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 编辑

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

城市公交城市公交

泛指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但无论哪种解释,公共交通都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有收费提供公共交通服务的运输方式,也有极少数免费服务。公共交通系统由通路、交通工具、站点设施等物理要素构成。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城市公交

外文名:city bus

释义:所有收费提供交通服务的运输方式

要素:公共交通系统由通路、交通工具等

性质:公益事业,民生工程、方便快捷

地位:人民群众基本出行权益至关重要

缘起

编辑

公共汽车的概念系由公共马车(Omnibus)发展而来。虽然在1662年的法国巴黎,就有类似公共马车(Omnibus)的运输服务“五索尔马车”出现,一度颇受大众欢迎,然而由于巴黎议会颁布的法令不允许“士兵、随从、仆人和其他劳动者”使用这项服务以及车资涨价,使得“五索尔马车”在15年后便走入历史。而公共马车(Omnibus)变得普及则是1820年代的事。

1824年,英国道路收费站管理人John Greenwood,在曼彻斯特(Manchester)与彭德尔顿(Pendleton)经营公共马车(Omnibus)服务,驾驶人应乘客请求随时让乘客上下车。

1826年,法国退休军官 Stanislas Baudry 在法国西北部的南特(Nantes)市郊开办磨面坊,将蒸汽机排出的热水供人洗澡而兴建公众浴场,并提供南特市中心与公众浴场之间的接驳马车服务。当他发现有些市民利用他的接驳马车作为移动手段,但并非前往他开设的公众浴场,他开始将接驳马车事业化,成立企业提供公共马车(Omnibus)服务。

1829年7月4日,世界第一辆校车的制造商,英国人George Shillibeer的公共马车(Omnibus)出现于伦敦街头,他开设了帕丁顿与英格兰银行之间的路线,并于沿线设新路(New Road)、萨默斯镇(Somers Towns)与市路(City Rd)等停靠站,每日每个方向4班。不到十年,这一服务在法国、英国及美国东岸各大城市(如巴黎、里昂、伦敦、纽约)得到普及。

在公共马车(Omnibus)普及化后,蒸气式公共汽车(Steam buses)与无轨电车(Trolleybuses)陆续问世。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引擎(发动机)技术逐渐成熟,平治于1895年做出第一辆以内燃机驱动的公共汽车Benz Omnibus。

大部分公共汽车仍以汽油、柴油引擎为动力。近年有些国家开始研发使用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油电复合动力和纯电力驱动的公共汽车。

发展

编辑

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交通运输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运行和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推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健康发展,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平稳有序运行,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文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出行权益至关重要。

2010年,全国拥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42.05万辆、45.82万标台,比上年底分别增长2.1%和3.2%。拥有轨道交通运营车辆8285辆、21165标台,分别增长51.2%和55.8%。出租汽车运营车辆122.57万辆,增长2.7%。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城乡、区域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城镇化和机动化进程逐步加快,将是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发展和迅速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实现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健康发展、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公共交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推进城市交通向更便捷、更清洁、更和谐的方向发展。其中,1000万人口以上城市、300万人口以上城市、100-300万人口城市以及100万人口以下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分别要达到40%以上、35%以上、25%以上以及达到15%以上。综合来看,中国城市公交行业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

2023年10月20日消息,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7.8万条,去年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量达353.37亿人次,每天服务近1亿人次出行。

结构特点

编辑

世界各国城市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进程,受本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差异较大,而且由于城市所在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地位不同,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也各具特色。在城市公共交通结构中一般主要包括公共汽车、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快速有轨电车、地下铁道和出租汽车等客运营业系统。随着城市的发展,铁路市郊旅客运输亦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一些有河湖流经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还包括有轮渡。在山区城市中,索道和缆车的运输也有所发展。磁悬浮客运交通以及无人驾驶的出租客车系统正处于试用阶段。

中小城市中一般以公共汽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等为主要客运工具,其特点是灵活机动,成本相对较低,一般是城市公共交通的主题。

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高速铁路,该系统可以快速的运载大批量乘客,出现在我国一些特大城市,例如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它运量大,速度快,可靠性高,并可促进城市土地开发及商业经济带的形成,但造价很高,一般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架。

辅助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出租汽车、三轮车、摩托车、自行车,以满足乘客不同的出行要求,在城市公共交通中起着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特殊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轮渡、缆车等、该类公共交通受到地理条件的约束,一般在特殊条件下使用。

在现代大城市中,快速有轨电车、地下铁道等系统逐渐发展成为城市交通的骨干。公共交通工具有载量大,运送效率高,能消耗低,相对污染小和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在交通干线上这些优点尤其明显。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有些机关团体的自备客车参与了本单位职工上下班的接送运输,它在客观上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一支辅助力量。

交通礼仪

编辑

公共交通是大众集中的一个地方,因此注重礼仪很重要。

1.

候车时的文明礼仪2.

候车时要在站台或指定地点等候车辆,不要站在车道上候车。3.

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4.

上、下车的文明礼仪5.

等车辆停稳后,依序上下车,不要争先恐后。6.

遇太拥挤的车辆,不要上车,如强行攀立车门,容易发生危险。7.

上下车时,先下后上,不要争抢;由前门上车,后门下车。礼让妇女、老人和孩子先上车。8.

上下车要礼让,不乱跑,不乱跳。9.

扶助老弱妇孺、残障者先上车。10.

下车后,不要从车前或车后穿越道路,等车开走后,才可通过。11.

车内文明礼仪。12.

上车后尽量往里走,不要站在车门口。13.

乘客乘车应文明礼貌,主动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婴者让座。14.

上车后应当注意乘车安全和妥善保管好所带财物,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窗外。15.

乘客应遵守公共道德,不要在车辆内嬉戏、大声喧哗,车厢内禁止吸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不得兜售商品和散发广告。16.

在车厢内不要和司机闲谈及妨碍驾驶员正常操作。17.

不要为同伴预占座位。18.

保持车厢和站点的环境卫生;雨雪天,妥善放置所携雨具,以免影响他人。

下一篇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上一篇 大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