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刺 编辑
中医基础针灸术语,指针刺时,针体进入组织较深的程度。常以施针者获得针感较深为宜。一般在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较深,属于寒、实证候,或体质较为强壮及感应迟钝者可施行深刺。
中文名:深刺
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出处:《灵枢·终始》
深刺,指针刺时,针体进入组织较深的程度。常以施针者针感得气较深为宜。出自《灵枢·终始》:“脉实者,深刺之。”又:“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阴也,深刺之。”一般在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或病变部位较深,属于寒、实证候,或体质较为强壮及感应迟钝者可施行深刺。凡肌肉浅薄处的穴位,如需深刺者,可采用斜刺或横刺的方法。
针刺的深浅,是根据腧穴部位特点和病情需要,在针刺得气取得疗效前提下,结合患者体质、针刺时令等因素,正确掌握针刺深度。《素问·刺要论》:“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有至理,无过其道。”说明针刺深浅当因病而施,在《针灸甲乙经》卷三种,有342穴针刺深度的记述,后世诸家多以此为据。近代以来,各穴针刺深度大多有增无减,但必须指出,针刺深浅应该正确掌握,以确保安全而取得针感为原则。
1、根据腧穴部位定深浅。常于肌肉丰厚处深刺。
2、根据证候性质定深浅。寒证、实证宜深刺。
3、依据疾病部位定深浅。一般在里、在筋骨、脏腑宜深刺。
4、依据体质定深浅。一般肥胖、强壮、肌肉发达者,宜深刺。成人深刺。
5、依据时令定深浅。“春夏宜刺浅,秋冬宜刺深。”
6、依据得气与补泻要求定深浅。针刺后浅部不得气,宜插针至深部以催气;深部不得气,宜提针至浅部以引气。有些补泻方法要求,先浅后深,或先深后浅,此时应依据补泻要求定针刺深浅。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