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汗马功劳 编辑
汗马功劳(拼音:hànmǎ gōngláo)是一则来源于文人作品的成语,该成语最早见于《韩非子·五蠹》。
“汗马功劳”原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后泛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汗马:马累得出汗)。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宾语、主语;含褒义。
中文名:汗马功劳
拼音:hànmǎ gōngláo
近义词:丰功伟绩、劳苦功高等
反义词:徒劳无功,一事无成等
注音字母:ㄏㄢˋㄇㄚˇ ㄍㄨㄙㄌㄠˊ
来源出处:《韩非子·五蠹》
语法结构:偏正式
语法功能:作宾语、主语
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战国·韩非《韩非子·五蠹》)
成语“汗马之劳”最早见于此。
成语漫画《汗马功劳》
刘邦解释道:“各位都知道狩猎吧?”将军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
刘邦说:“那知道猎狗吧?”将军们点点头,但猜不透刘邦葫芦里到底要卖什么药。刘邦接着说:“狩猎时,猎狗负责追杀猎物,它们的行动完全按照猎人的指示。你们呢,攻城略地确实有功,但你们只是功狗而已。萧何,他是给猎狗发出指示的猎人,他是功人。而且你们多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两三人就算难得了,但萧何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的队伍,跟着我一同出力。他的功劳是怎么也不应忘记的!所以我给他的封赏要比给你们的厚重。”
大家听了刘邦的这番言论,无话可说。只好屈居于“功人”萧何之下,不再争闹。(故事根据《史记·萧相国世家》节选改写)
刘邦称帝后,功臣们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萧何、曹参之争,表面上看是两人争功,实际上是文武两班大臣的争夺战。处理不好功臣的问题,将造成严重的不稳定因素。在这个关键时刻,刘邦举猎犬与猎人的比喻,认为猎犬在前搏击野兽,须有猎人在后操纵指示;战将之功好比猎犬,萧何之功,好比猎人,平息了这场纷争。的确,自古以来,均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关键时刻,一条心计的力量足以胜过千军万马。
成文用法
“汗马功劳”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也泛指工作成绩。该成语在句中一般作宾语、主语;含褒义。常跟动词“立”“有”配合。
运用示例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待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就是营、哨各官,也都是当时立过汗马功劳。”
马烽《刘胡兰传》:“……他自己从来也没有向别人吹嘘过自己的那些汗马功劳。”
姜树茂《鱼港之春》:“这柳成仁在钱家开虾庄时就当帐房先生,在钱家发家史上,可谓立下汗马功劳。”
汗马功劳—丰功伟绩
两者都指“功劳”。区别在于:“丰功伟绩”指“伟大的功劳和成就”,“汗马功劳”仅指“功劳”。同样指功劳,“丰功伟绩”着重于功劳之“伟大”,“汗马功劳”着重于功劳之“得之不易”——劳苦。“丰功伟绩”仅用于少数对人民有巨大贡献的人物;“汗马功劳”不限于此,一般人也可用。
1、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
2、本站信息均为作者提供和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
3、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4、如有侵犯你版权的,请来信(邮箱:baike52199@gmail.com)指出,核实后,本站将立即删除。