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松果体 编辑
人类松果体为长(5~8)mm、宽(3~5)mm的灰红色椭圆形小体,重(120~200)mg,其发育在7~8岁时达到顶峰。松果体位于间脑顶部,缰连合与后连合之间,四叠体上方的凹陷内,位于第三脑室顶,故又称为脑上腺,其一端借细柄与第三脑室顶相连,第三脑室凸向柄内形成松果体隐窝。松果体表面被以由软脑膜延续而来的结缔组织被膜,被膜随血管伸入实质内,将实质分为许多不规则小叶,小叶主要由松果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等组成。松果体不是天眼,跟感知力没有关系。
松果体的神经来自外周神经纤维,包括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连合神经和肽类神经。
2.分泌低血糖因子,其作用时间比胰岛素长,可达24小时。
3.松果体的活动显示出明显的周期性,一昼夜中褪黑素的分泌量随光照而减少,随黑暗而加多,据研究这可能影响睡眠和醒觉等活动。此外,松果体的活动还呈现月、季、年的周期,科学家们认为松果体可能通过这种方式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时间信号”,从而影响机体的“生物钟”。
其实,松果体跟感知力没有关系。阅读速度受制于神经系统的传递速度,任何速度都得面对人的机体极限,上限不可超越。凡是吹嘘能超出上限提高阅读速度的,都是骗局。
医学专家明确表示:“之所以将‘松果体’称为人类的第三只眼睛,是因为‘松果体’能够分泌一种名叫褪黑素的激素,让人感受昼夜交替的变化。”换言之,即便激发了“松果体”,也不能让人蒙眼识物。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