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面体 编辑

各面是全等的菱形的平行六面体

菱面体菱面体

菱面体(rhombohedron) 亦称“斜方六面体”,指由六个菱形所组成的多面体。 菱面体是各条棱相等,且各个面的角相等或互补的平行六面体,菱面体的各个面都是全等的菱形。

菱面体在地质学中是单形名称。只在三方晶系晶体上出现,是由两两平行的六个菱形的相同晶面所组成的斜平行六面体,恰似由立方体沿其中一对角顶联线的方向(即三次对称轴的方向)拉长或压扁而成。各相邻晶面间均斜交;其上部三个晶面与下部三个晶面彼此间绕三次对称轴错开60°而相间排列。方解石、石英等晶体常具此单形。

基本信息

编辑

中文名:菱面体

外文名:rhombohedron

别名:斜方六面体

定义:各面是全等的菱形的平行六面体

举例:方解石、石英等晶体常具此单形

基本知识介绍

编辑

平行六面体是一种简单的棱柱体,指两个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棱柱(如图1、2)。平行六面体的主要性质有:

1. 平行六面体的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2. 相对的两个面互相平行且全等;

3. 对角面是平行四边形;

4. 四条对角线相交于一点且在这点互相平分。

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平行六面体称为直平行六面体,侧棱与底面斜交的平行六面体叫做斜平行六面体,上、下底面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称为长方体或矩体,各面是全等的菱形的平行六面体称为菱面体(如图2),也称为斜方六面体,底面是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叫做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

图1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图1直平行六面体、长方体

图2  斜平行六面体图2 斜平行六面体

图3  菱面体图3 菱面体

菱面体和立方面心的素晶胞

编辑

如图4所示,菱面体由4个同样大小的菱面组成,但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双帽八面体。砷、锑和铋的晶体具有菱面体晶胞,属于三方晶系。此外,在NaCl晶体中也可截取菱面体形状的素晶胞。如图5(b)所示,NaCI晶体具有立方面心结构,即Na+和Cl-各自组成一套立方面心点阵。通常所取的NaCI晶胞为立方面心晶胞(图5(b)),每个晶胞含有4个Na+和4个Cl-,因而是复晶胞。但在图5(a)中也可取出平行六面体(即菱面体),在它的每个顶点都有一个Na+,中心有一个Cl-(图5(b))。如果将这样的菱面体作为NaCl晶体的晶胞则为素晶胞,因为处于每个顶点的Na+为8个菱面体所共有,所以一个菱面体只含有一个Na+。在晶体学中,通常要求晶胞的形状能反映晶体结构的对称性,所以对NaCl晶体应取立方面心复晶胞,而不取三方素晶胞,这样才能反映其具有四个三重轴的对称性。

图4图4

图5(a)图5(a)

图5(b)图5(b)

用纸带制作菱面体模型

编辑

用纸带可以制作菱面体模型,操作步骤如下:

(1) 取一条长约90cm,宽约3.5cm的纸带,在纸带一端沿纵向对折使其产生长约3.5cm的纵向平分折痕(图6(a)),然后使

%20落在纵向平分折痕上从而产生折痕

%20(图6(b));%20

图6(a)

图6(b)图6(b)

(2) 将纸带回折使边沿

%20平行于

%20并合拢,于是产生了折痕

%20(图6(c))。注意

%20应构成菱形,即边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图6(c)

(3) 使

%20平行于

%20并合拢,从而产生折痕

%20以及

%20(图6(d))%20;

图6(d)

(4) 反复使用以上两步的操作,则可在纸带上产生其它的折痕(图6(e))。这些折痕在纸带上组成的图案是:每出现两个菱形之后则有一个三角形。注意,图6(e)中,开始的两个菱形以及随后的等边三角形和两个菱形,均由点划线和纸带的上下边沿部分组成,这里点划线表示凸痕,纸带上其余的折痕均为凹痕,凹痕以虚线表示;

图6(e)图6(e)

(5) 将菱形

%20与菱形

%20重合(图6(f)),再将纸带向右折叠使菱形

%20中的

%20被

%20盖住(图6(g))%20;

图6(f)

图6(g)图6(g)

(6) 用左手拇指按住

%20,同时将纸带的其余部分向上提起,使凹痕

%20与棱边

%20重合,从而构成了菱面体的骨架(图6(h)),

图6(h)

(7) 将纸带的其余部分顺势靠菱面体骨架缠绕,菱面休骨架的空缺菱面

%20首先被

%20盖住一半(图6(i))%20;

图6(i)

(8) 将纸带的剩余部分继续绕菱面体骨架缠绕,最初空缺的菱面

%20被菱面

%20所覆盖%20(图6(j));

图6(j)

(9) 继续将纸带的剩余部分绕菱面休骨架缠绕,最后将

%20插入

%20的缝中,轻按菱面

%20使之与菱面体骨架紧贴,即得菱面你模型(图6(k)和(l))。%20

图6(k)

图6(l)图6(l)

下一篇 包体

上一篇 晶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