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脑室 编辑
第四脑室 (fourth ventricle),形似帐篷,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上通中脑导水管,下接脊髓中央管。它还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是一扁形菱形腔隙,位于小脑前方,脑桥和延髓上半部的背方,其腔上连中脑水管,下接延髓中央管。第四脑室底为菱形窝,由脑桥和延髓背面下陷而成。室顶成自小脑上脚、前髓帆、一部分小脑、后髓帆和脉络组织。下外界包括:薄束结节、楔束结节和小脑下脚,上外界包括小脑中脚和上脚。第四脑室借脉络组织上的一个正中孔和两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高颅压
第四脑室肿瘤时,可出现高颅压症状,较早出现头痛、呕吐及明显的视乳头水肿。
肌张力
第四脑室压迫性病变常出现肌张力改变。如颈背肌肉张力增强。
平衡失调
前庭核受压或小脑蚓部受影响,均可出现平衡失调。有的病例以持续性平衡失调发病,行走困难,出现前倾或后倾。
神经症状
由于肿瘤扩散发展,晚期病例出现第Ⅶ、Ⅸ、Ⅹ、Ⅶ对颅神经症状。有的出现第Ⅴ、Ⅵ对颅神经麻痹。植物神经症状出现心律不齐、呼吸节律失调,血压不稳、多尿、糖尿。
脑室肿瘤
(tumor of fouth ventricle)
第四脑室肿瘤时,早期则出现颅高压症状,多为间歇性,有时与头位有关。急速转颈,可致头痛、呕吐加剧。晚期患者头痛明显,多在枕部,并向颈背及两肩扩散,早期则出现明显的视乳头水肿,时间稍长可致失明。
脑干肿瘤
(brain stem tumor)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多数缓慢起病,进行性加重,病程较长,少数病例有缓解和复发。除中脑肿瘤外,颅内高压征不甚显着,或至晚期出现。缓慢进行性交叉麻痹为本症突出特点,同时伴多发性颅神经损害,可出现强迫头位及眼球掩盖。
脑角肿瘤
(cerebellopontine )
本病进行较缓慢,症状发展常有一定顺序,以颅神经功能障碍为主,多见于病侧,听力障碍最常见,三叉神经感觉减退次之。约半数以上病人出现面瘫,约30%患者后组颅神经障碍。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少见,出现亦晚。半数病人出现视乳头水肿。
小脑肿瘤
(cerebelar hemisphere )
本症患者多数具有颅内压增高,并常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疼痛常位于后枕部,头痛发作日趋频繁,伴有恶心、呕吐、视乳头水肿及视力下降,有的出现复视。高颅压产生枕骨大孔疝时,病人表现强迫头位。常见三叉神经、面神经、听神经及舌咽神经受损症状及上下肢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头晕。
颅内肿瘤
(intracranial tumor )
起病多在原头痛的基础上突然加重,伴有呕吐及视乳头水肿等高颅症状,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废损。
部位一
位置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底为菱形窝,顶伸入小脑内。
部位二
沟通下通脊髓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借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第四脑室孔闭塞综合征
非交通性脑积,又称Dandy-Walker畸形、Dandy-Walker综合征。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