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麦隆 编辑
喀麦隆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Cameroon,法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通称喀麦隆,是位于非洲中西部的单一制共和国,西方与尼日利亚接壤,东北与东边分别和乍得与中非相靠,南方则与赤道几内亚、加蓬及刚果共和国毗邻,国土面积475442平方公里,全国划分为10个大区,58个省,360个市镇,首都雅温得,人口2861万(2023年) ,约有200多个民族,主要有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赤道班图族等。
5世纪起外来部族大量迁入,并先后形成一些部落王国和部落联盟。1884年沦为德国的“保护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喀东、西部分别被法、英军队占领。1922年国际联盟将东、西喀麦隆分交法、英“委任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将东、西喀分交法、英“托管”。1960年1月1日法托管区根据联合国决议独立,成立喀麦隆共和国。1961年2月,英托管区北部和南部分别举行公民投票,6月1日北部并入尼日利亚,10月1日南部与喀麦隆共和国合并,组成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72年5月20日,喀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取消联邦制,成立中央集权的喀麦隆联合共和国。1984年1月改国名为喀麦隆共和国。
喀麦隆是非洲联盟的创始国之一,在非洲政治经济领域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中部非洲经济与货币共同体成员国之一,喀麦隆经济在共同体经济总量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中部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强国之一。 2022年喀麦隆国内生产总值442.1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580美元,经济增长率3.8%。
中文名:喀麦隆共和国
外文名:Republic of Cameroon(英语)La République du Cameroun(法语)
简称:喀麦隆
所属洲:非洲
首都:雅温得
主要城市:恩冈代雷、马鲁阿、贝尔图阿等
国庆日:1972年5月20日
国歌:《集合歌》
国家代码:CMR
官方语言:法语、英语
货币:中非法郎
时区:UTC+1
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保罗·比亚(总统)、迪翁·恩古特·约瑟夫(总理)
人口数量:2861 万(2023年)
人口密度:56.2 人/平方公里(2020年)
主要民族:富尔贝族、巴米累克族等200多个民族
主要宗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
国土面积:475442 km²
水域率:0.57%
GDP总计:489.6 亿美元(2023年)
人均GDP:1710 美元(2023年)
国际电话区号:237
国际域名缩写:.cm
道路通行:靠右行驶
人类发展指数:0.493(2013年)
中央银行:中非国家银行
所属国际组织:英联邦、WTO、伊斯兰会议组织
国家格言:和平、工作、祖国
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52名
主要学府:雅温得大学、杜阿拉大学
喀麦隆最早的居民是俾格米人的巴卡部落。说班图语的族裔最早也起源于喀麦隆的高地地区,但在欧洲人入侵前,大部分已经迁走。到1884年为止,国王—杜阿拉(Douala)是喀麦隆当地最具有权力的来自非洲本土的君主。
早在1472年,来自欧洲的葡萄牙海员已经开始在喀麦隆的海岸登陆。喀麦隆这个名字源自于盛产虾的河流Wouri,以前这条河曾经被命名为(虾河Rio de Camarões)。从1520年起,这里开始与葡萄牙进行象牙、棕榈油、原料糖贸易交易。这期间,贩卖黑人的奴隶交易在这里从未兴起。直至1820年,贩卖黑人奴隶贸易在喀麦隆也开始相继兴盛起来。最终在1840年7月10日,国王—杜阿拉(Duala)与英国签署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禁止贩卖人口、奴隶的公民条约(作为对比,美国在1865年、巴西在1888年才全面禁止贩卖人口、奴隶)。
喀麦隆
1960年1月1日,法属喀麦隆托管区在联合国授权的托管协议结束后进行了一次全民投票,确定脱离法国控制,国名定为“喀麦隆共和国”。与此同时,英国托管的喀麦隆同样也进行了一场全民投票,位于英属区的北部地区决定与尼日利亚合并,南部地区决定与喀麦隆合并(1961年10月1日),国名改为“喀麦隆联邦共和国”。1984年国名再改为“喀麦隆共和国”。这就是今天喀麦隆使用两种官方语言(英语、法语)的背景原因。
喀麦隆独立后上任的总统:芙拉人—阿赫马杜·阿希乔(Ahmadou Ahidjo)建立起一个血腥的独裁统治,并对一切反对者进行镇压。这期间阿希乔通过法国顾问的帮助,为了确保他的政权稳定,一直在进行血腥的镇压。1966年9月1日,建立起了一支名叫喀麦隆民族联盟Union Nationale Camerounaise(缩写:UNC)的统一党,并从1985年起改名为喀麦隆人民民主运动(Cameroon People's Democratic Movement缩写:RDPC)。
1972年喀麦隆通过改革,国家由原来的联邦制改为联合一体的共和制。
1982年11月6日总统阿希乔退位,继任者政府前总理保罗·比亚(Paul Biwa)成为新的喀麦隆国家元首,以及统一党喀麦隆民族联盟(UNC)的主席。1984年比亚赢得了大选,并挫败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政变。在之后建立起的新统一党喀麦隆人民民主运动(RDPC)中,比亚承诺要使喀麦隆全国实现更多的社会公平以及民主。
在1988年的大选中,比亚又一次赢得了多数,这期间他没有遇到任何竞争对手、候选人。
由于1980年代他的政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社会问题,这些事情重创了保罗·比亚和他腐败的内阁。由于受到反对党派的压力,总统比亚决定在1992年实行自由大选,结果是:比亚再次赢得大选。大选结果表明,统一党RDPC获得89个议席,必须与最大的反对党UNPD(65个议席)联合执政。
1997年通过法国帮助送给他的反对派竞争者,保罗·比亚巧妙的利用这名法国派来的反对派候选人获得了大选的绝对多数议席,并在大选后的第二年得到了确定。
区域位置
喀麦隆
喀麦隆的热门目的地:雅温得、马鲁阿、丰班、杜阿拉、林贝、巴门达,克里比。
景点
巴门达
喀麦隆西部城市,西北省首府。在巴门达高地上。人口5.9万(1981)。皮革、咖啡、烟草集散地。公路通雅温得、林贝。有艺术、科技专科学校。多名胜,旅游业颇盛。
克里比
喀麦隆西南部港口。濒几内亚湾。人口1.3万(1981)。位处热带雨林地带边缘,是附近农产品和鱼类贸易中心。输出象牙、可可、木材和咖啡。有食品、水电等厂。海滨风景美丽。公路通杜阿拉。有飞机场。克里比号称喀麦隆的蓝色海岸,除了优美的风景,当地还盛产鱼类等海产品,最著名的要数克里比虾,在喀麦隆全国都属于知名品牌,此外,当地渔业资源丰富,除了大型捕鱼船,走在当地的海滩,经常看到当地人用原始的拉网方式进行捕鱼活动,虽然方式落后,但是每次都有不小的收获。
林贝
贝自位于喀麦隆西部沿海,冲浪者的天堂。旧称“维多利亚”,喀麦隆西南部港市。濒几内亚湾,东北距布埃亚约10公里,有公路相通。湾口有岛屿屏挡,码头水深10~12米。农产品重要集散中心。输出香蕉、橡胶、可可、咖啡、棕仁等。有棕油厂。市郊动、植物园较著名。公路通蒂科、杜阿拉,有飞机场。黑沙滩坐落于喀麦隆西南区林贝海滨,火山腰间喷出的熔岩和火山灰,大量地朝着大海方向流动,熔岩流向了大海深处,而火山灰就与海滩上的泥沙糅合在一起。由于海水和风力长年累月的作用,熔岩与泥沙合二而一,变成了这个有点巧克力色的黑沙滩。这个沙质优良的黑沙滩是喀麦隆独一无二的天然景观,据说还有特殊的理疗功能,不仅吸引了喀麦隆和非洲的游客,而且欧美的游客也纷至沓来。最近几年,凡是到喀麦隆来的西方游客都把林贝的黑沙滩作为第一景点选择。
丰班
喀麦隆西北部城市。人口4.14万(1981)。建于18世纪。为巴蒙王国古都有古宫殿和博物馆。咖啡、可可、可拉果、烟草重要集散中心。铜、竹、藤、木制品手工业较著名。公路通杜阿拉。有航空站。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