌电信号越稳定、时序性越好。
股直肌和股二头肌的协调性对膝关节角度的影响 在3.6m/s和4.3m/s速度下,6名运动员膝关节角度与肌电模型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87和0.69,说明6名运动员在完成膝关节屈伸这一相同动作中,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发挥了相同的功能和作用,这也与股直肌和股二头肌解剖学功能相吻合。但是高速下的相关系数明显小于低速下的,说明股直肌和股二头肌间协调性的下降引起了运动中膝关节角度的变化。
2.结论
1)本研究采用的对竞走运动中股直肌和股二头肌肌电时序的相关性分析方法是可以作为一种分析肌肉协调性的手段。
2)竞走速度的提高引起了肌直股和股二头肌的协调性下降。对膝关节技术的影响表现为:摆动腿在后摆阶段膝关节角度增大、着地时膝关节角减小。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