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廉 编辑
下廉,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别名手下廉。属手阳明大肠经。位于前臂,肘横纹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桡侧腕短伸肌及桡侧腕长伸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分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主治肘臂痛、头痛、眩晕、目痛、腹胀、腹痛。直刺0.5-1寸。
别名:手下廉
出处:《针灸甲乙经》
隶属:手阳明大肠经
功能:清胃调肠,疏风清热,通络安神
操作:直刺0.5-1寸
主要配伍:配幽门穴、太白穴治泄利脓血
侧边曰廉。屈肘侧置,穴在前臂桡侧外缘,上廉下一寸处,故曰下廉。
清胃调肠,疏风清热,通络安神。
位于前臂,肘横纹下4寸,阳溪与曲池连线上。
在桡骨的桡侧,桡侧有桡侧腕短伸肌及桡侧腕长伸肌,深层有旋后肌。有桡动脉分支。分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深支。
1、肘臂痛。
2、头痛、眩晕、目痛。
3、腹胀、腹痛等肠腑病证。
侧腕屈肘,在阳溪与曲池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取穴。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1、现代常用于治疗前臂及肘部肿瘤、头痛、眼痛、膀胱麻痹、血尿、下腹部痉挛、腹痛、心前区痛、哮喘、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结核、乳腺炎等。
2、现代研究,在X线钡餐观察下,针刺下廉穴可使胃蠕动增强。
1、配幽门穴、太白穴治泄利脓血。
2、配阴市穴、承山穴、复溜穴、中封穴、大敦穴治腹痛胀满,小腹痛。
3、配五处穴、神庭穴治头风。
4、配太溪穴、兑端穴、阴谷穴治小便黄。
5、配昆仑穴、太渊穴、阳溪穴治狂言。
1、《会元针灸学》:“下者,廉是分内侧,内外两片,下居者上廉之下,故名下廉。”
2、《腧穴命名汇解》:“下廉,廉者,形如菱角之状。因该穴在曲池下四寸,屈肘握拳,是处肌肉隆起,形如廉状,因名下廉。”
3、《针灸甲乙经》:“溺黄,下廉主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