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溪摩崖石刻 编辑
石溪摩崖石刻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山场村后山,地名石溪,在半山中,有一条溪水沿山涧而下,长流不息。
石溪摩崖石刻是清代山场乡人鲍俊与文人墨客仿效兰亭会吟风弄月时留下的艺术杰作,分布于石溪及周围的嶙峋怪石上,已发现的有32处。年代由1831年至1879年,阴刻,以行书为主,也见楷书和隶书,大者如“石溪”、“鵞”等近米大,小则几厘米见方。到此游览如临一座书法展览馆。这里石溪“崖峭瀑奇”,成了人们“仙乡何处觅,即此是蓬莱”的游览胜地。于1986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石溪摩崖石刻群
地理位置:广东省珠海市
景点级别: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溪摩崖石刻
北宋著名书法家米曾远道而来,用草书在石上题刻了"古壁石"三字,并落了款,因而使石溪扬名。石溪原名叫"水门",因在石溪落瀑处有两块大石,形似门户而得名,清代书法家鲍俊,在"门户"左侧的一块圆石上携刻"石溪"两个大字,从此人们就称这个地方为"石溪"。
登上崖顶"石溪"岩石右侧一圆石刻着"旷观"两字。南眺远山如黛,玉盘一样的香洲区尽收眼底。当年名士多聚于此,豪饮放歌赋诗怀古,留下累累笔墨石刻,因年代久远,现存仅三十余处。
石溪摩崖石刻群大多取意于环境、石貌、如"茂林修竹"、"樵径"等游人至此,如临一座书法展览馆,趣味横生。
石溪摩崖石刻
石溪摩崖石刻群由于石溪"崖峭瀑奇",风景绮丽,成了人们"仙乡何处觅,即此是蓬莱"的游览胜地。石溪摩崖石刻群于1986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石溪摩崖石刻
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石溪已经处于城市的中心地带,近年这里被升级打造成为一个正式公园:石溪公园。石溪公园建于2010年,2011年1月18日正式开放迎客,她的建成为广大市民增添了一个有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
这里的优美山景,吸引了山场村的清代书法家、诗人鲍俊及其志趣相投的文人墨客,早在180多年前就在这里效仿王羲之的兰亭会建造了一座“亦兰亭”。他们常常相聚在此觞咏挥毫,并将一些得意诗书镌刻在附近的石壁上。
现在的石溪摩崖石刻群就是他们当时留下的艺术杰作。由于年代远久,而且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亦兰亭早已是残壁断垣,石刻群也因农业年代在石溪上筑蓄水塘时毁坏了不少,现尚余三十多处。石刻为阴刻,多见行书,也有楷书和隶书。分别镌刻在石溪“门户”左侧大石上的“石溪”两字和亦兰亭遗址前一块石壁上的“鹅”字最大、最显眼,有近米见方,出于鲍俊手笔。其它石刻诗文大多完好清晰,也有一些石刻因风化蚀损而难于辨认字迹。
这些石刻有的在山路旁,有的在树丛中,还有个别藏在溪水里。石刻诗书大多写景抒怀, 细细鉴赏,别有趣味。如此规模及留传完好的摩崖石刻群在本市乃至省内都是少有的,很有价值的人文历史遗迹,于一九八六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为更好地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20多年来,政府采取了很多保护措施,抢救这些躺在溪涧里,藏在草木中的石刻群。至2010年政府投入巨资,按照“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对其实施综合保护开发,完成了考古考证、环境整治和道路修缮,将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整合建造成以石刻文化为主题,集历史文化、登山健身、文化活动等多元化的公众性休闲公园。此次修建主要再现了石溪八景,分别包括凤凰云台、蕉石鸣琴、兰亭觞咏、溪池映月、石燕迎风、旷石观莲、石龙溅雪和坐对川流,再现当年胜景。
现在每天有大批量市民前往游览,还吸引了很多专家学者到来考察观摩,一些书法艺术团体曾在此组织活动。
市内没有直达景区的公交车,可乘坐当地出租车或包车前往景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
下一篇 杨氏大宗祠
上一篇 珠海苏兆征故居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