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有动物 编辑
稀有动物即濒危动物,国家重点保护对象,它是一项珍贵的、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发展对外关系、提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个物种都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员,通过食物链的关系,物种之间起到互相依存、互相牵制的作用。一旦食物链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受到严重影响。2020年6月,为进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我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
鸟类
稀有动物
白腹锦鸡、白鹳、白冠长尾雉、白鹤、白颈长尾雉、白鹮、白琵鹭、白头鹤、白鹇、白枕鹤、苍鹰、藏马鸡、草鸮、草原雕、长耳鸮、长尾阔嘴鸟、长尾鸮、赤颈鹤、大鸨、大绯胸鹦鹉、大天鹅、丹顶鹤、雕鸮、蜂鹰、高山兀鹫、冠斑犀鸟、褐鲣鸟、褐林鸮、褐马鸡、黑长尾雉、黑鹳、黑颈长尾雉、黑颈鹤、黑脸琵鹭、黑琴鸡、黑鹇、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红角鸮、红脚鲣鸟、红隼、红胸黑雁、花头鹦鹉、花尾榛鸡、黄腹角雉、灰腹角雉、灰鹤、灰头鹦鹉、金雕、卷羽鹈鹕、孔雀、雉蓝翅八色鸫、蓝耳翠鸟、蓝马鸡、蓝鹇、栗鸢、领角鸮、绿皇鸠、绿孔雀、绿尾虹雉、勺鸡、蛇雕、双角犀鸟、松雀鹰、蓑羽鹤、秃鹫、乌雕、小雕、小天鹅、小苇鳽、雪鸮、血雉、岩雷鸟、燕隼、鹰鸮、疣鼻天鹅、游隼、鸳鸯、原鸡、朱鹮、棕颈犀鸟、棕尾虹雉两栖类
大鲵、虎纹蛙、细痣疣螈、六角恐龙
爬行类
大壁虎、玳瑁、鳄蜥、巨蜥蟒、山瑞、四爪陆龟、扬子鳄、鼋、珍贵海螺
哺乳类
稀有动物—金丝猴
大鲵:娃娃鱼,两栖纲,世界最大的两栖类,我国特有,栖息于山地溪流,昼伏夜出,捕食鱼虾昆虫,体外受精,广布我国,以华中和华南多;叫声类婴儿。
白鳍豚: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暨豚、白旗。白暨豚是鲸类家族中小个体成员,中文名白鳍豚,属于喙豚科,拉丁名为 Lipotesvexillifer,英文名为 YangtzeRiverDolphin。身体呈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无毛,具长吻,白鳍豚已存在有2500万年,喜欢群居,视听器官严重退化,声纳系统特别灵敏,能在水中探测和识别物体。白鳍豚是恒温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现已基本灭绝。
稀有动物—东北虎
卧龙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这里是亚热带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高山阻挡了太平洋东来的气流及西风环流,形成终年温凉湿润的亚热带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分布带谱。主要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小熊猫、白唇鹿。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黔金丝猴
该保护区是当今少有的亚热带完整生态系统,面积为4.1万公顷,主要保护黔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黔金丝猴与大熊描一样都是第四纪的伴生动物,是名符其实的“活化石”,21世纪初期仅在梵净山林区有100~500只,对研究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有很高价值。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建阳、崇安、光泽县境内。198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约为5.7万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贵动植物。高等植物有1800多种,鸟类有400多种,蛇类有56种,昆虫20000多种,被称为“物种基因库”、“鸟类天堂”、“蛇类王国”、“昆虫世界”。主要珍稀动物有:草鹗、厚唇鱼、角蛙、丽棘蜥、大平头胸龟等。
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林浩特市。1987年被纳人世界自然保护区网。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东段。199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两部分组成,主要保护濒危动物(如天鹅、雪鸡、雪豹)。
盐城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主要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禽。这里由盐蒿滩、草滩、芦苇沼泽7万公顷,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珍稀动物除丹顶鹤外,还有白鹳、白鹤、白肩雕、白头鹤、白枕鹤、黑鹤、灰鹤、天鹅等。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临安县西北的天目山。1996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该区面积达1000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珍惜动物有云豹、穿山甲、虎纹蛙、树蛙、蝾螈等。
茂兰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该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乃至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绝无仅有的一片十分集中且原生性强又比较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南坪县。1997年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该保护区面积约为6万公顷,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是一条纵深60多千米的山谷,相传以前有九个藏族聚集的村寨,故名九寨沟。这里最独特的是湖光山色,108个湖泊被当地人称为108海,连接湖泊的是几十个瀑布,碧湖、红柳、飞瀑、翠柏,色彩和谐,动静相宜,浑然天成。
丰林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南麂列岛距鳌江镇30海里,距温州市50海里,距台湾基隆140海里,陆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其中本岛7.64平方公里,由大小52个岛屿组成。列岛风光秀丽,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宽广的大沙岙沙滩,三盘尾的天然草坪,巧夺天工的天然壁画,风浪雕蚀的奇特礁石,令人神驰的鸟岛、蛇岛、蜈蚣岛、水仙花岛各具特色;郑成功操练水师遗址、摩崖石刻、宋美龄“栖凤居”等处的人文景观更丰富了南麂岛的历史内涵。
山口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境内,面积8000公顷,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本区地处沙田半岛的沿海滩涂地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公里,区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我国已为罕见。该区具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特征,红树林中还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的最南端,地处岷山东端北坡,整个保护区地域呈带状,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20公里。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建立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13750公顷,其中核心区97329公顷,实验区116420公顷,保护区内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被誉为岷山东端的物种宝库。
黄龙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黄龙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毗邻,是一座绚丽多姿的彩池画廊。境内花木竞秀,藤萝漫生,碧水清泉,叠瀑滚泻。海拔2123~3576米处的黄色长坡上,排列着4300余个迂回曲折,层层嵌砌,珍珠璞玉般的彩池,形如蹄掌,如弯月,如菱角宝莲,池水深浅各异,深者丈余,浅者数寸,澄净无埃。最具魅力的是池水的色彩,时而荡红漾绿,泼墨濡黄,时而泻翠流金,泛青描黛,时而似蓝假白,浓淡相宜,虽然活水同源,却是水色各异,变幻无穷。既是风景名胜区,又是以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怒江州的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总面积405549公顷,为云南省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24°40′~28°30′之间,由北、中、南互不相连的三段组成,南北长约400多公里。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83789.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3%;缓冲区面积142611.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2%;实验区面积7914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5%。生物走廊带,怒江范围内的两段116480公顷,保山范围内4916公顷。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呼伦贝尔草原西部。200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达赉湖也称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湖泊,内蒙古第一大湖。总面积为3253平方公里,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草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境内水域辽阔,湿地连绵,食饵丰富,是众多侯鸟栖息的佳境,也是大洋洲及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驿站,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448种,鱼类30种,兽类35种,鸟类297种(包括丹顶鹤、白头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白琵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8种)。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稀有动物
亚丁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2003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保护区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面积7323平方公里。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绝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尤以古冰体遗迹“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西康图经》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因在此地试行种稻,故改名稻成县,预祝其成功之意。”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
在稻城亚丁极目远跳,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间,碧蓝如玉,景色极为壮观,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海子山是一个天然的石雕公园,它以“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留给人类的古冰体遗迹。海拔3600~5020米,方圆3287平方公里。站在海子山,极目远眺,天地无止无境,景象壮观,憾人心魄。
珠峰自然保护区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隅。2004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保护区覆盖了西藏定日、定结、聂拉木和吉隆4个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3819平方公里,居民8.2万人。珠峰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尾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金钱豹、野驴、雪豹、红胸角雉、黑颈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藏雪鸡、岩羊等。
佛坪自然保护区
位于陕西南部汉中市佛坪县境内。2004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
佛坪保护区地处秦岭中段南坡,主要保护对象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区面积29240公顷,植被覆盖率90%以上。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有太白红杉、秦岭冷杉、独叶草等22种国家重点保护珍惜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虎豹、金雕等珍惜国家保护动物。保护区内山清水秀、林海茫茫,奇峰怪石林立,流泉飞瀑随处可见。佛坪保护区物种资源和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中心地区,核心区内平均2.5平方公里就有1只大熊猫,野生大熊猫密度居全国之首,在保护区内还曾发现棕白色的大熊猫,被称为“野生大熊猫最有希望生存繁衍下去的地方”。
比如,由于无节制地猎捕蛇类,致使蛇类资源枯竭,导致森林、草原和农田鼠害在局部地区猖獗。又如,由于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以及猎捕活体用作宠物贸易,致使食虫鸟类数量急剧减少,导致松毛虫、蝗虫等森林和农作物病虫害大面积发生。鼠害和病虫害给农林牧业造成了巨大损失,生态失衡的代价之大是无法估量的。
保证科学研究和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濒危动物是科学研究的试验材料,在动物学、进化学、生态学、遗传学、现代医学、仿生学等学科领域里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我国驯养繁殖的数万只食蟹猴和猕猴,绝大多数都被用作实验动物或用来生产抗病防病的疫苗。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动物园以及博物馆收藏、陈列或展出濒危动物的标本,对科研教学、宣传教育、执法活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绝大多数稀有动物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或观赏价值。
(一)药用价值。我国的传统医学就是在研究和利用野生动植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虎骨、豹骨、犀牛角、麝香、穿山甲片、赛加羚羊角、熊胆粉、海龟壳、蛤蚧、眼镜蛇毒、蟾酥等,是中医药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1993年,为配合国际社会保护虎和犀牛的努力,我国政府禁止了对犀牛角和虎骨的贸易,为此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直接经济损失达23亿元。
(二)食用和衣用价值。我们的祖先在“茹毛饮血”的时代就是依靠采集或猎捕野生动植物来维持生计的。即使到了20世纪,许多动物依然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或衣用原料。如鹿肉、黄羊肉、紫貂皮、黄鼬皮、豹猫皮、水獭皮、藏羚羊绒、燕窝、飞龙、鳄鱼肉、鳄鱼皮、鸵肉、蛇干、蛇皮、蛇粉等。单就蛇类而言,1997年我国利用各类活蛇约9000吨,价值就达4亿元以上。
(三)观赏价值。稀有动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动物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或风景名胜区招揽游客的王牌,是马戏团表演的主角,也是部分家庭养殖观赏或许多文人墨客吟诗作画的主要对象。赴国外展出和合作研究一对大熊猫,每年至少可为国家筹集到800万元大熊猫保护基金。
(四)外交价值。我国特产动物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朱鹮等,既是世界级濒危动物,也是各国人民极为喜爱和渴望参观的珍稀动物。对外赠送或赴外展出这些动物,对提高中国知名度、发展国家间政经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民间友谊、宣传我国稀有动物保护管理成就、开展濒危动物合作研究、筹集濒危动物保护经费等,可以发挥奇特的作用。
(五)娱乐狩猎价值。1998年我国批准对外狩猎了3只羚牛、23只盘羊、61只猎隼、4只白唇鹿、57只岩羊、32只藏原羚、2只北山羊、1只水鹿,共为国家筹集到濒危动物保护管理经费1170万元,还调动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保护稀有濒危动物的积极性,有利于解决当地的扶贫济困问题。
(六)潜在的开发价值。物种的价值,人类所了解到的仅仅是其极小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个物种的潜在价值将会逐渐被发现和认识。但是如果物种在被人们认识之前就已灭绝,就谈不上开发利用这些价值了。无疑,这对我们人类来说是极大的遗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来说也是一大损失。
正文
在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存数量稀少的动物物种称为珍贵稀有动物。研究这些动物对于了解自然环境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质量标准有重大价值。保护珍贵稀有动物,即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保护珍贵稀有动物物种的丰富多样的遗传物质,使之免遭破坏,并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是自然保护的重要内容。
状况 根据历史记录统计,近2000年来,有110多种兽类和139种鸟类已从地球上灭绝,其中约1/3是近50年灭绝的,约1/3是19世纪灭绝的,另外1/3是19世纪以前有历史记录时期内消失的。据估计,还有600多种动物面临绝种的危险,如不加保护,可能不出20世纪就会绝迹。尽管各国都开始作出种种努力来保护野生动物,但是有的动物仍然在继续减少。美国1967年统计,种群生存处于危急状态的物种为78种,而到1975年已增加到109种。中国在1962年所列受保护的动物名单是55种,已增加到150种。据统计,动物灭绝有3/4是由于人类的捕杀,1/4是动物本身在自然演化中逐渐消失的。
珍贵稀有动物分类 珍贵稀有动物大都是生存和繁衍受到威胁的受危种。按照受危的程度和状况可分为:①绝灭种:历史上有过记录,甚至曾经数量很多,后来灭绝的物种,如美洲旅鸽。②临危种:自然种群的数量很少,威胁生存的致灭因素虽然已经排除,并采取了保护恢复措施,但数量仍在继续下降或尚难恢复的物种,如大熊猫、朱鹮、美洲咳鹤。③易危种:数量不断下降,如果不采取保护措施即将灭绝,如白豚、貂熊。④稀有种分布范围非常有限,数量很少,种群生存和繁衍在一般自然条件下相对稳定,但其处境并不安稳,不采取保护措施即将灭绝,如麞。⑤未定种:生存受到威胁,数量明显下降,但对其准确数量及其他情况不太清楚,如毛冠鹿。
珍贵稀有动物稀少的原因 在许多方面都直接或间接地同人类活动有关。如土地的利用,使森林、沼泽消失,引起动物栖息地的变迁;农药的毒害,以及引进种的竞争或排挤等。同时也有自然环境方面的原因,如气候的变化,植被演替引起栖息地的消失等。此外,还有物种生物学的原因,如①不能进行遗传物质交换的极度分隔的小种群,只具有有限的遗传差异,形成遗传潜能的衰竭和生物型贫瘠;②地区选择对同质种群和异质种群的影响;③近交压力的结果,限制了基因流,造成遗传衰竭,有的还会出现很多白化个体。稀有种并不都是进化过程中的衰老种,不能单用数量和个体大小作为鉴别物种进化的尺度。珍贵稀有动物的保护,既要注意一种动物的个体数量及其栖息条件,更要注意物种存在的种群大小及其状况。
有些物种的稀有性是受下述生物学特性影响的:①范围很大,密度很低。如鬣羚。②有些种类局部地区密度相当高,但整个物种的数量很少,由竞争性强的聚居种类变为保守性强的残存稀有种,如海熊、海象。③祖先种是分布广的,后分化为小类群,又逐渐成为高度特化的稀有种。有的种栖息在非常固定的范围内,而不能扩散。
研究珍贵动物稀有性的机理,是研究物种演化和珍贵动物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了解形成稀有种的原因,才能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保护措施 保护珍贵稀有动物的措施为:①保护动物栖息环境和恢复它们原来最适宜的栖息条件。②控制动物种群的结构和大小。③保护珍贵稀有动物种群遗传性,激发其遗传变异,改变保守性的趋向,恢复和加强种群的生活力。④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这是至关重要的。
自然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生物圈保护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就是动物种群,尤其是珍贵稀有动物种群的生存繁衍的情况。世界上很多国家对于保护动物资源极为重视,有的国家甚至将狼也列为珍贵稀有动物。70年代,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委托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制定《面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列出受保护动物的名单和限制贸易的规定,已有几十个国家参加,中国于1980年参加了这项公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规划中的第八项计划“保护地及其遗传物质的保护”,特别注意到珍贵稀有动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国际上建立了很多稀有珍贵动物种类的研究中心,如灵长类、鹤类、鳄鱼等研究中心。设置研究珍贵稀有种类的繁殖生物学是保障种源繁衍的重要手段。欧洲各国为了保护鹰类,联合组织了1972欧洲保护年,联合摄制保护52种鹰类的科教电影。对于鲸、犀牛、象、虎等的保护也展开了广泛的世界性宣传活动。
中国动物资源丰富,拥有的脊椎动物种数如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重视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1962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规定须加保护的两类动物:第一类是珍贵稀有特产鸟兽,如大熊猫、金丝猴、羚牛、东北虎、丹顶鹤等15种;第二类是经济价值高,数量已稀少,虽有一定数量但为中国特产的鸟兽36种 。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