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头外砂机场 编辑
汕头外砂机场(ICAO:ZGOW;IATA:SWA),1974年4月15日建成,位于汕头市区东北方向,汕头机场地处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距离汕头市中心11.4公里,机场等级为4D级,跑道长2500米,可起降B757、A320等中型飞机。
中文名:汕头外砂机场
外文名:Shantou Waisha International Airport
ICAO代码:ZGOW
IATA代码:SWA
通航日期:1974年4月15日
所属地区: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
飞行区等级:4D
跑道数:1条
民国时期
战前汕头机场建设
1928年,驻汕头的61师师长蒋光鼐奉命在汕头筹建军用机场,他命参谋处长华振中,会同汕头市府工务科科员容英杰在汕头东区勘查选择机场用地。经多次勘看,选定崎碌尾时属澄海管辖的龙眼乡及长寮乡之间长约2千尺、宽1千尺的田园坦地为机场用地。征地、填土等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
1930年1月,机场马路即将动工,当时因为规划内的土地有一些妨碍施工需要拆除的建筑,牵涉属于聿怀、华英两所学校的校产。聿怀学校属于英国长老会产业,华英学校同样属于英国人产业,如果要拆除,还需与英国领事馆方面交涉。为了加快机场的建设进度,市府决定变更路线,绕开此两处校产。
1930年底,军用机场建成交军方使用。
1939年6月21日,日军侵占汕头,机场也被日军占领。日军深知汕头机场的军事价值,不仅没有破坏机场的各项设施,还将机场毗邻的金砂乡和华坞乡两乡的农田强行征用,将机场进一步扩建。
1945年日本投降后,机场由民国政府空军接收使用。
战后民航站的设立
关于汕头航空站成立的报道
1946年10月26日,汕头市商会召开理监事联席会议,会议通过了一系列议决。其中第11条内容为“电请交通部来汕设立航空站”,开启了战后汕头民航事业的建设。
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南京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时任市长翁桂清出席。期间,他亲自向交通部再次请求在汕头设立航空站。
1946年12月17日,《岭东民国日报》和《华侨日报》等报同时刊登了相关新闻,称市长翁桂清向交通部请求在汕设立航空站,交通部已委派中央航空公司厦门办事处主任郑创模来汕筹备。12月16日,郑创模到汕头市府拜访,市政府李蔚治主秘与其商谈,内容主要有该公司将设汕头站,每日由广州至汕头、厦门、上海往返。
1947年2月3日,汕头市政府批准中央航空公司在汕头设立“沪港汕”汕头航空站办事处,同时在利安路9号设立无线电台,用于该航空公司的通讯联系。
抗战胜利后,汕头的民航事业有所发展,1947年2月,中央航空运输公司(办事处在外马路225号)奉交通部令率先来汕建立航空站,之后中国航空公司(办事处设于外马路87号)、国泰太平洋航空公司(居平路元兴巷12号)、西南航空公司(办事处在至平路)、民国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的空运队(后改隶交通部民航局)和空军的空运大队等机构,亦先后到汕设立运营点,开通多条经汕头的国内及国际航线。
汕头机场移交民航站管理
关于汕头机场移交民航管理的报道
1947年11月12日,汕头机场候机室竣工。汕头机场候机室是由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合资兴建的,为机场由原来空军管理逐渐过渡到由民航局汕头站管理作准备。
1948年1月起,汕头机场奉令划交民航机构管理。1月5日,民航局代表沈德熊与汕头空军站负责人完成机场移交手续的签字。汕头机场移交后,交民航局管辖的中国航空公司汕头办事处具体管理。
1948年下半年,随着民航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汕头机场的重要性备受交通部关注。11月,戴安国又亲自来汕视察汕头机场。委派胡汉龙为汕头民航站站长。同时,考虑到原来空军的指挥塔已经不适用于日益发展的民航业务,民航局又拨款给汕头机场,并配备各重要器材,建设一座全新的机场指挥塔。
至1949年4月,经汕头的航空线达十多条,基本被中国、中央两家航空公司垄断。
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溃逃时将机场跑道炸毁,机场旧址后来建起住宅区。
新中国成立后
1974年,汕头机场候机室是几间简陋平房
1974年4月15日,中国民用航空汕头站成立。同日,汕头至广州航线正式开通,汕头机场开始民航运输业务。 刚开航时,汕头机场只能起降安24等小型客机,候机室是一座面积250平方米的简陋平房,仅汕头至广州1条航线,年发运旅客4万人次。
80年代汕头外砂机场正在登机中的运7飞机
1986年12月31日,首期扩建工程竣工,跑道从1800米延长到2500米。
1987年,汕头至曼谷、北京、上海航线相继开通。 (参见:国务院关于汕头机场对外开放问题的批复)
1989年和1996年,汕头机场经历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扩建改造。
汕头外砂机场历史民航登机牌
1997年,第九届世界潮团联谊年会在汕头召开,为迎接海内外嘉宾,汕头市委市政府出资1.8亿元改造机场,使候机楼面积达到2.3万平方米,停机坪面积增至7.2万平方米,停机位达到11个,还安装了4座现代化的登机桥。
2004年4月15日,民航机场实行属地化改革,汕头机场变成广东省机场集团公司的全资直属公司。
汕头机场对外籍飞机开放庆典仪式
2011年上半年,旅客运输量创历史新高。
汕头外砂机场历史民航登机牌
汕头外砂机场
1992年汕头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旅客、货物吞吐量分别达到110万人次和1.8万吨,居全国第12位,汕头机场从此成为全国最繁忙的航空港之一。
1995年,客、货运输量在全国107个机场中,分别列第13位和第12位。 与境内外44个城市通航,旅客运输量196.22万人次。
1996年至2003年,旅客运输量逐年下滑,2003年仅69.2万人次,滑落到全国民航机场第39名。
2004年属地改革后,汕头机场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连续7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至2010年成为广东省内运输生产排名第三的机场。
2010年,接送旅客172.8万人次、起降航班16615架次、运送货物和邮件10841吨,同比分别增长36%、25%和19%。
《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 (2020-2035年)》提出,2025年前,新增汕头等通用机场布点,推进汕头外砂机场开通通用航空功能。
汕头航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