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变辉石 编辑

硅酸盐单斜晶系的矿物

易变辉石易变辉石

易变辉石(pigeonite)是属于硅酸盐单斜晶系的矿物,属于辉石族矿物。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易变辉石

外文名:pigeonite

学科:晶体光学及光性矿物学

类别:辉石族矿物

晶系:单斜晶系

晶体形态:半自形短柱状-他形粒状

解理:具辉石式解理和(100)裂解

变化:常变为绿泥石、蛇纹石及假象纤闪石

硬度:6

比重:3.30-3.46

颜色:多色性,白、淡褐、褐、绿褐、黑色

条痕:灰白色

光泽:玻璃光泽

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化学式:(Ca,Mg,Fe)(Mg,Fe)Si2O6

命名

编辑

易变辉石是A.N.温契尔按其首次发现地-美国明尼苏达州的Pigeon Point命名的。中文名称有可能是因其产于火山岩的基质中,粒度较细小,容易蚀变变化而得名。

化学组成

编辑

易变辉石是贫钙的单斜辉石,含CaSiO8分子5-15%,与普通辉石相比含钙量低。易变辉石在火成岩中,在高温下为稳定矿物,在低温下通常转变成具普通辉石出溶薄片的斜方辉石。

结晶特点

编辑

沿c轴延长呈柱状或沿(100)呈板状,亦可呈他形粒状。

光学性质

编辑

薄片中无色,含Ti的类型具淡绿-淡褐色调。正突起高,正交偏光间干涉色可自二级靛蓝至二级橙黄,纵切面具倾斜消光,消光角一般为40°左右,正延长符号,有时出现沿(100)的双晶,可含有紫苏辉石或普通辉石叶片,它们沿易变辉石的(001)面分布。紫苏辉石或普通辉石也可以构成易变辉石的反应壳,反之亦可。易变辉石常具有磁铁矿、钛铁矿包裹体。光性方位与CaO的含量有关,当CaO含量小于7%时,光轴面垂直于(010),当含量大于7%时,光轴面与(010)平行,而当CaO含量约为7%时,Nm与Np数值相等,此时易变辉石便变为正一轴晶,光轴角也成为0°,前一种光性方位比较常见,无论何种光性方位,易变辉石的光轴角从不高于40°,这是它的最主要的一点特征。但同一薄片中不同易变辉石颗粒的光轴角也可不同。

成因产状

编辑

一般产于高温快速冷凝的熔岩(如玄武岩、粗玄岩、安山岩)及某些侵入岩(如辉绿岩)中,在岩浆岩中一般呈基质出现,有时呈斑晶产出。如易变辉石在缓慢冷却的岩浆岩(如辉长岩)中形成,则在(001)上可有出溶的普通辉石薄片,其后通过再生可转变为斜方辉石。变质岩中未见,在陨石中也有产出。

鉴定

编辑

易变辉石在单偏光镜及正交偏光镜下的光性与普通辉石的极为相似,其主要的区别是:在锥光镜下,易变辉石的光轴角很小,常接近0°;显近似一轴晶干涉图;通常不呈斑晶产出。易变辉石与斜顽辉石的区别是:前者突起较高、干涉色较高、消光角较大、2V明显较小。

下一篇 似长石

上一篇 斜方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