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中 编辑

中医术语

膻中膻中

膻中,别称元儿、胸堂、元见、上气海,出《灵枢 经脉》中。属任脉,位于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在胸骨体上,有胸部(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主治气喘、噎膈 、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操作方法为平刺0.3~0.5寸。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膻中

别名:元儿、胸堂、元见、上气海

隶属经络:任脉

功能: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

操作:平刺0.3~0.5寸

出处:《灵枢 经脉》

主治:气喘、噎膈 、胸痛

特殊主治: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主要配伍:配定喘、天突,宽胸宣肺降气

名称释义

编辑

膻指空腔,中指中央。因穴在玉堂之下的胸腔中部,适当两乳中间,且因膻中为心之外周,代心布令,居于胸膜之中,因名膻中。 

治法

编辑

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定位

编辑

前正中线,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解剖

编辑

在胸骨体上,有胸部(乳房)内动、静脉的前穿支;布有第4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

主治

编辑

气喘、噎膈 、胸痛、乳汁少、心悸、心烦、咳嗽。

操作

编辑

平刺0.3~0.5寸。

临床运用

编辑

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心绞痛、冠心病、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等。

配伍

编辑

配定喘、天突,宽胸宣肺降气,治哮喘、胸痛;

配少泽、乳根、足三里,理气通乳,治乳汁过少;

配心俞、内关、理气通络宁心,治心绞痛;

配中脘,气海,降气和胃,治呕吐;

配百会、气海,益气升阳,治气虚。

功效

编辑

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

附注

编辑

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相关论述

编辑

1.《灵枢·胀论》:“夫胸腹,藏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宫域也。”

2.《采艾编》:“膻中,上焦之气,此为中央。”

下一篇 金津玉液

上一篇 点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