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伦打洛省 编辑
哥伦打洛省 (印尼语:Gorontalo),印度尼西亚一级行政区,位于苏拉威西岛北部米纳哈萨半岛中部。面积12215平方公里,人口830,200(2000年),首府哥伦打洛。
原属北苏拉威西省,2000年独立建省。
中文名:哥伦打洛省
外文名:Gorontalo
行政区类别:省
所属地区:印度尼西亚
面积:12215 km²
下辖地区:一市五区
政府驻地:哥伦打洛
人口数量:83.02 万(2000年)
方言:哥伦打洛语
主要民族:哥伦打洛人(90%)
Gorontalo一词,来源于哥伦打洛语中的“Hulontalo“ ,而后者又来源于” Hulontalangi“。对”Hulontalangi“一词的含义,有不同解释。哥伦打洛人有时自称” Hulandalo“ 或”Hulantalo“,该词可指哥伦打洛地区,也可指当地的原住民。
据称,8世纪时当地有一个Suwawa王国。
Nani Wartabone纪念碑
地理位置
人口830,200(2000年),96.7%信仰伊斯兰教。哥伦打洛人是当地原住民,占全省人口的90%,其余10%。
哥伦打洛人,总人口100多万,主要集中在哥伦打洛省,部分人居住在北苏拉威西省与中苏拉威西省。哥伦打洛地区传统上由5个群体组成,当地语言称为”Pohala'a“,字面意思是”家族“。这5个Pohala'a是:Gorontalo(哥伦打洛)、 Suwawa,、Limboto, Bolango 、Atinggola。其中”哥伦打洛“最为强大,后来成了这5个群体的统称。
巴瑶人居住在沿海地区,绝大多数打鱼为生,他们是来自菲律宾南部移民,语言巴瑶语,与哥伦打洛语无法相通。也有来自印尼其它地区的移民,如爪哇人、布吉人。
印尼语是官方语言,但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哥伦打洛语( Gorontaloan language)。此外,当地还有与哥伦打洛语很相似的Suwawa 语、 Atinggola语,、Limboto语,、Kwandang语,、Tilamuta 语、Sumawata语。语言学家认为,这些语言实际都可看作哥伦打洛语的不同方言。哥伦打洛语与北苏拉威西省南部地区的mongondow语最为接近。二者都属于中部菲律宾语(Central Philippine languages)。
哥伦打洛人也广泛使用万鸦老马来语(北苏拉威西省的通用语)。在今天,哥伦打洛语已经与万鸦老马来语有所融合。印尼出版了哥伦打洛语—印尼语词典、Suwawa语-印尼语词典、 Atinggola语-印尼语词典。也有哥伦打洛语版本的古兰经。当地小学也有哥伦打洛语的教学内容。.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