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通商银行 编辑
中国通商银行简称通商银行。系督办全国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奏准清廷后,于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1897年5月27日)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也是上海最早开设的华资银行。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通商银行的官僚资本部分作为公股,改造成为公私合营银行之一。1951年5月,同新华、四明、中国实业、建业等四行在金融业内首先组成联合总管理处。1952年12月,和上海其他59家私营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成为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组成部分。
中文名:中国通商银行
创办于:1897年
意义: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
创办人: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
中国通商银行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该行为应付非常起见,特设上海分行,将原有总行机构自上海外滩迁至前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办公,以谋相机内迁。原有东南各行处业务,均遭停顿,先后撤退来沪,成立撤退联合办事处。民国27年4月与四明、中汇两银行在香港设立联合通讯处,把一部分资金转移到香港。民国30年9月,杜月笙派骆清华到重庆筹设分行。民国32年6月改渝行为总行,并先后在兰州、西安、洛阳、宝鸡、成都、自流井、衡阳、桂林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业务重心转移到大后方。与此同时,通商银行在上海的机构和业务,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即由汪伪政府接管,另派张文焕为董事长、李思浩为董事,受伪中央储备银行的控制。
抗日战争胜利后,杜月笙、骆清华赶回上海,积极筹划收复区各行处的接收清理事宜,同时将上海分行及所属沪区各支行先予复业。1946年春总行由重庆迁回上海,并次第恢复了京、甬、杭、锡等分支行。但是,在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经济濒临崩溃之际,银行正常业务难以开展,而杜月笙、骆清华等更想方设法抽逃资金,因此,到上海解放前夕,通商银行除一些房地产以外,只剩下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