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病治阳 编辑

治疗方法

中于阳则流于经。此病始于外寒,络归外热,故以治风寒之邪,治其各脏之;非止风寒而已,六淫湿、暑、燥、火,皆五脏所受,乃筋骨血脉受邪,各有背上五脏以除之。

基本信息

编辑

中医病名:阴病治阳

出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阴病治阳

编辑

指治疗原则。阴分偏盛偏衰的病证,用调整阳分的方法使阴阳恢复平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寒损伤

编辑

例如水肿病,唇舌色淡,语言低怯,手足不温,小便不利或清长,脉沉迟,用实脾饮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针刺阳经

编辑

②疾病症状在阴经,可针刺阳经穴位进行治疗。

下一篇 调整阴阳

上一篇 至真要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