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 编辑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Tianjin Rail Transit Jinjing Line),又称“天津市域(郊)铁路津静线”,是中国天津市境内首条市域快速轨道线路,于2021年2月11日开工 ,于2024年9月28日开通运营首开段(京华东道站-团泊医学园站) ,标志色为粉色。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工程北起京华东道站,途经静海区、西青区,贯穿团泊新城,南至团泊医学园站 。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线路全长约13.4千米,其中高架段长约11.4千米,路基段长约1.4千米,地下段长约0.6千米;共设车站3座,均为高架站 ;采用3节、6节编组B型列车混跑,设计最高速度为120千米/小时 。
中文名: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
外文名:Tianjin Rail Transit Jinjing Line
别名:天津市域(郊)铁路津静线、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
代表色:粉色
开通日期:2024年9月28日
运行时间:06:00-22:32
轨道类型: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起止站点:京华东道站-团泊医学园站
线路长度:13.4 km
车站数量:4座
车辆编组:6节编组B型列车
最高速度:120千米/小时
运营单位:天津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规划时期
2020年11月3日,天津中心城区至静海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团泊西~京华路)(后称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社会稳定风险调查公众参与公告公示 。12月15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了《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2019-2035 年)》,津静线在列 。
2021年1月18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公示了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情况 。2月7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批复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4月1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 。4月15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6月24日,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委托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6月25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信息公示 。7月13日,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了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 。7月16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7月28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公示及公众参与说明公示 。8月13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情况的公示 。9月6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批复了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12月24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文公示及公众参与说明公示 。
2022年1月24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受理情况公示 。2月17日,天津市生态环境局批复了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环境影响报告书 。
2024年5月30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局西青分局公示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精武站~京华东道站区间设计方案总平面图 。
首开段(京华东道站-团泊医学园站)
2021年2月11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正式开工 。
2022年2月17日,跨独流减河段水中部分主体工程进入施工阶段 ;9月19日,跨独流减河大桥工程墩柱全部浇筑完成 。12月,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首个悬浇梁合龙 。
跨北华路悬浇梁桥合龙
2024年2月5日,精武主变电所日前实现送电一次成功 。3月31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全线“短轨通” 。4月10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全线“电通” 。4月14日晚,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实现“长轨通” 。5月5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弱电工程传输、无线系统全线贯通 。5月6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完成全线接触网送电、全线冷滑试验及全线热滑试验 。6月3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完成静态验收工作 。6月5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与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调整工程取得空载试运行授权,同步进入试运行阶段 。6月18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完成全线车站站台门系统5000次开合试验 。7月,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列车和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进行联调联试 。7月19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调整工程信号系统正式接入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 。7月24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调整工程电力监控系统(PSCADA)成功接入天津轨道交通控制中心 。9月1日,天津地铁集团完成团泊健康城站和团泊医学园站周边1025米道路恢复工作 。9月9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完成初步验收各项检查 。9月13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组织完成运营安全评估反馈会 。9月28日,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开通运营 ,至10月8日全线全运营时段均可试乘 。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列车
车站列表
站点 | 所在行政区 | 换乘线路 | 站台形式 |
---|---|---|---|
京华东道站 | 西青区 | 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部分跨线运营) | 半地下车站 |
精武站 | —— | 双岛四线高架三层站 | |
团泊健康城站 | 静海区 | 双岛四线高架三层站 | |
团泊医学园站 | 高架二层站 | ||
参考资料: |
线路走向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北起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京华东道站,南接团泊医学园站,途经西青区和静海区两个行政区,沿荣华道和团泊大道敷设 。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线路走向图
运营时间
截至2024年9月,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运营时间为06:00至22:36 ,各站点的首末班车时刻如表:
车站 | 首班车 | 末班车 | ||
团泊医学园站方向 | 京华东道站方向 | 团泊医学园站方向 | 京华东道站方向 | |
京华东道站 | 06:06 | —— | 22:04 | —— |
精武站 | 06:09 | 06:08 | 22:07 | 22:32 |
团泊健康城站 | 06:14 | 06:02 | 22:12 | 22:26 |
团泊医学园站 | —— | 06:00 | —— | 22:24 |
参考资料: |
运行间隔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开通初期运营后,高峰时段行车平均间隔为10分钟,全天最大行车间隔15分钟 。
车辆设施
津静线列车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初期采用地铁制式列车,初期为3节、6节编组B型列车。列车采用了高强度铝合金车体的B2型列车,单节车辆长约20米、宽2.8米、高3.8米。车辆外观造型采用前卫的设计风格,造型棱线起伏转折丰富,硬朗充满力量感 。列车采用智能空调系统,根据车厢内、外部温度和载客量对车厢温湿度及通风量进行智能控制,空调侧向送风,体验感更加明显。每节车厢均配备超大LCD动态地图显示屏,车厢拥挤度、车辆运行速度、预计到站时间、站台站厅布局等信息一目了然。车厢照明采用智能调光的LED灯具,根据外部的环境来智能控制室内的明亮度,舒适柔和。车厢中间设便民无线充电和USB充电位置,供乘客使用。车厢中部设置靠座和轮椅的固定装置 。
运行系统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初期与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共用梨园头车辆段 。
技术难题
建设难题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成功攻克跨独流减河施工、两种制式的轨道共线联通运营调试等技术难点 。
技术创新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运用了以下新技术:
1.探索出一条“铁路+地铁”同步验收模式;2.
首次运用新一代柔性直流牵引供电系统、正线停车技术、车辆3+3灵活编组技术,创新性运用柔性直流牵引供电、光伏发电等一系列新技术;3.
首次在线路采用全封闭式声屏障;4.
首次采用一体式消防泵组和装配式二次给水泵房;5.
建成中国全国首个柔性牵引供电绿智融合示范工程;6.
在京华东道站设置光导管采光系统,将自然光巧妙引入,有效改善室内光环境,提升乘客出行体验;7.
采用分散式空调系统,提升通风效果,实现节能减排 。
重点工程
跨独流减河特大桥
跨独流减河特大桥长1103米,与既有团泊新桥并行,由三联悬浇梁组成。因其跨越多条重要管线、穿越团泊鸟类自然保护试验区及独流减河行洪河道,施工组织协调难度大,施工风险高,是津静市域(郊)铁路首开段工程的关键控制性节点和最大风险点,于2024年9月15日合龙 。
跨荣乌高速悬臂
该段线路在团泊大道上跨荣乌高速,上跨段悬臂连续梁全长143米,分35个块段,采用挂篮施工,工期紧、难度大、风险高。一是团泊大道车流量大,占路施工安全风险高,交通导行压力大。二是施工点位被夹在团泊大道团泊新桥左、右幅之间,施工作业面宽度仅10.5米,小里程侧紧邻西南环铁路,大里程侧上部存在220kV高压线,场地狭小,大型起重吊装设备无法使用;三是施工期间面临“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等假日出行高峰,施工点位下方荣乌高速车流量大,高空落物风险高、隐患大。该段线路于2023年7月12日合龙 。
跨北华路悬浇梁桥
跨北华路悬浇梁桥桥长390米,由1联70米+125米+125米+70米悬浇连续箱梁组成,跨度大,最大梁截面高度为8米。因上跨车流量大的北华北路、南路,施工安全风险高、施工组织难度大,是工程架梁通道关键控制性节点,于2023年4月7日合龙 。
车站设计
车站内建筑空间设计与区域文化相互融合,将“一站一景脉动‘静西’”的设计理念展现得淋漓尽致 。
| 团泊医学园站 以传统中医药文化为基础,装修设计中采用中医中草药柜的设计,并搭配中草药名,进入车站就能“闻到”浓浓的“药香”。 |
| 团泊健康城站 以周边体育产业为设计思路,车站天花板选取了跑道与表达速度的线条造型,并搭配了奥运五环的配色,寓意天津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
| 精武站 将霍元甲“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融入站内空间,进一步弘扬中华武术精神。 |
| 京华东道站 设置“津盛之窗”艺术墙,以天津多个地标建筑为背景,多种交通方式交相辉映,表现地铁5号线与津静线首开段在此交汇“融合”的场景,是展现津门交通、商贸繁盛场景的一扇窗口。 |
参考资料: |
整体规划
根据《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2019-2035年)》,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定位为津城核心区与静海城区之间快速联系线路,并向滨海国际机场延伸。沿线串联静海城区、团泊西区、文化中心地区、海河柳林地区及滨海国际机场等重点发展地区 。
津静线规划图
主线
津静线主线西起子牙产业园站,东至滨海国际机场站,途经静海区、西青区、河西区、河东区和东丽区,串联了静海北站、团泊新城西区、文化中心、天钢柳林副中心及滨海国际机场。线路主要沿规划主干路一、团泊大道、津涞公路、郁江道、友谊路、乐园道、古海道、富民路、海河东路和丰安路敷设。
线路全长54.1千米,共设站11座,其中含3座高架站,8座地下站,平均站间距5.4千米,最大站间距11.6千米。
车站名称 | 换乘线路 | 所在行政区 |
---|---|---|
主线南段 | ||
子牙产业园站 | —— | 静海区 |
静海西站 | ||
静海北站站 | ||
主线北段 | ||
于边邓路站 | —— | 西青区 |
紫金山路站 | —— | 河西区 |
文化中心站 | 天津轨道交通5号线 天津轨道交通6号线 天津轨道交通11号线(在建) 天津市郊铁路津滨线(规划) | |
尖山路站 | —— | |
环宇道站 | 天津轨道交通10号线(在建) 天津轨道交通11号线(在建) | 东丽区 |
海河南路站 | —— | |
新立站 | 天津轨道交通9号线 | |
新兴村站 | 天津轨道交通4号线 | |
滨海国际机场站 | 天津轨道交通2号线 天津轨道交通Z2线(在建) | |
注:除与既有线路的换乘车站外,其余车站站名均为暂定名,已开通不做描述 |
支线
津静线规划设置两条支线,其中一条起于南站,途经工西路站,在于边邓路站接入主线。另一条起于大邱庄站,途经健康产业园站和国际医学城站,在团泊西站接入主线 。
车站名称 | 换乘线路 | 所在行政区 |
---|---|---|
南站站 | 天津轨道交通3号线 | 西青区 |
工西路站 | —— | |
于边邓路站 | —— | |
注:除与既有线路的换乘车站外,其余车站站名均为暂定名。 |
车站名称 | 换乘线路 | 所在行政区 |
---|---|---|
大邱庄站 | —— | 静海区 |
健康产业园站 | ||
团泊医学园站 | ||
团泊健康城站 | ||
注:除与既有线路的换乘车站外,其余车站站名均为暂定名。 |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建成后将团泊新城西区引入天津市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网络,可引领团泊新城及静海区快速发展 。随着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的开通,也较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需求,通行时间也被压缩。从穿梭不断的客流能看出,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对于沿线的消费带动作用也开始逐渐凸显 。(津云 评)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作为连接津城核心区与静海城区之间的重要线路,能实现外围新城、对外枢纽和城市中心的快速通达,有效引领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及静海区经济社会跑出“加速度”,是天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撑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的重要举措 。(央广网 评)
天津轨道交通津静线首开段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中心城区与静海、西青远郊地区沟通联系,沿线居民区、医院、高等院校、企业周边群众出行更加便捷,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助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评)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石家庄地铁2号线
上一篇 天津轨道交通11号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