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拉雷 编辑
哈拉雷(英语:Harare );是津巴布韦首都和最大城市,是津巴布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国境东北高原上。海拔1480米,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8℃。常年凉爽如春,四季宜人。
津巴布韦风光秀丽,拥有维多利亚瀑布、大津巴布韦遗址等5处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首都哈拉雷有多处神奇的平衡石景观,同时也因出色的园艺被称为非洲“花城”。
哈拉雷面积477平方千米,人口243万。 由于在2009年之前受到了危害性极大的恶性通货膨胀冲击,若要恢复至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仍旧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
2011年8月30日英国经济学家信息社将津巴布韦的首都哈拉雷(Harare)评为全球最不适合居住的城市。
中文名:哈拉雷
外文名:Harare、하라레、Хараре
别名:索尔兹伯里
行政区类别:首都
所属地区:津巴布韦
地理位置:国境东北高原上
面积:477 km²
气候条件: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数量:243 万
海拔:1480 m
哈拉雷始建于1890年,当时英国殖民者为侵略津巴布韦而兴建的城堡。
19~20世纪,殖民者不断进行城市扩建,城市初具规模。
1935年设市。
哈拉雷原名索尔兹伯里,1982年4月18日津巴布韦独立2周年时,将首都更名为哈拉雷。
哈拉雷
哈拉雷
哈拉雷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产值仅次于布拉瓦约居全国第二。有金属冶炼、卷烟、炼油、化肥、纺织、造纸、橡胶、金属加工、食品、车辆修配等工业部门。因其周围60千米地下遍布铬矿,故有铬都美称。为世界较大的烟草集散市场之一,每年3~11月各国烟商云集,交易繁忙。为全国的交通中心,哈拉雷国际机场设备先进,与邻国有定期的航班往来。文教事业发达,津巴布韦大学位于北郊,多体育运动场所,还有博物馆、国家档案馆、国家美术馆、地质博物馆和国家植物园等。
哈拉雷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以其丰富的非洲野生动植物资源成为非洲的旅游大国。在津巴布韦国家旅游局的安排下,我的旅行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起步。
哈拉雷
在哈拉雷,现代文明的魅力无处不在。每一个街角,每一道门口,都能找到属于哈拉雷式的惊艳。繁华的街头,穿着入时的黑皮肤女郎与你擦肩而过,那厚厚的嘴唇、那热辣的眼光,无不让人感受到属于非洲的火热蓬勃之美。
沿街的建筑,更是出人意料的摩登。政府机构大多是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楼宇,全钢架结构的大型购物中心则保留着最典型的英国工业革命时代的印记,而商业中心一带的高楼却极尽现代主义之能事。
哈拉雷
哈拉雷城市风光
哈拉雷旧称“索尔兹伯里”,是津巴布韦首都和最大城市。在东北部高原上,海拔1480米。人口187万(2019年) ,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年均气温18℃。常年凉爽如春,四季宜人。建于1890年,早期是英国殖民者为侵略马绍纳兰而建立的城堡。附近多铬矿和金矿开采。周围是津巴布韦最富庶的农牧业区。商业繁荣,农矿产品贸易甚盛,是世界最大的烟草集散市场之一。有较大的卷烟、炼油、化肥、纺织等工厂,还有造纸、金属加工、橡胶、食品、车辆修配等工业。交通中心。铁路、公路通往境内各主要城镇和莫桑比克、博茨瓦纳、南非。有国际航空站。有烟叶研究站和大学、博物馆、艺术馆。欧洲式现代化城市,环境优美,布局整齐,多公园、绿地。
哈拉雷
哈拉雷气候宜人,终年草木葱郁,百花盛开。市内街道纵横交错,形成无数个“井”字。林荫大道宽阔整洁而幽静,多公园、花园,其中有名的索尔兹伯里公园中有模拟“维多利亚大瀑布”的人工瀑布,奔腾澎湃,一泻而下。市区的中南部为商业区,北部和东部是高级住宅区,有一幢幢围有树篱,拥有花园、草坪和游泳池的小别墅。一些豪华的俱乐部和高尔夫球场等娱乐场所,穿插其间。西南部的哈拉雷区,房屋低矮,街道狭窄,是过去殖民者划为黑人居住的地方。
哈拉雷
博物馆
维多利亚博物馆
哈拉雷马纳波尔国家公园
哈拉雷
哈拉雷
哈拉雷
哈拉雷
国家公园
马纳波尔国家公园
马纳波尔国家公园同萨比天然动物园和切俄雷天然动物园组成3处野生动物保护区域,位于津巴布韦卡里巴湖东北与赞比亚接壤的地区,分别建于1963年和1964年,面积分别为2196平方公里、3390平方公里和1180平方公里。这一地区天然野生动物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这一片低洼平原上在干旱季里集中生活着众多的哺乳动物,如濒临灭绝的黑犀牛、尼罗河鳄鱼等,另外有6500多头非洲大象和灌木丛中栖身的380多种鸟类。这是人类难得的一处自然遗产,1982年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
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
哈拉雷维多利亚瀑布
哈拉雷
哈拉雷的“春天”在哈拉雷,一年中可以分为3个季节:热季(8月到11月)、雨季(11月到次年3月)和冷季(次年3月到8月)。冷季里,高大的乔木树上开满了桃红带紫色的花,凌晨时分,人们看到树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随着旭日徐徐,霜慢慢融化成颗颗晶莹的露珠,在红花绿树上闪闪发光。这时,当你驱车从郊外的国际机场驶进花树争艳的街道,犹如进入了一个桃花仙境,顿时觉得心旷神怡。每年8月,热季来临,此时的哈拉雷城内,首先吐花的是蓝花树。无论走到市区哪一个角落,见到的都是大大小小的蓝花缀满了枝头,整座城市就是一片蓝花的世界,美丽壮观,陶人心醉。每年9月,是蓝花盛开的旺季,哈拉雷市要举行传统的蓝花节活动,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青年男女脖子上挂着蓝花环,手中捧着蓝花枝,成群结队,在大街小巷,蓝花树下面,翩翩起舞,尽情歌唱,别具风采。蓝花尚未凋谢,一朵朵火红火红的火焰花很快染红了那些墨绿色的凤凰树的枝头。站在城市的高处举目四望,那遍布全城的一颗颗凤凰树,就像正在燃烧的一把把火炬。当地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雨量越是充沛,阳光越是灿烂,凤凰树的花就会开得格外茂盛,预示着这一年会有好收成。正当凤凰树花兴未败的时候,枝叶茂密的黄花树已经含苞欲放,一串串的像一个铜铃挂在树梢上,而当黄花争相吐艳的时候,便是一年中收获的季节开始。
哈拉雷,已经成为南部非洲的一座现代化的城市,街道笔直宽阔,高楼大厦林立,公园遍布全市,广场上的人造瀑布堪称奇观,还有设备齐全的俱乐部和绿草如茵的高尔夫球场等。市内街道纵横交错,形成无数个“井”字。林荫大道宽阔整洁而且宁静。索尔兹伯里公园有模拟“维多利亚大瀑布”的人工瀑布,奔腾澎湃,一泻而下。市区中南部是商业区,北部和东部是高级住宅区,这里的一幢幢别墅,围有树枝做成的篱笆,拥有花园、草坪和游泳池等私人娱乐设施。
哈拉雷的名字来自当地的修纳语,意思是“不眠之人”。作为全国第一大城市的津巴布韦首都,大约有两百万人口,这个国际化的都市是现代建筑和殖民地建筑融合并存的城市。哈拉雷四季如春、
哈拉雷
据说,哈拉雷整个城市格局依然保留着上世纪80年代前英国政府殖民时期的模样,分为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居住区内鲜见高层建筑,都是一个接一个的别墅。商业区比较繁华,以英式的建筑为主,从现代化购物中心到大型传统市场以及路边的小贩,各种商品像城市本身一样丰富多彩。来到市区最大的SHOPPINGMALL,规模丝毫不亚于上海的某些超级购物中心,而且开放式、全钢筋裸露式的建筑风格颇有创意。
哈拉雷
入夜的哈拉雷,城市中混合着当地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喇叭声、吉他声和鼓声。酒吧、旅馆和夜总会是所有音乐的源头。此时,各色的餐馆生意开始红火起来,提供当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佳肴,以满足各种各样宴会和不同场合的需求。这里的晚餐以西餐为主,津巴布韦牛排和美味的鱼成为必不可少的主食。
南部非洲国家津巴布韦素有“花城”的美称,因为它气候温和,阳光充足,因此一年四季鲜花不断。19世纪20年代,英国殖民者从世界各地引进了十几种观赏型的花树。经过近百年的培育,几乎所有的花树都长得遮天蔽日,气势非凡。
蓝花楹
蓝花楹小路
这种花树叫做蓝花楹,原是南美洲的树种,后经殖民者引入南非。1899年,一对津巴布韦的新婚夫妇前去南非德班蜜月旅行,因为错过了火车,决定在德班再停留一个星期。他们在德班的植物园闲逛时,恰好看到了一些蓝花楹的幼苗。似乎是前世的缘分,虽然这些幼苗当时并没有开花,但当这对夫妇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后,对这种来自于遥远的南美洲的花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买下6棵蓝花楹的幼苗,将她们带回哈拉雷,种在Josiah Chinamano大道旁的花园中。
Josiah chinamano大道的蓝花楹种植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近八十年的树龄。这条路是哈拉雷杰克兰大最为茂盛的道路之一。
巴西蕨树
巴西蕨树
巴西蕨树喜爱阳光,适合在开放和半开放的环境中生长,所以很难见到如同蓝花楹般的树林,往往是在蓝花楹围绕的广场上独自矗立。
当地人爱极了蓝花楹和巴西蕨木花朵的颜色,总把它们种在一起。于是,落在地上的花瓣也混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蓝花楹和巴西蕨树的盛开意味着春天正式到来,此后,各种花树竞相开放。
金蝶木
金蝶木
一朵朵小花在枝叶的最顶端摇曳,如同一只只翩翩飞舞的黄蝴蝶。一阵风起,小小的黄色花瓣纷纷扬扬地落下,铺满了路面,如同下了一场花瓣雨。
金蝶木也是上好的木材,强度高,光泽好,常被用作高档家具、精密的乐器和豪华艺术品。
哈拉雷是津巴布韦共和国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东北部高原上,海拔1470米。人口120万。气候温和,一年平均气温为18℃,常年草木繁茂,鲜花盛开,景色宜人,是南部非洲一座现代化的花园城市。同时,它也是闻名于世的铬都和烟草市场。
花城哈拉雷
经过长期发展,哈拉雷已建成为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城市。整个市容显得崭新、整洁、宽敞。一条条南北、东西走向的街道成方格形交错,构成300个大小不等的方块街区。街道两旁竖立着一个个不到一米高的计时表,停靠道旁的汽车根据时间长短交费。哈拉雷中南部是商业区,东部、北部是白人住宅区,西南部是黑人聚居区。西郊、东南郊为工业区。北郊坐落着津巴布韦大学,再往外,则密布着一个个黑人村镇。
在哈拉雷到处都能看到“津巴布韦鸟”的标志,它被定为国鸟,绘在国旗国徽上。它的学名叫“红脚茶隼”,是迁徙于南亚和南非之间的候鸟,早在1000多年前,当地人的祖先就已将这种鸟的形象刻在祭祀场的石柱上了。在哈拉雷的博物馆内,还陈列着5只“津巴布韦鸟”。
哈拉雷是世界的铬都、非洲最大的烟草市场和津巴布韦的工业中心。这里有大型的
花城哈拉雷
节日——津巴布韦的公众假期
哈拉雷当地居民新年 (New Year's Day) 每年的1月1日
复活节 (Easter) 每年具体时间不一,一般在3月底到4月初
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 每年的4月18日
劳动节 (Workers' Day) 每年的5月1日
非洲日 (Africa Day) 每年的5月25日
英雄日 (Heroes' Day)每年的 8月11日
武装力量日 (Defence Forces Day) 每年的8月12日
国家团结日 (National Unity Day) 每年的12月22日
圣诞节 (Christmas Day) 每年的12月25,26日
* 许多公司在圣诞节/新年期间要放长假1-2周。
注意事项
1.拍照景物时,要避开军事设施、美国使馆、总统府、议会大厦和政府部门等敏感区。晚六点后,总统府路不准通车。
2.维多利亚大瀑布景区无安全护栏,游览拍照,须注意防滑。进入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野生动物园,应听从导游指挥,最好不要直接与野生动物接触,以防不测。
3.津巴布韦外汇短缺,旅行支票不能确保取出外汇现金。
4.过境津巴布韦,须先期办好过境签证。
津巴布韦成为中国人旅游目的地(ADS)后,津巴布韦航空公司开通了北京至哈拉雷的空中通道, 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签署北京泛源国际运输服务有限公司作为货运代理企业,为两国之间的自由旅游和商务发展架起空中桥梁。哈拉雷轻重工业均有一定基础,主要有汽车组装、木材加工、纺织、印刷、出版、食品饮料加工等行业。中国主要加大对其矿产等资源投资。
飞往哈拉雷的飞机航班分布为每周二、四两班,从北京起飞,经新加坡技术经停50分钟后,不用换机,直飞哈拉雷,机型为波音767_200ER。津巴布韦航空公司与津巴布韦旅行社将共同组织旅游团搭乘首航航班飞往具有非洲独特景色和野生动物的津巴布韦参观游览。作为津航合作伙伴的 神舟国旅 的部分领导将随首航飞机赴津巴布韦考察以推出更有特色的非洲内陆线路。神秘的非洲内陆今后将不再遥远,不要再转机,同时更可转至多个非洲城市。津巴布韦以铁路、公路和航空为主,海运主要通过南非的德班港(距哈拉雷1700公里)和莫桑比克的贝拉港(距哈拉雷600公里)。铁路通往南非、莫桑比克、赞比亚和博茨瓦纳。
铁路
总长4300公里,其中哈拉雷至达布卡(DABUKA)的300公里为电气化铁路。1994/1995年度客运量187万人,货运量1201万吨。
公路
总长8.5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为国家级公路,1.5万公里为沥青路面。1996年约有大小汽车40~50万辆。
空运
津巴布韦航空公司有波音767、737等客机10架,经营至周边国家以及伦敦、法兰克福、悉尼等十多条国际及国内航线。有3个国际机场,分别为哈拉雷、布拉瓦约和维多利亚瀑布机场。1993年,航空客运量143.6万人次,货运量2.85万吨。
哈拉雷美食津巴布韦和其他南部非洲各国一样,这个国家的料理主要是由非洲菜以及英国菜组成。前者通常是用他们的主要食品玉米磨成粉调和成Sadza,再浇上被叫做Nyama的肉汁。一般用牛肉和鸡肉,偶尔也用鳄鱼肉或者羚羊肉做肉汁。
津巴布韦的人们很少出外就餐,所以在饭店吃饭的几乎都是外国人,西餐价格不菲。但是在哈拉雷和布拉瓦雍商业街以及繁华地区有意大利餐馆、中餐馆、希腊以及印度风格的餐馆,还有价格适中的咖啡屋。饭店的早餐在5美元左右,午餐也不很贵,而且量大。饮料一般有咖啡、红茶、碳酸饮料,也生产像东方米酒一样的酒类,但是国人最好饮用本地产啤酒和葡萄酒。
哈拉雷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367名。
2020年4月,入选“2020全球避暑名城榜”。
市长:伊恩·马科内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7日,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市长伊恩·马科内宣布,由于霍乱疫情暴发,哈拉雷进入紧急状态。 哈拉雷人口密集的库瓦扎纳区是霍乱疫情暴发最严重的地区。政府已采取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并建议民众尽量减少到街头摊贩、露天市场等场所。马科内说,此次霍乱暴发是因为城市没有足够的水供应。哈拉雷疑似病例2000多例,死亡病例16例。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