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骨 编辑
龙骨,指龙的骨,别义为一种中药名。另外指船或建筑的主干,龙比喻船或建筑物。在吉林省四平市伊通县二龙湖附近的水潭有龙骨的传说,传说1943年日本人在那个地方修水库,在潭底挖到了龙骨。
唐代
《唐年补录》载:唐咸通末,舒州刺史孔威进龙骨一具,因有表录其事状云:“州之桐城县善政乡百姓胡举,有青龙斗死于庭中。时四月,尚有茧箔在庭。忽云雷暴起,闻云中击触声,血如酾雨,洒茧箔上,血不氵于箔,渐旋结聚,可拾置掌上。须臾,令人冷痛入骨。初龙拖尾及地,绕一泔桶,即腾身入云。及雨,悉是泔也。龙既死,剖之,喉中有大疮。凡长十余丈。鳞鬣皆鱼。唯有须长二丈。其足有赤膜翳之。双角各长二丈。时遣大云仓使督而送州。以肉重不能全举,乃剸之为数十段,载之赴官。”
宋代辽国
《辽史·太祖本纪下》记:“神册五年(公园920年)夏五月庚辰,有龙见于拽刺山阳水上。上射获之,藏其骨内府”。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介绍过他出使契丹时所闻该事,元好问《续夷坚志》对该事谈的较详细,是条五尺小龙。
1934年营川坠龙事件龙骨图片
漫画家李滨生回忆里围观龙骨架的形态图
脊骨28节、骨质纹理类似野马牙齿骨、骨龄有化石感,是它几个特点。
营口市史志办编的《营口龙之谜》一书,有营口日报记者徐榕写的多篇文章,谈1934年的营川坠龙事件,其中的“我有龙骨”一文,谈孙正仁老人捐五块龙的牙骨,孙介绍,营口有的老医生本来不会接骨,却用他给的龙骨粉末把骨折伤者的骨接合了。
传说能够垒水
龙的下颌骨有小簸箕大,某人得到了一块,说是和普通的骨头差不多,不过很有神效,伤口出血了,把骨头研成末抹上一点立刻血就止住了而且连一点疤痕也没有,把龙骨研成末在水碗边抹上一圈,再向碗里倒水。即使水高出碗口几寸,水也不会从碗里流淌出去,只能看到水在碗上滴溜溜的打转。这是垒水。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