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 编辑

广东省江门市代管县级市

台山市台山市

台山市,广东省辖县级市,由江门市代管。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陆地总面积3308.24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6月,台山市下辖1个街道、16个镇。 截至2023年末,台山市常住人口89.37万人。

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建县,称新宁县,隶属广东布政司广州府。清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土客分治,成立赤溪厅,直属广东布政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2年5月,台山、赤溪两县隶属中共粤中专区。1992年4月17日,撤销台山县,设立台山市(县级),由省直辖。台山是广府人出洋第一港,台山属于广府文化带,是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台山的本土传统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台山拥有着悠久的广府文化传统。台山市素有“全国第一侨乡”、“内外两个台山”之美誉,有160多万台山籍乡亲旅居海外及港澳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台山市是著名的“排球之乡”、“广东音乐之乡”、“中国曲艺之乡”、“飘色艺术之乡”,还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2023年台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7.4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一产业增加值116.44亿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33.01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97.95亿元,同比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1.27∶42.57∶36.16。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台山市(繁体:臺山)

外文名:Taishan

别名:姜、新宁

行政区划代码:440781

行政区类别:县级市

所属地区:广东省江门市

地理位置:珠三角西南部,毗邻港澳,南临南海

面积:3308.24 km²

下辖地区:1个街道、16个镇

政府驻地:台山市中山路23号

电话区号:0750

邮政编码:529200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89.37 万(2023年末常住人口)

著名景点:北峰山漂流、凤凰峡漂流、铜鼓黑沙湾、大浪湾、上下川岛、浮月村、横江村、浮石村

火车站:台山站

车牌代码:粤J

地区生产总值:547.4 亿元(2022年)

历史沿革

编辑

春秋战国时期,今台山境内属南越地。

秦统一六国后,征服瓯越,置南海郡,今台山境域在其中。

秦末大乱,赵佗占据岭南,归汉后,封南越王,其统治范围,包括今台山之境域。

东汉时期,归属南海郡四会县。

南朝时,今台山境域隶属不变。

唐武德四年(621年),以新会、义宁二县而置冈州,今台山境域附属冈州。贞观十三年 (640年),废冈州,复归广州新会县。

元代,隶属江西行中书省广州路新会县。

明代弘治十二年(1499年),建县,称新宁县,隶属广东布政司广州府。

台山市 台山市

清代,隶属不变。同治六年(1867年)四月,土客分治,成立赤溪厅,直属广东布政司。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6月,实行县政督察制,台山县先后属第一区、第十区行政督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广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1952年5月,台山、赤溪两县隶属中共粤中专区。

1992年4月17日,国家民政部民行批『1992』41号发文《关于广东省成立台山市的批复》文称:“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台山县,设立台山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台山县的行政区域,为台山市的行政区域。”台山是广东省仅次于顺德县的第二个撤县设市。

行政区划

编辑

台山市台山市

1996年,台山市辖28个镇:台城镇、附城镇、四九镇、水步镇、大江镇、公益镇、三八镇、三合镇、白沙镇、冲蒌镇、斗山镇、都斛镇、赤溪镇、田头镇、端芬镇、隆文镇、广海镇、南湾镇、沙栏镇、海宴镇、汶村镇、横山镇、深井镇、那扶镇、北陡镇、上川镇、下川镇、海侨镇。另设有6个国营农(林)场。市政府驻台城镇。

2000年,台山市辖28个镇:台城镇、附城镇、四九镇、水步镇、大江镇、公益镇、三八镇、三合镇、白沙镇、冲蒌镇、斗山镇、都斛镇、赤溪镇、田头镇、端芬镇、隆文镇(现已并入端芬镇)、广海镇、南湾镇、沙栏镇、海宴镇、汶村镇、横山镇、深井镇、那扶镇、北陡镇、上川镇、下川镇、海侨镇。

2001年9-10月,台山市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将原28个镇合并为20个镇。撤消沙栏、海侨、南湾、横山、隆文、公益、田头、附城等8个镇,具体为:1、撤消沙栏、海侨镇并入海宴镇;2、撤消南湾镇并入广海镇;3、撤消横山镇并入汶村镇;4、撤消隆文镇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深井、端芬镇;5、撤消公益镇并入大江镇,撤消田头镇并入赤溪镇;6、撤消附城镇并入台城镇。

2002年,台山市辖20个镇(台城、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冲蒌、斗山、广海、上川、下川、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那扶、白沙、三八)。

2004年,上川镇和下川镇合并为川岛镇。

台山市地图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台山市辖19个镇(台城、大江、水步、四九、都斛、赤溪、冲蒌、斗山、广海、川岛、端芬、海宴、汶村、三合、北陡、深井、那扶、白沙、三八)。

2006年5月,台山市撤销那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深井镇;撤销三八镇,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白沙镇、台城镇、水步镇。同年7月撤销台城镇,设立台城街道办事处,8月11日挂牌成立。

2019年,台山市下辖1个街道、16个镇。

截至2021年10月,台山市下辖1个街道(台城街道)、16个镇(大江镇、水步镇、四九镇、白沙镇、三合镇、冲蒌镇、斗山镇、都斛镇、赤溪镇、端芬镇、广海镇、海宴镇、汶村镇、深井镇、北陡镇、川岛镇)。

截至2023年6月,台山市下辖1个街道(台城街道)、16个镇(大江镇、水步镇、四九镇、白沙镇、三合镇、冲蒌镇、斗山镇、都斛镇、赤溪镇、端芬镇、广海镇、海宴镇、汶村镇、深井镇、北陡镇、川岛镇)。 台山市人民政府驻台城街道中山路23号。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台山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介于东经112°18′~113°03′,北纬21°34′~22°27′之间,南濒南海,北靠潭江,东北与江门市新会区相连,西北与开平市为邻,西南与恩平、阳江两市毗邻,南临南海,东南面的大襟岛隔海与珠海相望,行政区域面积3286.3平方千米。

台山市

地形地貌

台山市地貌类型多样,包括丘陵、山地、平原、海岸、岛屿等,其中:山丘繁多,属典型的丘陵地带。地势中部较高,东部北峰山脉主峰狮子山海拔986米,为境内最高峰。

气候

台山市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盛吹偏南风,冬季盛吹偏北风,受海洋影响天气显著,夏季较长,冬季无严寒,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热量丰富。

2023年,台山市年平均气温23.8摄氏度,比上年增加0.6摄氏度;年降雨量1717.2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739.4毫米;年日照量1773.2小时,比去年同期偏少63.7小时。

自然资

土地资源

2023年,台山市海域面积4778.2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302.05公里,拥有大小海岛348个,其中有居民海岛5个、无居民海岛343个,海岛面积250.2平方公里。

水资源

2023年,台山市水资源总量57.74亿立方米。

人口

编辑

台山市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10年11月1日,台山人口共计941087人。根据调查结果,台山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268860户,家庭户人口为911291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3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42人减少0.03人。另外,在性别比例中,男性人口占50.65%;女性人口占49.35%。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88上升为102.64。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176人上升为2709人;另外文盲率(15岁以上不识字的人)由4.86%下降为1.78%。

截至2023年末,台山市常住人口89.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07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8.19%。年末公安户籍人口95.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9.20万人,乡村人口55.9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5.98‰,死亡率9.32‰,自然增长率下降3.34‰。

政治

编辑
台山市主要领导

市委书记

郑劲龙

市长

郑劲龙

仅列党政主要领导,不列副职,信息截至2024年8月

经济

编辑

综述

改革开放以后,台山市工业已形成了以机械、铝材、电子电器、纺织、医药、建材、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农业初步建立了优质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生产基地。

2022年台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516.5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35亿元,增长7.4%;第二产业增加值203.86亿元,增长4.5%;第三产业增加值199.29亿元,增长0.1%。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1.9∶39.5∶3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3万元,增长4.0%。

2023年,台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547.4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44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33.01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197.95亿元,增长4.3%。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1.3:42.6:36.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11万元,增长7.0%。

2023年,台山市城镇新增就业6125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12人。促进创业人数652人。

截至2023年末,台山市私营企业0.98万户,注册资金450.67亿元,从业人数5.5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6%、-13.8%、-5.8%;个体工商户4.22万户,注册资金19.53亿元,从业人数7.4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4.9%、25.9%和11.8%。

2023年,台山市税收总收入50.34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其中,制造业收入17.19亿元,增长61.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收入11.27亿元,增长37.4%;建筑业收入3.18亿元,下降0.9%;房地产业收入7.30亿元,下降13.9%;批发零售业收入2.26亿元,下降9.5%;金融业收入3.28亿元,下降0.8%。

2023年,台山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40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税收收入18.47亿元,同比增长4.6%。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96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其中,教育支出11.95亿元,增长1.6%;卫生健康支出10.8亿元,增长0.9%;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79亿元,增长6.3%。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台山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3.7%。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11.9%;民间投资下降22.1%;港澳台商投资下降53.4%,外商投资增长59.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96.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7%,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制造业投资下降13.2%;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4.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3.9%。基础设施投资下降0.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长48.9%。高技术产业投资下降4.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1%。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5.83亿元,比上年下降32.3%。本年商品房施工面积50.4万平方米,下降57.8%;竣工面积77.95万平方米,下降14.8%;销售面积113.29万平方米,增长11.3%;销售额69.8亿元,增长11.7%。

第一产业

台山市是农业大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三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水稻、水产、果蔬、畜牧四大支柱产业和水稻、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水果、蔬菜、花生、花卉、甘蔗、林木、禽畜十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

2023年,台山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4.24亿元,比上年增长6.5%。

2023年,台山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2.12万亩,比上年增长0.01%;甘蔗种植面积0.33万亩,下降0.8%;油料种植面积7.5万亩,增长6.0%;蔬菜种植面积37.45万亩,增长0.73%。

2023年,台山市粮食产量40.42万吨,比上年增长0.01%;甘蔗产量1.66万吨,增长8.3%;油料产量1.64万吨,增长13.0%;蔬菜产量66.12万吨,增长2.98%;水果产量9.72万吨,增长25.3%。

2023年,台山市肉类总产量7.88万吨,增长10.26%。其中,猪肉产量4.37万吨,增长4.34%;禽肉产量3.46万吨,增长18.54%。全年水产品产量44.47万吨,增长5.5%。

第二产业

2023年,台山市共有规上工业企业32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比去年同期(5.1%)提高5.2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速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71.3%,支撑作用明显,增加值同比增长13.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2.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3.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上升4.1%,两年平均下降2.4%;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上升0.2%,两年平均下降5.3%。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上升3.9%;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型企业同比增长20.2%。

2023年,台山市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2%。其中,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下降31.5%,先进装备制造业下降2.1%,石油化工产业增长16.5%,先进轻纺制造业下降7%,新材料制造业增长130.8%,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增长18%。

2023年,台山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5.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42%。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下降50.7%,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降20.9%,医药制造业增长19.9%,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24.7%。

2023年,台山市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2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4%。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4.8%,食品饮料业下降6.4%,家具制造业下降40.4%,建筑材料业下降8.9%,金属制品业下降43.9%,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下降0.2%。

2023年,台山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63.8%,流动资产周转率1.6次,成本费用利润率3.2%,全员劳动生产率40万元/人。实现利润总额22.2亿元,同比增长23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营业成本为86.1元,比上年下降2.25元。

2023年,台山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4.9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42个,比上年多1个;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7.08亿元,上升11.5%。

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3年,台山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93亿元,比上年下降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87亿元,增长9.9%;金融业增加值31.51亿元,增长9.3%;房地产业增加值36.89亿元,增长3.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88亿元,增长6.5%;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3.37亿元,同比增长6.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49.58亿元,增长0.7%。

2023年,台山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下降34.0%,房地产业(不含房地产开发经营)下降2.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6.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降29.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81.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下降7.4%,教育下降20.2%,卫生和社会工作下降4.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8.9%。

国内贸易

2023年,台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8.85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按规模统计,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7.52亿元,下降2.8%;限额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1.33亿元,增长5.1%。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的商品零售额中,汽车类比上年下降18.1%,粮油、食品类增长8.8%,石油及制品类下降1.6%,中西药品类下降17.1%,日用品类增长29.1%,化妆品类增长5.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5%,机电产品及设备类下降0.3%,书报杂志类增长7.0%,饮料类增长3.1%,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7.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9.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3.0%,五金、电料类下降26.0%,家具类下降56.7%,其他未列明商品类下降98.2%,烟酒类增长23.2%,通讯器材类下降78.1%。全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增长139.8%,占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的1.5%。

对外经济

2023年,台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48.4亿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进口总额44.8亿元,下降10.0%;出口总额103.6亿元,下降14.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222万美元,下降54.7%。

2017——2023年台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017——2023年台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

金融

截至2023年末,台山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975.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7%,其中,境内存款余额928.94亿元,增长12.5%,境内存款中住户存款730.42亿元,增长10.5%;境外存款余额46.92亿元,增长14.9%。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765.99亿元,增长12.2%,其中,境内贷款余额760.76亿元,增长12.1%,境内贷款中住户贷款327.99亿元,增长9.3%;境外贷款余额5.23亿元,增长30.6%。

旅游

2023年,台山市旅游总收入40.51亿元,比上年增长92.7%。全年接待游客542.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8%,其中,接待一日游游客316.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5.3%;接待过夜游客225.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2.7%。

交通运输

编辑

2023年,台山市水陆货运量2000万吨,比上年下降4.7%;货运周转量10.37亿吨公里,增长7.3%。水陆客运量520.49万人,增长36.2%;客运周转量2.13亿人公里,增长20.2%。港口货物吞吐量1653.12万吨,增长10.3%。年末移动电话用户91.23万户,比上年下降8.3%。

截至2023年末,台山市公路通车里程31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1.1公里,一级公路166.0公里。公路密度95.7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机动车拥有量42.26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10.62万辆,摩托车保有量31.62万辆。年末拥有民用运输机动船113艘,比去年下降16.9%。

公路

公路公路

台山市有贯通市境南北的、北连佛(山)开(平)高速公路的新会—台山高速公路,贯通市境东西的、全长87千米的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市内有麻阳线、冲东线、荻白线、大井线、百大线。

G228(辽宁丹东—广西东兴)、G240(河北保定—广东台山)两条国道经过和到达台山市,打破了台山市无国道的历史。

水运

台山市境内港口主要有市境北部潭江河岸的公益港,可停泊数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运船和豪华快速客轮,每天都有航班往返香港。市境南部广海湾的广海港,还有鱼塘港、川岛港。

台山市端芬镇海口埠被称为“广府人出海第一港”。

社会事业

编辑

教育事业

2023年,台山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0.33万人,在校学生0.92万人,毕业生0.24万人。普通高中招生0.54万人,在校学生1.49万人,毕业生0.52万人。初中招生0.89万人,在校学生2.58万人,毕业生0.80万人。小学招生1.05万人,在校学生5.49万人,毕业生0.88万人。幼儿园入园儿童0.75万人,在园幼儿2.3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2.7%,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108.8%,初中升学率98.5%,高中升学率81%。

科学技术

2023年,台山市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59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200家,认定高新技术产品684个,其中2023年新增18个。市(县)属科学研究开发机构2个。年末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505件,专利授权量898件,其中发明专利81件。全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数3.33万人,比上年增加1769人,其中高级职称2698人,中级职称10260人。

文化事业

2023年,台山市地方财政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11亿元,比上年增长85.1%。年末全市拥有群众文化艺术馆3间,文化站17个。拥有公共图书馆1间,公共图书馆藏书量86万册,图书馆全年流通人数33万人次,图书外借19万册次,图书馆阅览室座席500个。拥有博物馆2个,博物馆文物藏品1.17万件。拥有广播电视台1个,广播电台节目1套。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100%,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100%。

体育事业

台山市是“全国体育先进市”,素有“排球之乡”之美誉。排球运动自1914年传入台山后,已成为遍及城乡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台山排球队曾多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青年、少年排球队曾数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奖。

截至2023年末,台山市拥有体育场馆9个,市级体育协会(俱乐部)39家,现有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7名,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数34名,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443名,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422名。全市体育彩票年销售总额1.38亿元。在省级赛事中,获得3金、3银、3铜。

医疗卫生

2019年8月,台山市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截至2023年末,台山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含各类门诊,下同)451个,其中医院7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4741张,其中医院2384张。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736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6531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157人,注册护士3161人,药师(士)353人,技师(士)338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522人。

社会保障

人民生活

2023年,台山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275元,比上年增长4.3%。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022元,比上年增长6.8%。

2017——2023年台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2017——2023年台山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2023年,台山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72元,比上年增长1.0%。

2017——2023年台山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2017——2023年台山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速

社会保障

2023年,台山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2.48亿元,其中,城镇职工养老保险31.36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7.36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91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79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参保人数18.06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50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3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4.84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7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52万人。年末领取养老金的离休、退休人数22.99万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支出52.80亿元。

截至2023年末,台山市拥有福利院1间,福利院床位数345张,福利院收养孤儿13人;年末拥有养老机构16间,入住敬老院人数1286人。

2023年,台山市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9237人,其中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35人,下降3.3%。全年发放低保救济金6609.21万元。年末特困供养人数4415人,落实特困供养经费8028.34万元。全年门诊和住院费用医疗救助支出3045.15万元,救助11万人次,医疗救助资助参保支出519.69万元,资助参保1.28万人。

环保事业

2023年,台山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9.1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6%,单位GDP能耗下降1.6%。全年全社会用电量46.3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4.87亿千瓦时,增长4.5%;第二产业用电量25.53亿千瓦时,增长2.0%,其中工业用电量上增长2.5%;第三产业用电量8.08亿千瓦时,增长11.7%。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4.14亿千瓦时,增长9.1%;乡村居民生活用电3.77亿千瓦时,增长6.9%。

2023年,台山市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台城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352天。台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水质达标率91.5%。城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为55.5分贝,优于国家区域环境噪声2类区昼间标准;道路交通干线两侧昼间噪声等效声级为67.1分贝,符合国家4类区昼间标准。

历史文化

编辑

综述

台山市是广府人出洋第一港,台山属于广府文化带,是广府文化发祥地之一,台山的本土传统文化就是广府文化,台山拥有着悠久的广府文化传统。

方言

《台山市志(1979—2000)》方言史料

台山方言以台城话为基调,属于粤语系统中的四邑方言。这种方言同粤语(广州音系)比较有不少共同点。台山方言有19个声母,粤语除没有舌边清擦音以及浊声母外,其余的声母基本相同。同时,台山方言同粤语一样,都有一套清塞擦音声母、、,没有舌尖后声母和舌面声母。台山方言的韵母只有39个,比粤语少。但台山方言与粤语一样,保留了古韵母尾合口的,也保留了一套塞音韵尾、、。

由于水土之异,及受移民影响,境内分为台北腔、西南腔、东南腔、川岛腔和客家话。以台城话为基调的台北腔有台城、公益、大江、水步、附城、四九、三八、白沙、三合、端芬等10个镇, 49.17万人(以2000年户籍人口计,下同),占全市人口的49.0%;以海宴话为基调的西南腔有广海、南湾、隆文、沙栏、海宴、汶村、横山、深井、那扶、北陡、海侨等11个镇,30.09万人,占全市人口30.0%;东南腔有冲蒌、斗山和都斛3个镇,14.69万人,占全市人口14.6%;川岛腔的上川、下川镇有3.30万人,占总人口3.3%;赤溪、田头镇是客家的居住区,使用客家方言有3.09万人,占总人口3.1%。

文物

2006年,“台山广东音乐”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家大院: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群的典型代表。《让子弹飞》等电影以此为外景拍摄。

风景名胜

编辑

台山洋楼

海岛、海滨之旅是台山市旅游的主体,包括省级旅游度假区上川岛飞沙滩旅游中心和下川岛王府洲游乐中心、赤溪半岛的海角城旅游度假中心;温泉之旅包括三合喜运来温泉度假酒店、都斛富都温泉度假邨;山林探险目前推出的项目是北峰山峡谷漂流、溯溪探险;侨乡文化之旅包括聚居13个国家和地区归侨的海侨东南亚风情园、台城侨乡风貌街、四九陈百强纪念馆以及遍布全市的雕楼和侨乡特色建筑楼群;亚洲最大的火力发电厂—国华台电观光游成为一个不错的工业游项目。

台山市拥有川岛、康桥温泉和富都温泉三个国家AAAA级旅游度假区。此外有“广东第一泉”—三合温泉,富都温泉、北峰山漂流、凤凰峡漂流,还有铜鼓黑沙湾,大浪湾、石花山旅游风景区、北峰山森林公园、台山市第一峰狮子头拔高度是982米,广海“海永无波”石刻公园等著名景点,台山侨墟、台山碉楼、台山洋楼等景点。

著名人物

编辑

丘鹤俦,出生于今台山市端芬镇,被誉为“积极推动台山广东音乐发展的第一人”。

黄宗霑,美籍华人,出生于今台山市白沙西村,是第一位荣膺奥斯卡金像奖的华人。

杨善深,台山市赤溪镇人,是中国岭南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岭南画派四大家”之一。

李凌,台山市四九镇人,中国第一所公办社会业余音乐学院的创办者,是“新中国音乐奠基人”。

陈宜禧,台山市斗山镇人,新宁铁路的创办人,这是中国第一条用自己的资金、技术力量修筑的民营铁路。

马超俊:中华民国南京市市长。

余程万:抗日国军名将。常德保卫战时为国军74军57师的师长。

伍世文:中华民国前海军总司令与前国防部长,卸任后受聘为总统府资政。

陈伟文: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少将,赤瓜礁海战中方指挥官。

温应星:第一位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曾任清华学校校长。

谭浩强:中国著名计算机教育专家,著有《BASI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C/C++程序设计教程》等。

黄隆生:中国第一套中山装制作者

林建中:华商

伍舜德:香港美心食品集团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

刘梦熊:香港“借壳教父”、“期货教父”

吕奇:香港演员,导演。

麦嘉:香港电影演员,代表作有《最佳拍档》系列、《开心鬼》系列等。

曹达华:香港电影演员。

周美欣:2007年香港小姐季军

刘天一:高胡演奏家

曹秀琴(1962~),出生于今台山市端芬镇,国家一级演员,粤剧表演艺术家。

陈百强:中国香港男歌手、音乐人

Beyond(黄家驹、黄贯中、黄家强、叶世荣):中国香港摇滚乐队

梁朝伟:中国香港男演员

甄子丹:中国香港功夫巨星

冯德伦:香港影视歌多栖艺人、导演

陈豪:中国香港男演员

伍咏薇:中国香港影视女演员、歌手

林家栋:中国香港男演员

梁汉文:中国香港男歌手、主持人、演员

汤宝如: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

黄丽梅:中国香港女艺员、主持人

陈慧珊:中国香港女演员、歌手

伍思凯:中国台湾男歌手、音乐制作人

王喜:演员、歌手、主持人

赵学而:中国香港影视女演员、歌手

张可颐:中国香港影视女演员

赵雅芝:中国香港影视女演员

朱玲玲:模特、演员

黄柳霜:最早扬名好莱坞的艺人

荣誉称号

编辑

台山台山

2018年11月,台山市被科技部确定为首批创新型县(市)。

2019年9月,台山市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12月,台山市入选“2019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

2020年,台山市入选中国健康产业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台山市入选2020全国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2020年5月,台山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

2020年6月,台山市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2020年8月,台山市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2020年9月,台山市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称号。

2020年11月,台山市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0年12月,台山市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2020年12月,台山市入选全国第五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7月,台山市上榜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排名第24位。

2021年12月,台山市被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办公室公示为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拟授牌命名对象。

2022年4月,台山市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百强县(2021)”名单,位列全国第29名。

2022年6月,台山市入选2021年度“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2年7月,台山市入选广东省“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省级试点县。

2024年3月,入选第四批“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4年5月,入选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