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淡 编辑
病症名。指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淡而无味,常伴有不思饮食。
中文名:口淡
出处:《景岳全书·杂证谟》
类别:中医基础术语
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淡而无味,常伴有不思饮食。
口淡是指口中味觉减退,自觉口内淡而无味,常伴有不思饮食。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又名口淡无味。一般皆有纳谷不香,食欲不振等症状。前人又称本症为“口不知味”。
一、病因病机
1、脾胃虚弱
饮食失节、大吐大泻、久病失养等原因,致使脾胃之气虚惫,运化转输失职,不欲饮食,口淡无味。
2、湿阻中焦
外湿入侵脾胃,或因饮食所伤,脾运不健,湿浊内生,湿阻中焦,故口淡黏腻无味。
二、分型论治
1、脾胃虚弱
临床表现:口淡,食不知味,不欲饮食,神疲短气乏力,脘痞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缓弱。
治法:益气健脾和胃。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藿香、蔻仁、谷麦芽等。
2、湿阻中焦
临床表现:口淡粘腻,饮食无味,纳呆,胸脘痞闷,恶心呕吐,便溏,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
治法:芳香辟浊,化湿醒脾。
方药:藿朴夏苓汤、三仁汤等。
三、调护
口淡之人常因脾胃虚弱及湿阻中焦引起,因此在平素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之品以防损伤脾胃,助湿。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