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提 编辑
摄提,为天皇时代所制纪元法,是“摄提纪”、“摄提格”的简称,以六十甲子为周期。在后世的传承中把摄提纪各岁星的多音节名称简化为一个字的干支名,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记载。 有说也为中国古星官名,司职定四季,列于大角星两侧,皆位于牧夫座。《楚辞·离骚》中有“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中文名:摄提
别名:摄提纪、摄提格
神话体系:中国古代神话
司掌:定岁,定四季
相关典籍:《尔雅·释天》、《楚辞·离骚》
定义:纪元法
岁名对照表
远古时代以天象空间变化来标示一年四季时间变化,天皇氏创制岁星名,以“岁”来表示四季转换周期,从上一个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岁”又名为“摄提”、“太岁”,用以纪元。岁以六十甲子(干支纪年法)为运转周期,循环往复,永无止境;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不过《史记》与《尔雅》的版本不一样。
「大岁在甲曰阏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强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维,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黓,在癸曰昭阳。」(语出《尔雅·释天》)
「岁阳,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
《三命通会》:天皇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十干曰阏逢、旃蒙、柔兆、强圉、著雍、屠维、上章、重光、玄黓、昭阳。十二支曰:困顿、赤奋若、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洽、涒滩、作噩、阉茂、大渊献。
《广雅·释天》:“天地设辟,人皇以来至鲁哀公十有四年,积二百七十六万岁,分为十纪。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叙命纪;七曰:循蜚纪;八曰:因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疏仡纪。” 古代传说,自盘古开天辟地至春秋鲁哀公十四年获麟,共分为十纪。其中“摄提纪”为第三纪。
据说属二十八宿中的亢宿,共六星。位于大角星两侧,左三星曰左摄提,右三星曰右摄提,“左摄提”、“右摄提”皆为星官名,为定季节星官。左摄提三星即牧夫座ο,π(π1、π2),ζ;右摄提三星即牧夫座η,τ,υ。
牧夫座
《韩非子·饰邪》:“初时者魏数年东乡攻尽陶卫 ,数年四乡以失其国,此非丰隆、五行、太一、王相、摄提……岁星数年在西也。”
《史记·天官书》:“大角者,天王帝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 司马贞 索隐:“摄提之言提携也。言提斗携角以接於下也。”
郝经(元)《纬亢行》:“纲纪梁栋两摄提,招摇玄弋动光煇。”
徐渭(明)《春兴》诗之三:“二月四日吾以降,摄提尚复指苍龙。”
木星
有说法认为木星即为岁星,亦名为摄提。
《史记·天官书》:“岁星一曰摄提,曰重华,曰应星,曰纪星。营室为清庙,岁星庙也。”
《甘石星经》:“岁星,他名曰摄提,一名曰重华,一名曰应星,一名曰纪星。”
“摄提格”,为多音节古越语,简称“摄提”。是古代岁星纪年中的太岁名,对应简化后十二地支中的“寅”。
「有初三皇君,三皇射,而二灵作。二灵后,乃有十纪」。(语出《路史》)
二灵者,中三皇之天皇、地皇。十纪之首九头纪,就是泰皇氏纪,亦曰泰皇纪。
《尔雅·释天》:“大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大岁,即太岁。
摄提
《后汉书·张纯传》:“今摄提之岁,仓龙甲寅,德在东宫。”
无名氏(唐)《冥音录》:“岁摄提,地府当有大变。”
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引《春秋纬》,谓十纪为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循蜚”作“脩飞”、“因提”作“回提”、“疏讫”作“流讫”,其余名目相同。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