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编辑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英语:HSBC Main Building)位于中国香港中环,属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的总办事处。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当今的规模、地理、名称。当今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是汇丰大厦的第四代建筑。
第四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位于香港中环,夹在皇后大道中和德辅道中之间,邻近皇后像广场、渣打银行大厦,亦接近港铁中环站。由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设计,由构思到落成历时6年。整座建筑有46层楼面及4层地库,总高180米,用钢30,000公吨及铝4,500公吨建成。
中文名: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外文名:HSBC Main Building
地理位置:香港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前的昃臣爵士铜像20121021
汇丰银行
111路下行; 182路p; 182路下行; n182路中环下行
详情现今香港汇丰银行大厦位于香港中环,夹在皇后大道中和德辅道中之间,邻近皇后像广场、渣打银行大厦,亦接近港铁中环站。
注册地址为“皇后大道中1号”;大部分香港人以为铜狮所在处是正门,其实面向长江集团中心的入口才是大厦正门。
第一代
第一代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其实是位于获多利街(现称银行街)以及皇后大道交界的获多利大厦,在1865年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租用,当时皇后大道仍为海旁。1866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决定购入该地皮。
第二代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第三代
第三代香港汇丰总行大厦于1935年落成时,汇丰仿照上海汇丰银行大楼门前也摆放两尊铜狮,并以上海的一对铜狮复制铸造了两尊同样的狮子,安放于香港总行门前。 在1942年日军攻占香港后因物资紧张,日军曾试图将港沪两地的铜狮运至日本回炉取铜。香港的两尊铜狮连同维多利亚女王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大班昃臣(Sir Thomas Jackson)的铜像被运至横滨,存放于码头仓库,准备熔为军火材料。1945年日本投降后,两尊狮子被美军发现,在麦克阿瑟命令下运回香港。当第三代总行于1981年7月拆卸重建时,两只铜狮被安排摆放在对面的皇后像广场,直至1985年6月8日迁回第四代总行为止。
第四代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随着战后经济发展,建筑物已不敷应用,所以由1981年7月起重建,并于1985年5月20日落成,1986年4月7日正式启用(而总行则暂迁往怡安华人行),并由同年12月去世的港督尤德爵士主持开幕仪式。这座第四代的总行大厦耗资52亿港元重建,是当时全球最昂贵的建筑物及首幢耗资10亿美元的大楼。1991年,汇丰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后,初期仍然以该总行大厦作为汇丰集团总管理处,直到1993年,汇丰控股将集团总管理处迁往英国伦敦为止。
在香港的心脏地区,维多利亚城,矗立着 1986 年建成的香港汇丰银行大厦,它恢宏的气势使得它即使是身处大会堂、香港会、高等法院、新邮政总局、康乐大厦、文华酒店、太子大厦、渣打银行等众多或出色或著名的建筑的包围中,也丝毫不显得稍为逊色。它身上洋溢着简单优雅的风范与重技派风格的同时,亦不缺乏新颖灵活的结构理念,这一切使得建银行之初要求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银行的想法真正转化为现实。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大厦建造所用的配件绝大部分是预制的,结构用钢件在英国制造,玻璃、铝制外壳以及地板在美国制造,服务设施组件在日本制造。
风水
设计风水局
地图
当初找地方的时,特意找对准尖沙咀的角的地方,并把前面的地皮一并买下交给政府管理,前面建了遮打公园,后面建银行。尖角冲来,这叫“三煞位”,而中间有个公园,就有了缓冲区(树木可以挡煞,另外做生意一定要煞,要快发,斗三煞,住宅便不能有煞,否则会生病)。经过缓冲区才到银行门前,不仅如此,汇丰银行还有一对很出名的狮子(狮子也可用来挡煞),但还害怕这样不够,再建几个梯级才能走上银行大门(把煞气弹散)。
下面穿底,煞气在下面流动
汇丰的内部是个很空的大堂
而汇丰银行地处扯旗山山脚的「龙穴」,曾有风水大师喻之为「天马饮水穴」,皆因山坡貌似低垂的马头,在维港饮水。此位置是精挑细选才确定的。
传说
银行旧址的以前曾是大会堂,屋顶有一座跃马雕刻。据说一夜,附近的居民听见马蹄声,探头一望竟看见一匹骏马低头在维港饮水。
汇丰以炮对剑。
无独有偶,每次这对铜狮移位,香港便遭殃。第一次是1941年至1944年的日据时期,香港渡过了三年零八个月的黑暗日子。战后,香港如有神助,这对铜狮竟在日本一家炼钢厂寻回,两头雄赳赳的狮子又再返回原位。然而到了1983年,旧汇丰银行大厦拆卸,铜狮暂时迁离地盘,香港即发生股灾,股市狂泻。
为什么汇丰银行又被称为狮子银行呢?因为它的银行总部大厦门外放着一对铜的狮子坐镇门口。这两个狮子有名字,张开嘴的叫Steven史提芬,另外一只叫Stitt施迪。
风水大战
中银大厦
中银大厦为了站稳脚跟把建筑物的上半部分设计成三角形,其中的一侧锐利墙角恍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利剑或似大刀,直接劈向远方的港督府和汇丰银行。而另一侧锐利的墙角则劈向李嘉诚的长江大楼总部,中银大厦所形成的煞气非常严重,影响着四面八方的其它建筑......
汇丰为作出应对,便在楼顶对着中银设了两门大炮,以炮对剑。
特色
整个设计的特色在于内部并无任何支撑结构,可自由拆卸。所有支撑结构均设于建筑物外部,使楼面实用空间更大。而且玻璃幕墙的设计,能够善用天然光;地下大堂门向着正南正北,冬夏都能保持大堂凉爽,节省不少冷气费。加上其设计灵活,可按实际需要轻易进行扩建工程而不影响原有楼层。楼内还有一部文件运输带,可每天自由传送数吨重的文件。
建筑重点是“衣架计划”的设计方案。整个地上建筑用四个构架支撑,每个构架包含两根桅杆,分别在五个楼层支撑悬吊式桁架。桁架所形成的双高度空间,成为每一群楼层的焦点,同时还包含了流通和社交的空间。每根桅杆是由四根钢管组合而成,在每层楼使用矩形托梁相互连接。这种布局使桅杆违到最大承载力,同时把桅杆的平面面积降到最小。
既然从大楼的外侧可以看见构架,设计团队自然想干脆把基本结构暴露出来。不过基于耐久性和抵抗力的需要,还是必须加上一层保护,因此自然得做某种形式的覆面。
亮点
铜狮
置放在总行门前的这两头雄狮,张嘴吼叫的是“史提芬”(Stephen),此名得自1920-24年的香港总行总司理史提芬(A. G. Stephen),而铸造铜狮也来自他的倡议。另一头铜狮称为“施迪”(Stitt),是当时上海分行经理施迪(G. H. Stitt)的名字。
铜狮
原件其中一只张嘴吼叫的“史提芬”在上海外滩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的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中展览。原件另外一只“施迪”则存放在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在 2007年11月 28日至2008年3月24日期间,上海把“施迪”借予香港历史博物馆来举行专题展览 ---“从钱庄到现代银行:沪港银行业发展”。
最新结构技术
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同时能抗7级地震。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一、变化无穷的色彩。该玻璃墙由美国进口,每平方米500美金,玻璃分为两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大厦共有79台电梯,观光高速电梯一次可乘35人,速度为每秒9.1米,由下到上只要45秒。 香港汇丰总行大厦的大厅采用圆拱式的门框,给人高大宽敞明亮的感觉;墙面选用地中海有孔大理石,能起到良好隔音效果;地面大理石光而不亮,平而不滑。前厅内的八幅铜雕壁画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它通过汉字,从甲骨文、钟鼎文,一直到篆、隶、楷、草的演变,反映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通往宴会厅的走廊,更是一条艺术长廊,体现出一种高雅的品位和豪华的气派。
商品砼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该技术应用于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基坑围护、支撑,主楼核心商、复合巨型柱。楼板等工程部位。应用的总量达到了157000立方米。大厦使用的商品砼用散装水泥。机械上料、自动称量、计算机控制技术,外加剂和掺合料“双掺”技术,搅拌车运输和泵送浇筑技术,不但提高了土建施工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而且增强了施工现场的文明标准化程度。并创下了一次性泵送混凝土382.5米高度的世界记录。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整个工程锥纹接头共计58296只,通过对接头的试验及抽检结果均符合A级水平。应用数量见下表:
新型钢筋冷轧锥螺纹工艺从七个方面改进了钢筋冷轧锥螺纹工艺:改进刀具、滚丝轮的材质;改进了工具夹;增加自动定位装置;设置滚动上料架;端头冷处理,提高强度,保证A级接头标准。使应用达到了高速、优质、低耗的目的。
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在巨型柱施工中,我们创新设计制造了“跳提式爬模系统”,成功地解决了巨型柱施工时。上部钢梁已安装就位,传统的模板脚手体系均无法圆满完成混凝土施工后的爬升问题。该体系创新设计了伸缩吊臂,斜面滑板,顶伸式伸缩架,翻转开启式附墙等一系列专门的构件,使爬架能顺利跨越钢梁。通过这些新型模板脚手的研究和应用,安全、可靠地完成了主楼核心筒和复合巨型柱连续施工。经专家鉴定,该模板脚手体系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生平
诺曼·福斯特
履历
诺曼·福斯特生于1935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建筑学和城市规划,1961年毕业后获亨利奖学金去耶鲁大学学习,在那里取得了硕士学位,1963年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之前,他一直在美国东西海岸从事城市更新和总体规划项目。诺曼.福斯特获得过全世界许多大学和组织的荣誉学位门奖金。他于1990年被女王封为爵士,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4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他是众多学术团体的成员,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教学和讲学。他曾任建筑协会的副主席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客座审查委员。
荣誉
香港汇丰银行大厦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