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美 编辑
洛美(法语:Lomé;英语:Lome),是非洲最小的国家之一多哥共和国的首都,位于多哥的西南角,人口218.8万(2023), 东西长12公里,南北长7公里,就像一把门闩。洛美航空俱乐部横插在大西洋几内亚湾。
洛美原是一个村庄,1897年被定为西方殖民统治“托管地”的首府,1960年4月27日,多哥独立后被定为首都,是多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城市之一。
中文名:洛美
外文名:Lomé(法语),Lome(英语)
行政区类别:首都
所属地区:多哥
地理位置:濒临几内亚湾
气候条件: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数量:218.8 万(2023)
著名景点:洛美自由港
方言:法语
港口代码:TGLFW
港口缩写:LOM
所在国家:TOGO
经纬度:6 ° 8'0"N,1 ° 17'0"E
时差:0:00
锚地:防波堤东南 1.00 海里
泊位吃水:10
海图号:1861
港口类型:Seaport
港口大小:Small
洛美
洛美
洛美
洛美
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雨量800-1,800毫米,中部多,南、北少。年平均气温约27℃。
洛美
洛美
1959年11月,多哥人恢复了对洛美市的自治,新制度给洛美市的行政管理带来了活力。自1932年到1959年,洛美市共经历了33位市长,其中22位为法国人(1933~1959年),此后,多哥人接替法国人管理洛美市。
洛美
分别时,主人大多要率全家人将客人送出一段很长的距离,握手道别时还要向客人赠送一些自产的水果和其他的土特产作为礼物,然后挥手告别。
洛美的“二·二”旅馆
磷酸盐矿业
摊主向游客推销自己的商品
旅游
洛美市的旅游业近十多年来有很大的发展。充足的阳光、金色的沙滩、蔚蓝的海水、茂盛的热带植物、便利的交通使大批的外国游客蜂拥而至。多哥政府利用外资在洛美市修建了大批旅游设施。独立广场西侧36层的“二月二”酒店高达100米,是西非地区最高的建筑。酒店的368套客房中有5套总统级房间,是专为召开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设计的(正在装修)。此外,濒临大西洋的萨拉卡瓦酒店、热带旅馆等,也都是高级的国际酒店。洛美市每年都要接待众多外国旅游者,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
木雕
在洛美,木雕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发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这里出售的木雕不仅出自多哥本土,也有来自贝宁、尼日尔、科特迪瓦等西非国家。木雕制品种类繁多,壁挂、面具、头像、乐器、首饰盒等不一而足。木雕制作工艺考究,一般采用乌木和柚木,质地坚硬,易于保存。如今,洛美木雕市场已成为展示多哥风情的一扇窗口。
磷矿工业
多哥于1952年发现磷矿,现已开采有两大矿区,位于多哥首都洛美东北方向约40公里。品位较高的磷矿可采储量为8,200万吨,可折合成3,700万吨的五氧化二磷(P2O5)。矿体为海相沉积的磷块岩矿床,矿床走向长35-36公里,最大宽度2.5公里,覆盖层厚度7-40米,矿层厚度4-6米。矿区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难度低,资源回收率高。距离海岸10-30公里,运输成本低。在洗矿场经选矿-脱水-烘干后,可用皮带机直接输送至专用码头装船外运。现今多哥开采的磷矿属于富矿资源,输出的矿石品位在36%左右。多哥磷矿石粒度细,无需事先研磨即可使用,尤其适用于湿法制作磷酸,在加工过程中可大量节省硫酸的消耗。但是多哥磷矿成分中重金属镉的含量较高,在矿石开采和加工中,镉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多哥磷矿石主要销售对象是亚洲的印度、菲律宾,澳大利亚,
巴西和墨西哥。多哥探明还有5亿吨的碳磷灰石的储量。多哥磷矿开采的原设计能力为年产350万吨。1989年磷矿石产量曾达到340万吨。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产量逐步下滑,2006年为115万吨。磷矿石出口原来对多哥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是10%,现已降至5%以下。原因之一是,设备陈旧,开工不足,2004年开工率50%,产量120万吨。2006年为130万吨。多哥迫切需要资金用于更新设备,扩大产能,增加出口。2007年9月28日多哥政府与伊斯兰开发银行签署一项贷款协定。伊斯兰开发银行向多哥政府贷款4,511万欧元,以重振多哥的磷矿生产。该笔贷款主要用于更新磷矿生产的采掘、运输、加工、装运设备及机械。贷款方式为分期付款销售,即银行为受益人购买所需设备,受益方以磷矿产品的销售收入和部分利润分期偿还贷款,最后设备归受益方。贷款期限为12年,宽限期4年。该笔贷款的金额约等于重振多哥磷矿生产项目所需金额6,050万欧元的74,6%。除更新设备外,多哥还加强了对磷矿的控制和管理。2007年5月国家将开采经营权收归国有,组建成如今的新磷矿公司(SNPT)。多哥新磷矿公司(SNPT)属国有企业,注册资本为150亿西非法郎。多哥磷矿的开采经营曾经历了几个阶段,1961-1974年由私营公司开采经营;1974-2001年国家收回开采经营权,由国营公司多哥磷矿公司经营;2001-2007年5月由跨国企业和多哥国有企业联合开采经营,双方各取产量的50%。2007年5月国家再次收回磷矿的开采经营权。管理不善,流动资金匮乏,社会负担重等原因,造成了多哥磷矿生产成本高,利润率低。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也是多哥新磷矿公司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由于缺乏发展磷化工产业(磷矿下游产品)相关的生产要素,例如电力、煤炭、天然气、硫酸、硫磺等(对外依存度均达100%),多哥利用其磷矿资源来发展自己的磷化工产业成本极高,无效益可言。因此,多哥这种单一的出口初级矿产品的格局仍将维持。磷矿作为不可再生的战略性资源,磷矿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出于对本国资源的保护,世界范围内的磷矿石出口在逐年减少。据统计,除非洲外,世界其他地区的磷矿出口数量都在下降。世界磷矿石产量增长放缓,磷化工产业却高速发展,导致世界磷矿石供需日益趋紧,如今国际市场磷矿石价格快速上扬。摩洛哥(世界最大的磷矿石出口国)磷矿石出口价格(FOB)从2007年年初的每吨40~45美元到年底涨到了80~85美元,出口到印度的磷矿石的到岸价也由75-80美元/吨涨至100~115美元/吨。2008年1月摩洛哥磷矿石出口价格为(FOB)90-125美元;出口到印度地区的到岸价为115-130美元。显然世界磷矿石出口价格走势是上涨的,而且增速较快。这给多哥大力发展磷矿出口带来了契机。如果多哥在3-5年内能将磷矿石的出口产量提升至300-350万吨,磷矿出口对多哥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将提升至12-14%。
洛美,非洲多哥商港。位于该国西南海岸,港外,海路至科托努港58海里,至拉各斯港131海里,西至特马港91海里,阿比让港352海里。有两条铁路通此。港口由陆岸南伸的2条防波堤合抱,港内西北角有南伸的一突堤,长183米,南段两侧前沿水深10米,北段仅7.6米,码头上设有9台10吨的电吊;港口北岸为渔港;东防波堤西侧南段有两个水深11-14米的矿石和石油泊位。输出磷灰石、可可、棕油等农产品,输入石油、食品、机械、百货等。80年代末,港口年吞吐130多万吨,集装箱吞吐48万余箱,属西非第七位,80%是进口或转口物资。
洛美自治港于1968年4月26日落成并投入运行。该港属于深水海湾港,港内水深在9.5-14米之间。拥有主要码头两座,其中第一座码头用于散装货物的装卸,其尺寸为366.5米x72米,有传统泊位4个,其中3个水深9.5米,1个水深7米;另一座则为集装箱专用码头,于1984年建成,尺寸为250米x140米,有泊位2个,水深分别为11米和12米。港口有两条防波堤围成,主防波堤长1720米;东防波堤长950米。在东防波堤上有分别长210米的油轮和矿船泊位各1个。另外还有专门的渔码头。洛美港占地面积为900公顷(其中水域面积为81公顷),可同时停靠8-10艘货轮。港口拥有仓库9个(其中4个属于萨赫勒地区国家-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和马里专用),总面积达11万平方米。另有露天货物堆放场30万平方米,二手车市场60万平方米。港口装卸设备有各种可移式吊、重吊、集装箱吊、叉车、卸货机、拖船及滚装设施等,其中可移式吊最大起重能力为60吨,叉车最大起重能力45吨,拖船的功率最大为3000kW,还有直径为150~200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港口拥有十分便利的交通条件,贯穿加纳、多哥和贝宁的国际公路从港口前穿过,此外,还有一条多哥国内的铁路将港口与内陆连接在一起。
洛美港建成之初,年吞吐能力只有25万吨,10年后,吞吐量提高到了152万吨。根据最新数据,2006年,洛美港的吞吐量达535万吨,集装箱通过量超过了20万个标准箱。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