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舌兰酒效应 编辑
龙舌兰酒效应是指1994年墨西哥爆发金融危机以后,在墨西哥有一种酒叫作龙舌兰酒,因为这种酒是这个国家出的象征性产品,所以人们就把墨西哥金融危机产生的效应叫作“龙舌兰酒效应”。
中文名:龙舌兰酒效应
外文名:Tequila Effect
概述:金融全球化
成因:降低通货膨胀率的政策
英文名称:Tequila Effect
龙舌兰酒效应
龙舌兰酒效应
⑴用短期外资弥补经常项目赤字;
⑵在实施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没有加强对金融部门的监管;
⑶1994 年墨西哥政局发生的动荡,使外国投资者对这个国家能否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疑问。
金融危机
龙舌兰酒效应
乌拉圭金融部门难以抵挡阿根廷危机的冲击,最终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陷入金融危机之中的国家,大都采取了货币大幅度贬值和实行浮动汇率制的措施,造成周边国家和拉美其他地区国家的货币竞相贬值,从而导致整个地区的金融形势剧烈动荡,出现了资金外流,外资却步的局面。
从整个拉美地区的情况看,尽管墨西哥和中美洲的金融形势尚可,但整个地区的金融形势不容乐观。拉美地区大国,南方共同市场的龙头老大巴西和南美的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等国的金融部门,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动荡。拉美金融业对其运行环境和资本流动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国范围内的任何不正常变化都有可能诱发该国金融部门的动荡甚至危机。
因此,拉美国家的金融危机具有突发性的特点。1994年墨西哥政坛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结果导致墨西哥国内资金大规模外逃,造成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的爆发出乎许多人的预料,因此危机产生的"龙舌兰酒效应"迅速波及整个地区的金融部门。
历史发生
1999年初巴西金融危机的出现,也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当时由于巴西个别省的地方政府拒绝偿付所欠联邦政府的到期债务,引起政治纠纷,再加上大量资金从巴西出逃,造成金融部门的剧烈动荡.近年来,拉美国家金融部门对社会环境和资本流动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从而使得金融部门的脆弱性也相对增加,一国金融部门抵御外部金融冲击的能力在减弱。
2002年6月,巴西左翼政党劳工党总统候选人卢拉在其竞选演说中表示,一旦其当选将有可能改变现政府对外债的政策.这一态度迅速在巴西金融部门引起恐慌,再加上卢拉在总统大选的民意测验中占据明显的优势,这使得巴西金融形势立即变得极其紧张,雷亚尔大幅贬值,资金纷纷出逃,金融危机大有一触即发的趋势.后来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迅速与巴西政府达成贷款300亿美元的协议,同时卢拉又改口表示如果当选总统将维持现政府的外债政策不变,巴西金融部门这才避免了一场危机。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